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冶;崔海荣;孟令兴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自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一般性健康的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概率为10%,而对照组发生率高达53.3%,故两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意义(P<0.05).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树娣;周艺仪;吴媛;李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内科治疗为主.结论:通过掌握临床特点,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解除临床患者的 痛苦.
作者:蔡玉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OCA、MMSE、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冉华云;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射频脉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对62例病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行射频脉冲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和观察神经电生理测试值、术后的疼痛正性教育和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62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进行射频脉冲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月、6月、1年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0.95%、83.33%及76%.结论:在成功手术的基础上,影响治疗效果的护理因素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患沟通,默契的医护配合,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说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作者:张燕;李志红;张莉华;唐颖会;钟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分别行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并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使关节恢复正常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因进行积极预防,并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尺桡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通过对87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功能障碍的原因,探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手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治87例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大在8l岁、小1/2岁;就诊时间长20天、短10分钟.
作者:邓本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特点是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主要症状为颈部酸痛,手臂麻木,可见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恶心等.继发的各种多样的颈源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颈椎病多采用中医疗法保守疗法,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且各种治疗方法的报道很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就目前国内国内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近况进行分析,以利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敬涛;陈胜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有效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1月重度颅脑损伤伴有多发性骨折患者108例,应用维持呼吸通畅、快速降低颅内压、及时纠正休克、保持静脉通路顺畅、早期心肺复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心电监护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有效的急诊护理,108例患者中抢救脱险98例,临床治愈92 例,肢体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抢救中死亡10 例,成功率约为90.7%.结论:针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救治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镜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甄君;欧建英;朱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与推拿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47.52%,显效率24 11%,好转率24.82%,总有效率96.4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辉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FTS,观察并总结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自理能力等.结果:50例术后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0个月.本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明显提前、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自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其中43例患者康复结果判断为优,4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优良率达94%.结论:FTS 应用于股骨粗隆间内固定术围手术期能促进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嘉旋;陈碧英;金文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制药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药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制药枕的疗效优于颈牵疗法.
作者:李敏清;李卓航;席瑞阑;李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7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需行择期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者随机分为缝线加纽扣钢板捆扎内固定组(Ⅰ组),钢丝内固定组(Ⅱ组),空心钉内固定组(Ⅲ组),各25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Ⅰ组 Lysc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98.4±1.6)分,高于Ⅱ组(91.2±1.9)分和Ⅲ组(90.4±2 5)分,(P<0.05);术后12个月KT-2000评分术后稳定性Ⅰ组25例患者全部达到A级,高于Ⅱ组21例和Ⅲ组19例;术后3个月根据Rasmussen评分法[1]进行疗效评定,评定结果Ⅰ组总分平均(28.74±0.59)分,(P<0 05),优于Ⅱ组(26.60±0.23)分、Ⅲ组(25.95±0.44)分.3组患者术后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均无皮肤坏死、下肢血栓、组织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创伤性膝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缝线加纽扣钢板捆扎内固定术组手术安全性相比钢丝内固定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高,术后临床疗效确切.关节镜下复位缝线加纽扣钢板捆扎内固定术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确切、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固定可靠、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仲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0年11月连续收治于我院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06例采用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106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9个月.结核病灶愈合、植骨稳定融合内固定无失效,术后腰背痛、双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未行内固定患者术后8-14月内复发3例,复发率11.1%.结论:采用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泽忠;赵万恒;沈日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挑选我科2008~20010年7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针灸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1% 和85.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较单纯针灸治疗更有效.
作者:欧建英;甑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异型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48例170足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Ⅱ型32足,Ⅲ型8 4足,Ⅳ型54足,随访时间2~18月,平均13.4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170足行异型钢板固定者中,优54足,良104足,可11足,优良率91.8%.无感染、皮缘坏死.结论:手术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的疗效,异型钢板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冶;崔海荣;孟令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2007年1月~2010年8月诊治的107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单独的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0%,对照组6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明显而确切,且安全,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阙世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环枢关节半脱位的病因与疗效.颈椎拔伸旋转法的具体操作和它的治疗探讨.
作者:王有善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症,偏头痛的治疗临床上比较棘手,有报道偏头痛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在脑梗死患者中有5.46%存在先兆型偏头痛,有2.45%存在无先兆型偏头痛[1],自2007-2010年10月对我院偏头痛患者68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偏头痛与卒中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鲁庆波;高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