学术投稿

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凌小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物理疗法,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物理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物理治疗法治疗.结果:采用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112例,治愈率为73.68%;显效28例,显效率为18.42%;好转8例,好转率为5.27%;无效2例,无效率为1.31%,总有效率为97.00%.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冼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康复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运动半月板损伤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运动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岁.结果:疗效,优22例,良7例,差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青少年膝关节运动月板损伤后,采取固定制动、练功、推拿及中医药内服外洗等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志明;杨伟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7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8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用包括神经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并对其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讨论:综合康复干预能够有效帮助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康复,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孙显辉;罗宙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灸康复治疗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计神经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在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情况下感染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多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疼痛为特征.中医称为缠腰蛇,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可能因情志内伤肝蕴化热或脾湿内蕴以致湿热蕴结肌肤而成,其次外受毒邪而诱发.恶性肿瘤病人并发带状疱疹表现为患者局部皮肤常有烧灼和刺痛感,1~3天后在疼痛的皮肤处出现片状排列的红斑,继而出现丘疹,迅速发展成如小米、绿豆大小样水疱,常伴有神经性疼痛,影响睡眠,可并发感染,通过对10例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住院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现将临床中医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芹;何光花;来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Braden量表对130例骨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0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1例.结论:采用Braden量表对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吴成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口服,疗程均3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视力有显著改善;血浆内皮素含量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园;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电针加TDP照射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疗效观察

    颞颌关节紊乱症是指影响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系统的一组疾病总称.其临床表现为颞颌关节疼痛,运动时弹响及开口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影响说话及进食.笔者自2010年4月以来,采用电针加TDP(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60例,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设对照组50例进行了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谢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温经汤合少腹逐瘀汤与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观察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院妇科采用温经汤合少腹逐瘀汤与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痛经病人均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并伴月经周期发作,且连续发作3次以上,并经妇科检查以排除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经中医辨证,证属寒凝血瘀,其症状如下:

    作者:黄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以人为本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以技压群雄

    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单位层次、质量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式极为严峻.目前来看,由于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不断扩招,中医的研究生就业跟以往来比,就业的城市、医院等级都已经落后于前些年,本科生就业想进市级以上的医院那是难上加难.从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回访调查看,现在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医学基础知识面、沟通协调能力让用人单位都不尽如意.很多单位都对毕业生的临床能力抱有怀疑态度,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受到阻碍.反思一下,查找一下,大学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摇篮,是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大熔炉,学校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内培养人才的工程师教学内容是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这些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情况.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思考,如果现在的课程与十年前的课程相同,那必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被社会淘汰.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电针配合背俞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背俞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电针与背俞穴交替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症状,配合背俞穴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电针配合背俞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游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牵引、低频电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牵引、低周波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牵引+低周波治疗仪+针灸综合治疗、牵引+针灸、牵引+低周波三种治疗方法来对比疗效.结果:牵引、低周波治疗及针灸三联综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63.64%,总有效率95.45%;对照1组治愈率34.38%,总有效率81.25%;对照2组的治愈率36.11%,总有效率83.33%.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将牵引、低周波及针灸三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得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4个月~2a,观察颈椎X线片、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优28例,良17例,中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治疗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满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荨麻疹的针灸治疗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总结,从常规针灸方法的角度来阐述针灸对荨麻疹的治疗,并总结针灸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俞国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解剖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06年3月-2010年12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30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都采取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待肿胀减退后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的固定治疗.后记录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这30例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随访时间都在4~17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在术后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解剖关系方面都恢复良好.结论:肩关节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在肩关节复位后仍有明显移位的患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进行修复肩袖治疗,解剖钢板固定十分牢靠、全面,患者在早期可进行肩关节功能的锻炼,能使肩关节功能恢复到大程度.

    作者:黄朝荣;梁小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L5、L5-S1间隙发病率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1].其病因较多,其中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除外还与损伤、遗传、妊娠等有关.临床分型包括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等.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措施,针对不同患者寻求佳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10月收入我院的5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记录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针对性临床治疗,5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8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3例;32例手术治疗,30例预后好,2例一年内复发.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较多,针对不同病情选择佳治疗方案,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椎间盘宝石激光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椎间盘激光减压联合中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4例在pldd激光减压和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对照组42例单独采用pldd椎间盘激光减压和硬膜外神经阻滞.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3.3%.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椎间宝石激光减压联合中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田兴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法分析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法进行分析及研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的患者86例,对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甲组患者46例采取患者在生活中自行锻炼安排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乙组患者采用集中综合性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统计分析其两组具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主要采用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的恢复,其中包括:运动训练、中医针灸及药浴等,乙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及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性、肌耐力及肌肉的收缩舒展能力,乙组患者的恢复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甲组总有效率78.26%,两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律性及有针对性的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缩短康复治疗的时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吐鲁娜依·万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

    目的:了解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前臂双骨折运用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复位治疗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个月.38例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除3例前臂旋转功能10°左右受限,后经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恢复96%,余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方法疗效好,创伤小,预后良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凯;任雪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18例急性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按照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疗程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五组,记录患者出入院时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S)及其改善值,记录出院时住院总费用和药费.结果:五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出院时NIHSS明显改善(P<0.005),其中E组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低于A组(P<0.005),出院一年后神经功能恢复尚可.疗程组与无康复治疗组的疗程有不明显差异.结论:中、重度脑血管患者应尽早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且疗程要尽量大于14天.

    作者:阿依努尔·艾尼;再努热·阿不拉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脊柱手法推拿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探讨

    目的:讨论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进行推拿术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结果:本组8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3%,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推拿术对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是非手术治疗中的理想的选择.

    作者:蒋中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