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人为本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以技压群雄

徐晓红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科学设置, 大学生就业率, 人才培养, 用人单位, 中医院校, 学校, 课程设置, 沟通协调能力, 毕业生, 本科生就业, 研究生就业, 医院等级, 医学基础, 学生实践, 培养人才, 临床能力, 就业形式, 就业情况, 教学内容
摘要: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单位层次、质量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式极为严峻.目前来看,由于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不断扩招,中医的研究生就业跟以往来比,就业的城市、医院等级都已经落后于前些年,本科生就业想进市级以上的医院那是难上加难.从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回访调查看,现在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医学基础知识面、沟通协调能力让用人单位都不尽如意.很多单位都对毕业生的临床能力抱有怀疑态度,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受到阻碍.反思一下,查找一下,大学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摇篮,是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大熔炉,学校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内培养人才的工程师教学内容是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这些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情况.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思考,如果现在的课程与十年前的课程相同,那必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被社会淘汰.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牵引、低频电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牵引、低周波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牵引+低周波治疗仪+针灸综合治疗、牵引+针灸、牵引+低周波三种治疗方法来对比疗效.结果:牵引、低周波治疗及针灸三联综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63.64%,总有效率95.45%;对照1组治愈率34.38%,总有效率81.25%;对照2组的治愈率36.11%,总有效率83.33%.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将牵引、低周波及针灸三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得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法分析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法进行分析及研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的患者86例,对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甲组患者46例采取患者在生活中自行锻炼安排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乙组患者采用集中综合性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统计分析其两组具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主要采用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的恢复,其中包括:运动训练、中医针灸及药浴等,乙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及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性、肌耐力及肌肉的收缩舒展能力,乙组患者的恢复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甲组总有效率78.26%,两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律性及有针对性的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缩短康复治疗的时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吐鲁娜依·万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3月以来住院或刚出院脑卒中患者48例推拿上肢,用拇指推瘫痪侧的肩井、肩贞、肩髎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捏肩部,并沿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向下拿捏到肘部,再用掐法取曲池、尺泽、手三里等穴.推拿下肢,患者健侧卧,用拇指推腰部,掐肾俞穴,深推环跳穴,再用双手滚大小腿,上下来回数遍.然后点压委中、承山、太溪、昆仑等穴.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敷加热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外洗(配方药酒)外敷(石膏软膏mm)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96-67%.结论:本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消炎镇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疗效.

    作者:邹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电针配合背俞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背俞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电针与背俞穴交替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症状,配合背俞穴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电针配合背俞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游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以人为本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以技压群雄

    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单位层次、质量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式极为严峻.目前来看,由于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不断扩招,中医的研究生就业跟以往来比,就业的城市、医院等级都已经落后于前些年,本科生就业想进市级以上的医院那是难上加难.从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回访调查看,现在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医学基础知识面、沟通协调能力让用人单位都不尽如意.很多单位都对毕业生的临床能力抱有怀疑态度,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受到阻碍.反思一下,查找一下,大学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摇篮,是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大熔炉,学校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内培养人才的工程师教学内容是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这些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情况.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思考,如果现在的课程与十年前的课程相同,那必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被社会淘汰.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脊柱手法推拿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探讨

    目的:讨论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进行推拿术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结果:本组8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3%,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推拿术对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是非手术治疗中的理想的选择.

    作者:蒋中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临床在针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时选用天麻钩藤饮的疗效.方法:对我院53例确诊高血压病例治疗实施意愿用药,25例自愿服用中药的病例给予天麻钩藤饮(中药组),28例自愿服用西药的病例给予卡托普利(西药组),评价两组30日(基础疗程)疗效差异性以分析中药作用.结果:中药组有效病例百分比为92.0%(23/25),其中64.0%(16/25)显效;西药组有效病例百分比为82.1%(23/28),其中39.3%(11/28)显效,中药组基础疗程疗效高于西药组,差异性有效(P<0.05).结论:临床在针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时应优先选用天麻钩藤饮.

    作者:王帅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冼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疗效评价方法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0例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吞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作者:李丹;赵鑫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79例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79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79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早进行,这样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有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服消心痛,阿司匹林,阿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0.95%,对照组为68.25%、58.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确、迅速、作用持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公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7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8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用包括神经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并对其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讨论:综合康复干预能够有效帮助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康复,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孙显辉;罗宙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骨密度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66例患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2周以内的急性患者和发生在2~8周内的亚急性患者,治疗前均有明显腰背部疼痛症状,且压缩骨折排除L2-4椎体压缩骨折,被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PKP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两周、半年、一年、一年半、两年行腰椎双能X线骨密度仪全椎体测量(L2-4椎体).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12~28个月,PVP手术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测量无显著差异,保守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前后骨密度测量差异显著(P<0.05),半年后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差异.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能够有效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陈茂水;吕洲明;李勇;唐上德;李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风险评分在普外科病人术后分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病人的术后分级护理中,手术风险评分的使用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1年6月间手术病人43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比组.其中实验组220例,对比组210例.实验组运用手术风险评分对病人进行术后护理分级,并根据分级的结果进行护理工作.对比组则按照医师下达的护理级别进行护理工作.术后一周,实验组和对比组分别对手术病人进行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并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平均得分为95.78,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6.55.对比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平均得分为92.63,服务满意度为93.12(P<0.05).对比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比组.结论:手术风险评分在普外科病人术后分级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祖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

    1 病例资料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4岁;平均68.1岁.受伤距复位时间短2天,长11天,平均5天.骨折部位为T11有8例,T12有2例,L13有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有15例,约1/2有7例,>1/2有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侧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

    作者:罗志安;邵丽萍;邓燕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4个月~2a,观察颈椎X线片、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优28例,良17例,中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治疗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满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因慢性劳损或急性扭伤,导致肱骨外上髁伸腕肌腱的敷着处发生撕裂而出血,使局部形成纤维组织而致病.近10年来,笔者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935例可起到缓解痉挛、解除粘连、活血散结、软坚止痛之目的,疗效可嘉,现简述如下.

    作者:王俊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期辨证对围手术期创伤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以清热活血益气为主的分期辨证疗法对普外患者术后创伤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加用分期中医辩证治疗: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3天静滴清开灵、丹参针;术后第4-7天静滴参麦针、丹参针.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伤口愈合情况、胃肠道功能回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WBC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体重减轻、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分期辨证可提高手术患者组织修复,有助于术后康复.

    作者:王松;陈志强;谭志健;何军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双向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屈髋屈膝位大、小腿双向皮肤牵引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本组共计58例,随访52例,均获骨性愈合,治愈率92.3%.结论:双向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帅;赵育刚;袁海升;李志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