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水
康复训练是新兴起来的学科,其在脑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脑瘫的患儿康复训练的重点是对头部、四肢、坐姿、爬行、站立、步行等进行训练,以促进患儿的肢体运动、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通过结合相关文献及我院实际情况,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射频脉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对62例病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行射频脉冲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和观察神经电生理测试值、术后的疼痛正性教育和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62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进行射频脉冲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月、6月、1年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0.95%、83.33%及76%.结论:在成功手术的基础上,影响治疗效果的护理因素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患沟通,默契的医护配合,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说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作者:张燕;李志红;张莉华;唐颖会;钟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AMI病人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rt-PA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结果:根据患者药物使用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能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并发症,降低心梗病死率.
作者:罗英杰;肖建强;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群.近年来中青年颈椎病发病人数有逐渐增多趋势.笔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牵引、推拿、药透综合治疗中青年颈椎病68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清;段学会;董晓磊;任永国;赵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4%,无感染死亡患者,Harris评分80分以上的24例,优良率75.0%,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术后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减重步行训练(STAT)配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STAT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STAT组除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如下评定:①功能性步行量表(FAC);②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量表,FMA);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 指数(MBI).结果:治疗后FAC、FMA及MB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比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更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林子玲;甄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人均为住院初产妇.30例病人中尿潴留时间长者20天,短者3天,经过针灸治疗一次而愈者26例,治疗次数多者三次.
作者:雷秋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采用针灸、口服中药、推拿加牵引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加牵引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6.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清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天数、并发症发生率、2周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卧床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隋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0~1/6[1],也是上肢常见的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属于不稳定骨折.治疗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给予石膏外固定很难使关节面得到良好的对位及固定,容易造成以后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引起功能障碍,疗效难以令人满意[2],对于是否应该采取手术以及采取何种手术方法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
作者:田利军;孟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法治疗肩周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行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43例(66.15%),显效14例(21.54%),好转6例(9.23%),无效2例(3.07%),总有效率96.92%.结论:艾条灸与平衡火罐起到协同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加强患者的功能性锻炼、活动筋骨、注意保暖,患者症状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作者: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自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一般性健康的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概率为10%,而对照组发生率高达53.3%,故两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意义(P<0.05).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树娣;周艺仪;吴媛;李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挑选我科2008~20010年7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针灸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1% 和85.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较单纯针灸治疗更有效.
作者:欧建英;甑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作者:潘玉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膝前痛为常见的疾病是髌股关节炎.并且多发生于中年患者.但目前对于该病的报道不多,医生与患者对其重视也不够.在治疗上则对倾向于进行局部的封闭,与药物治疗以及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等.髌周环形针刺术由髌周其上下半弧形的针刺所组成.为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作出的总结,其疗效确切.治疗200例患者,依据HHS进行量化评定,其优良率为90%.通过分析该法的机理:进行髌周的环形针刺,能够松解患者髌周的软组织,同时能够增加髌骨的活动度,从而能够消除患者髌下脂肪垫的无菌性炎症,进而能够疏通其血管通道.对髌股关节的排列进行调整,通过减轻患者髌股关节内的压力,以恢复其髌股关节的力学平衡,终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本法为有效安全的疗法.
作者:吴世勇;杜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4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3组,治疗组168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中药对照组158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西药对照组94例,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结果:治疗组及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0%、61.39%、46.81%;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89.87%、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熊斌;侯令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与推拿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47.52%,显效率24 11%,好转率24.82%,总有效率96.4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辉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服中药结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服用四磨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6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7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需行择期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者随机分为缝线加纽扣钢板捆扎内固定组(Ⅰ组),钢丝内固定组(Ⅱ组),空心钉内固定组(Ⅲ组),各25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Ⅰ组 Lysc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98.4±1.6)分,高于Ⅱ组(91.2±1.9)分和Ⅲ组(90.4±2 5)分,(P<0.05);术后12个月KT-2000评分术后稳定性Ⅰ组25例患者全部达到A级,高于Ⅱ组21例和Ⅲ组19例;术后3个月根据Rasmussen评分法[1]进行疗效评定,评定结果Ⅰ组总分平均(28.74±0.59)分,(P<0 05),优于Ⅱ组(26.60±0.23)分、Ⅲ组(25.95±0.44)分.3组患者术后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均无皮肤坏死、下肢血栓、组织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创伤性膝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缝线加纽扣钢板捆扎内固定术组手术安全性相比钢丝内固定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高,术后临床疗效确切.关节镜下复位缝线加纽扣钢板捆扎内固定术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确切、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固定可靠、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仲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研究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和相关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6月-201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74例,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类,每组各有37人,治疗组进行了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了西药口服和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30%,可见患者的治愈情况是十分理想的.结论: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