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锻炼配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陈大宇;麦庆春;陈立;曹亚飞;余伟吉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 颈椎操锻炼, 颈性眩晕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用加颈椎操锻炼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简称外平衡组)30例、综合治疗组30例、手法治疗组(简称内平衡组)30例.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锻炼,综合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锻炼,手法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按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1月、3月分别行椎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记录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取左右双侧椎动脉的均数),并分别对比各时间段三组的速度值.结果:治疗前三组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周综合治疗组、手法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中药热奄包治疗加颈椎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无明显差别;治疗后1月综合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月综合治疗组和中药热奄包加颈椎操治疗组椎动脉的血流峰速度值明显高于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虽然在短期内并不比单纯手法治疗疗效明显,但综合治疗能从内在平衡和外在平衡两方面改善颈性眩晕的病理改变,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同时注重外平衡的治疗和注重内平衡的治疗同样重要,但注重外平衡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注重内平衡的治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和灸治疗局部恶风综合征体会

    局部怕风综合征是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怕风吹,有的为一个关节,有的为一半身,有的为一个上肢或下肢.风吹了特别难受,有时候全身热得汗流浃背,吹电风扇时被迫用毛巾把患病部挡起来,否则很难受.而在没有风吹的时候患病部位没有任何不适感,所以本人称它为局部恶风综合征.由于本症对患者带来痛苦较轻,所以目前还没有太多认识.现在就由我把这几年所遇到病例和治疗来谈谈,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韦成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胃轻瘫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加味大承气汤和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3种不同方法治疗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莫沙比利组(47例)、加味大承气汤组(45例)、莫沙比利加加味大承气汤组(56例),观察三组疗效的差别和副作用.结果: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组总有效率为89.3%,与莫沙比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加味大承气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对胃轻瘫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晓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工伤职工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工伤康复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我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康复工作的开展使伤残职工在身体机能上得到更快的恢复,降低了企业经济补偿的成本,节省了工伤保险基金在赔付方面的支出,因此康复对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工伤职工的调查分析,了解这个群体对康复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康复的因素,为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于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方法:将2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小针刀治疗组和展筋丹揉药组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治疗组治愈率90.9%,有效率98.4%,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梁恒晔;陆永远;邱洪进;黄景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深刺夹脊为主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损害痊愈4~6周后,仍留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1].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70%[2].是一种非常顽固之痛症.2004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应用深刺背夹脊穴为主配合TDP照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0例,并设对照组各20例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益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张家维教授针灸经验

    张家维,汉族,广东省阳江市人,1937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中医名师带徒的中医针灸专家.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平议组成员、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1993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张家维教授的主要著作有<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精要>、<岭南针灸经验集>,发表论文40余篇.他在临床上重视中医辨证论治、针灸补泻和飞针术(快速旋转进针法).

    作者:彭旭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综合治疗32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与腰椎间盘退变、腰部过度负重、外伤、脊椎畸形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上述某个诱因,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并刺激腰骶神经根,从而产生系列的根性症状.患者常多以单侧腰疼、臀疼、下肢后部有紧迫感或麻木感,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椎旁有压疼,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压迫侧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本文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澔侠;王胜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消萎方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以胃镜病理活检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消萎方能明显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胃粘膜病理变化,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鲜芦荟在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鲜芦荟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将鲜芦荟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分别外涂于患处,范围约4cm*15em;对照组:只在患处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范围约4cm*15cm,1天1次.观察总有效率及Ⅰ、Ⅱ、Ⅲ、Ⅳ级静脉炎治愈天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静脉炎治愈天数I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Ⅳ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鲜芦荟配合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12例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特点,病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归纳出两类疾病的特征及鉴别要点和方法.结果:临床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容易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原因在于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实验室检查,以诊断收集资料而不是以分析收集资料推导诊断,违背了正常的诊断程序.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史、疼痛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明显不同,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两者是可以鉴别的.因此腰背痛不等于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也不应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标准.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按摩、拔罐加DTP理疗仪治疗肩周炎62例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露肩风、冻结肩、肩凝症,是一种肩关节囊及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中老年性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多见.针灸理疗局部封闭等方法常可获良效,但亦有少部分患者,或因延误治疗,或因本虚表实、肝肾亏损、风寒湿邪侵袭致局部经筋、筋膜劳损粘连而缠绵难愈.自2003年12月~2010年7月笔者用按摩、拔罐加DTP理疗仪治疗肩周炎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军;吕菊;王云汉;杨现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法治疗48例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例之一,引起腰臀部酸疼,但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走路跛行手术治疗费用高,恢复慢,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本科室2005年以来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1临床资料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55岁,L3有8例,L4有24例,L5有16例.Ⅰ°滑脱18例,Ⅱ°滑脱10例,Ⅲ°滑脱15例,Ⅳ°滑脱5例.

    作者:夏保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不孕症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社会关系紊乱等心理问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苏素;徐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在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中药、推拿、针刺、中医外科等.由此促进中医,特别是针灸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静;唐纯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推拿基础手法分类——目的过程分类法

    以手法对形和气的影响作为本分类法的分类依据,把推拿基础手法分为七类:推法类,揉捏类,按压类,摩擦类,分筋类,叩振类,展筋活节类.每类都通过三个方面来表述:运用目的,手法形态过程,作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30例患者临证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SAS和SDS),同时记录睡眠情况.结果:①经柴胡疏肝散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00),睡眠质量也有较好改善.②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0).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老昌辉;戴红芳;邓雪莲;黄婉芬;孟强;谭新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针刺走罐治疗亚健康状态36例临床观察

    目的:从祖国医学角度开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针灸调治.方法:从祖国医学角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及针刺治疗.结果结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有必要开展亚健康状态的针刺治疗.

    作者:徐立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阿是穴针刺颈型颈椎病62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颈椎阿是穴、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阿是穴组、夹脊穴组,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VAS疼痛计分,考察不同配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两组取穴方法对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计分改善、综合计分、综合疗效、镇痛改善等均有较好疗效(P<0.01),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取穴方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红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内功振腹配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为多.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不消化的乳食残渣为主症.如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精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临床必须重视.1临床资料本组的48例,均为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病例,其中男28人,女20人;小两个月,大4岁.病程短1天,长1个月.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寻找到的非常规腧穴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感

    以寻找到的非常规腧穴为基础,配合整脊手法和轻柔渗透的一指禅推拿手法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发现用寻找到的非常规腧穴治疗过敏性鼻炎要比按摩常规腧穴治疗见效快,疗程短.有感而发,写此临床体验与大家共探讨.

    作者:章文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