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辉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露肩风、冻结肩、肩凝症,是一种肩关节囊及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中老年性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多见.针灸理疗局部封闭等方法常可获良效,但亦有少部分患者,或因延误治疗,或因本虚表实、肝肾亏损、风寒湿邪侵袭致局部经筋、筋膜劳损粘连而缠绵难愈.自2003年12月~2010年7月笔者用按摩、拔罐加DTP理疗仪治疗肩周炎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军;吕菊;王云汉;杨现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小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为多.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不消化的乳食残渣为主症.如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精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临床必须重视.1临床资料本组的48例,均为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病例,其中男28人,女20人;小两个月,大4岁.病程短1天,长1个月.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增生物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障碍.增生物在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沿和构椎关节后方时,使椎间孔变小,出现颈丛和臂丛神经根病状.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和颈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可见颈项活动受阻,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性痛,并伴有指麻,指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不牢等表现,本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较高,牵引、按摩治疗显著.
作者:张少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心脏是机体获得营养的动力发送器,血管是输入营养物质送出代谢产物的通道,血液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载体.心脏病、血管病、血液病能互相影响,也影响其它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与否,其它器官的病也可累及心脏、血管、血液生病,按摩治疗时要互相兼顾.
作者:李从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鲜芦荟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将鲜芦荟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分别外涂于患处,范围约4cm*15em;对照组:只在患处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范围约4cm*15cm,1天1次.观察总有效率及Ⅰ、Ⅱ、Ⅲ、Ⅳ级静脉炎治愈天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静脉炎治愈天数I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Ⅳ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鲜芦荟配合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间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病人行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结果:108例患者中,治愈87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优良率达93.5%.108例平均住院20.2天,结论: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是非手术疗法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高群兴;陈东军;朱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从祖国医学角度开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针灸调治.方法:从祖国医学角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及针刺治疗.结果结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有必要开展亚健康状态的针刺治疗.
作者:徐立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前,国内外在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中药、推拿、针刺、中医外科等.由此促进中医,特别是针灸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静;唐纯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与腰椎间盘退变、腰部过度负重、外伤、脊椎畸形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上述某个诱因,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并刺激腰骶神经根,从而产生系列的根性症状.患者常多以单侧腰疼、臀疼、下肢后部有紧迫感或麻木感,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椎旁有压疼,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压迫侧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本文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澔侠;王胜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30例患者临证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SAS和SDS),同时记录睡眠情况.结果:①经柴胡疏肝散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00),睡眠质量也有较好改善.②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0).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老昌辉;戴红芳;邓雪莲;黄婉芬;孟强;谭新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方法:将2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小针刀治疗组和展筋丹揉药组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治疗组治愈率90.9%,有效率98.4%,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梁恒晔;陆永远;邱洪进;黄景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近关节骨折,该部位为松质骨与皮质骨的交界处,为受力的薄弱处.老年人骨质疏松,外伤易导致肱骨外科颈骨折.其治疗方法各种各样,但老年人体质虚弱,皮肤条件欠佳,基础病多,常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使治疗受限.本院运用中医手法理念对以往甩肩疗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传统夹板固定对收治的1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夹板加肢体牵引甩肩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杰华;喻永新;梁志超;秦渭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观察苏桔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气虚、痰湿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咳嗽变异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苏桔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氯苯那敏及孟鲁斯特钠口服,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咳嗽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苏桔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和西药组相当但可明显改善临床证候.
作者:周永霞;陈可静;庄晓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用加颈椎操锻炼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简称外平衡组)30例、综合治疗组30例、手法治疗组(简称内平衡组)30例.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锻炼,综合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锻炼,手法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按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1月、3月分别行椎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记录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取左右双侧椎动脉的均数),并分别对比各时间段三组的速度值.结果:治疗前三组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周综合治疗组、手法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无明显差别;治疗后1月综合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月综合治疗组和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虽然在短期内并不比单纯手法治疗疗效明显,但综合治疗能从内在平衡和外在平衡两方面改善颈性眩晕的病理改变,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同时注重外平衡的治疗和注重内平衡的治疗同样重要,但注重外平衡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注重内平衡的治疗.
作者:陈大宇;麦庆春;陈立;曹亚飞;余伟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络病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的、独特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络病学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近年来,运用络病理论诊治疑难病症已成为中医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笔者从事临床多年,结合络病理论指导,应用推拿治疗一些疑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青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也是针灸治疗效果颇佳的病证之一.古代歌赋对腰痛的记载丰富,取穴灵活,多从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入手加以取穴治疗,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松子;陈以国;王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健康管理方式对颈椎病手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68例颈椎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宣教组和集体病友会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分别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康复疗效.结果:68例获得随访,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VAS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的JOA、VAS分均有改善,但集体病友会组的JOA评分改善程度较小组讨论组患者明显(P<0.01).结论:集体病友会组的健康管理方式更有利于颈椎病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帅;陈博来;黄少敏;林定坤;宁飞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损害痊愈4~6周后,仍留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1].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70%[2].是一种非常顽固之痛症.2004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应用深刺背夹脊穴为主配合TDP照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0例,并设对照组各20例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益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例之一,引起腰臀部酸疼,但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走路跛行手术治疗费用高,恢复慢,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本科室2005年以来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1临床资料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55岁,L3有8例,L4有24例,L5有16例.Ⅰ°滑脱18例,Ⅱ°滑脱10例,Ⅲ°滑脱15例,Ⅳ°滑脱5例.
作者:夏保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82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结果:82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综合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起保障作用.
作者:石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