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清;段学会;董晓磊;任永国;赵晨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中国知网(CNKI,1994-2010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1998-2010年),纳入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 4.2 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穴位埋线与针刺比较治疗共45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结果表明X2=3.11,P=0.68,表明各研究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OR值为1.97,95%可信区间为(1.13-2.53),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2.05,P=0.04,提示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穴位埋线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优于针刺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有效率可能优于针刺治疗,因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且部分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作者:林玲;谭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4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3组,治疗组168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中药对照组158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西药对照组94例,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结果:治疗组及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0%、61.39%、46.81%;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89.87%、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熊斌;侯令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服中药结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服用四磨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6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卒中发病半年后,仅残留手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康复病人6例,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Brunnstrume 分级已达到5级,只存留手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继续采用综合康复训练,以运动在学习(MRP),中医手法(督脉及背俞穴轻刺激)为主,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结果:经过半年治疗后,对选取患者再次评估,徒手肌力检查结果以及ADL检查结果均显示提高明显.结论:卒中半年后手功能的康复是有意义的.
作者:彭素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症,偏头痛的治疗临床上比较棘手,有报道偏头痛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在脑梗死患者中有5.46%存在先兆型偏头痛,有2.45%存在无先兆型偏头痛[1],自2007-2010年10月对我院偏头痛患者68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偏头痛与卒中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鲁庆波;高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群.近年来中青年颈椎病发病人数有逐渐增多趋势.笔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牵引、推拿、药透综合治疗中青年颈椎病68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清;段学会;董晓磊;任永国;赵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尺桡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通过对87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功能障碍的原因,探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手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治87例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大在8l岁、小1/2岁;就诊时间长20天、短10分钟.
作者:邓本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研究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和相关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6月-201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74例,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类,每组各有37人,治疗组进行了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了西药口服和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30%,可见患者的治愈情况是十分理想的.结论: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特点是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主要症状为颈部酸痛,手臂麻木,可见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恶心等.继发的各种多样的颈源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颈椎病多采用中医疗法保守疗法,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且各种治疗方法的报道很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就目前国内国内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近况进行分析,以利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敬涛;陈胜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90例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牵引、针灸、推拿、及药物静滴、中药内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治愈44例,显著26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56%,随访6~12个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无创,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涛;陈胜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制药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药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制药枕的疗效优于颈牵疗法.
作者:李敏清;李卓航;席瑞阑;李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作者:潘玉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出血量为30~6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早期的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的手术者.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量30~60ml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局限性的血肿,锥颅血肿引流术一个理想的选择.
作者:龙定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加大了人们的生存风险.近些年来,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就造成了意外伤害疾病的提升.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严重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中可能疾病之一,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得当,会造成肢体残疾,甚至会危及生命.方法:通过对我院1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的护理观察,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的意义与作用.结果: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与护理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针对患者个体的发展情况结合新的医学护理模式并进行动态的护理监护,可以大大提高对该疾病的疗效.
作者:龙华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2007年1月~2010年8月诊治的107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单独的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0%,对照组6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明显而确切,且安全,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阙世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体会,认为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指导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功能下降,预防关节畸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娟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4%,无感染死亡患者,Harris评分80分以上的24例,优良率75.0%,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术后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自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一般性健康的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概率为10%,而对照组发生率高达53.3%,故两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意义(P<0.05).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树娣;周艺仪;吴媛;李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内科治疗为主.结论:通过掌握临床特点,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解除临床患者的 痛苦.
作者:蔡玉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肩周炎是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疼痛,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就是肌肉痉挛.如何更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是引起临床医生广泛重视的问题,笔者自创互动推拿法治疗肌肉痉挛性颈痛、肩痛11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童兵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