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恒晔;陆永远;邱洪进;黄景锋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方法:将2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小针刀治疗组和展筋丹揉药组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治疗组治愈率90.9%,有效率98.4%,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梁恒晔;陆永远;邱洪进;黄景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与腰椎间盘退变、腰部过度负重、外伤、脊椎畸形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上述某个诱因,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并刺激腰骶神经根,从而产生系列的根性症状.患者常多以单侧腰疼、臀疼、下肢后部有紧迫感或麻木感,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椎旁有压疼,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压迫侧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本文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澔侠;王胜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以寻找到的非常规腧穴为基础,配合整脊手法和轻柔渗透的一指禅推拿手法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发现用寻找到的非常规腧穴治疗过敏性鼻炎要比按摩常规腧穴治疗见效快,疗程短.有感而发,写此临床体验与大家共探讨.
作者:章文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局部怕风综合征是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怕风吹,有的为一个关节,有的为一半身,有的为一个上肢或下肢.风吹了特别难受,有时候全身热得汗流浃背,吹电风扇时被迫用毛巾把患病部挡起来,否则很难受.而在没有风吹的时候患病部位没有任何不适感,所以本人称它为局部恶风综合征.由于本症对患者带来痛苦较轻,所以目前还没有太多认识.现在就由我把这几年所遇到病例和治疗来谈谈,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韦成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前,国内外在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中药、推拿、针刺、中医外科等.由此促进中医,特别是针灸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静;唐纯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心脏是机体获得营养的动力发送器,血管是输入营养物质送出代谢产物的通道,血液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载体.心脏病、血管病、血液病能互相影响,也影响其它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与否,其它器官的病也可累及心脏、血管、血液生病,按摩治疗时要互相兼顾.
作者:李从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观察苏桔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气虚、痰湿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咳嗽变异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苏桔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氯苯那敏及孟鲁斯特钠口服,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咳嗽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苏桔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和西药组相当但可明显改善临床证候.
作者:周永霞;陈可静;庄晓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工伤康复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我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康复工作的开展使伤残职工在身体机能上得到更快的恢复,降低了企业经济补偿的成本,节省了工伤保险基金在赔付方面的支出,因此康复对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工伤职工的调查分析,了解这个群体对康复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康复的因素,为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于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鲜芦荟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将鲜芦荟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分别外涂于患处,范围约4cm*15em;对照组:只在患处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范围约4cm*15cm,1天1次.观察总有效率及Ⅰ、Ⅱ、Ⅲ、Ⅳ级静脉炎治愈天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静脉炎治愈天数I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Ⅳ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鲜芦荟配合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该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近2年来,我科采用针刀推拿中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42例;年龄45~78岁;病程3个月~5年;单膝47例,双膝23例.
作者:陈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损害痊愈4~6周后,仍留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1].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70%[2].是一种非常顽固之痛症.2004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应用深刺背夹脊穴为主配合TDP照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0例,并设对照组各20例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益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性神经痛、下肢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症状减轻,站立时症状较轻,坐位症状较重.腰椎间盘突出较重者,常伴有患下肢的肌萎缩,以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多见.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时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鞍区麻木、足下垂.部分患者有下肢发凉的症状.整个病程可反复发作,间歇期间可无任何症状.笔者近一年来采用注射疗法配合传统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陈经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28例MasonⅢ型的桡骨小头骨折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术后对28例患者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采用Bmbery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优17例,良9例,一般2例,且均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及桡骨小头坏死的病例.结论: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向前;冯汝纯;谭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加味大承气汤和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3种不同方法治疗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莫沙比利组(47例)、加味大承气汤组(45例)、莫沙比利加加味大承气汤组(56例),观察三组疗效的差别和副作用.结果: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组总有效率为89.3%,与莫沙比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加味大承气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对胃轻瘫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晓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增生物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障碍.增生物在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沿和构椎关节后方时,使椎间孔变小,出现颈丛和臂丛神经根病状.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和颈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可见颈项活动受阻,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性痛,并伴有指麻,指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不牢等表现,本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较高,牵引、按摩治疗显著.
作者:张少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例之一,引起腰臀部酸疼,但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走路跛行手术治疗费用高,恢复慢,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本科室2005年以来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1临床资料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55岁,L3有8例,L4有24例,L5有16例.Ⅰ°滑脱18例,Ⅱ°滑脱10例,Ⅲ°滑脱15例,Ⅳ°滑脱5例.
作者:夏保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以手法对形和气的影响作为本分类法的分类依据,把推拿基础手法分为七类:推法类,揉捏类,按压类,摩擦类,分筋类,叩振类,展筋活节类.每类都通过三个方面来表述:运用目的,手法形态过程,作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从祖国医学角度开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针灸调治.方法:从祖国医学角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及针刺治疗.结果结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有必要开展亚健康状态的针刺治疗.
作者:徐立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间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病人行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结果:108例患者中,治愈87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优良率达93.5%.108例平均住院20.2天,结论: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是非手术疗法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高群兴;陈东军;朱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用加颈椎操锻炼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简称外平衡组)30例、综合治疗组30例、手法治疗组(简称内平衡组)30例.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锻炼,综合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锻炼,手法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按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1月、3月分别行椎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记录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取左右双侧椎动脉的均数),并分别对比各时间段三组的速度值.结果:治疗前三组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周综合治疗组、手法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无明显差别;治疗后1月综合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月综合治疗组和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虽然在短期内并不比单纯手法治疗疗效明显,但综合治疗能从内在平衡和外在平衡两方面改善颈性眩晕的病理改变,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同时注重外平衡的治疗和注重内平衡的治疗同样重要,但注重外平衡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注重内平衡的治疗.
作者:陈大宇;麦庆春;陈立;曹亚飞;余伟吉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