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OCA、MMSE、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冉华云;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因进行积极预防,并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AMI病人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rt-PA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结果:根据患者药物使用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能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并发症,降低心梗病死率.
作者:罗英杰;肖建强;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加大了人们的生存风险.近些年来,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就造成了意外伤害疾病的提升.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严重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中可能疾病之一,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得当,会造成肢体残疾,甚至会危及生命.方法:通过对我院1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的护理观察,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的意义与作用.结果: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与护理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针对患者个体的发展情况结合新的医学护理模式并进行动态的护理监护,可以大大提高对该疾病的疗效.
作者:龙华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出血量为30~6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早期的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的手术者.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量30~60ml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局限性的血肿,锥颅血肿引流术一个理想的选择.
作者:龙定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法治疗肩周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行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43例(66.15%),显效14例(21.54%),好转6例(9.23%),无效2例(3.07%),总有效率96.92%.结论:艾条灸与平衡火罐起到协同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加强患者的功能性锻炼、活动筋骨、注意保暖,患者症状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作者: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FTS,观察并总结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自理能力等.结果:50例术后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0个月.本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明显提前、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自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其中43例患者康复结果判断为优,4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优良率达94%.结论:FTS 应用于股骨粗隆间内固定术围手术期能促进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嘉旋;陈碧英;金文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0年11月连续收治于我院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06例采用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106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9个月.结核病灶愈合、植骨稳定融合内固定无失效,术后腰背痛、双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未行内固定患者术后8-14月内复发3例,复发率11.1%.结论:采用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泽忠;赵万恒;沈日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研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对老年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循环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滑脱的60例老年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连续监测病人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治疗组的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没有显著变化无显著差异性(t1=1.75,t2=0.541,t3=0.568,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的差异(t1=7.133,t2=5 647,t3=5.4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中对患者循环影响较小,可作为手术的优选麻醉方法.
作者:雷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自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一般性健康的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发生肩手综合征的概率为10%,而对照组发生率高达53.3%,故两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意义(P<0.05).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树娣;周艺仪;吴媛;李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群.近年来中青年颈椎病发病人数有逐渐增多趋势.笔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牵引、推拿、药透综合治疗中青年颈椎病68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清;段学会;董晓磊;任永国;赵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0~1/6[1],也是上肢常见的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属于不稳定骨折.治疗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给予石膏外固定很难使关节面得到良好的对位及固定,容易造成以后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引起功能障碍,疗效难以令人满意[2],对于是否应该采取手术以及采取何种手术方法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
作者:田利军;孟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尺桡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通过对87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功能障碍的原因,探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手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治87例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大在8l岁、小1/2岁;就诊时间长20天、短10分钟.
作者:邓本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中国知网(CNKI,1994-2010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1998-2010年),纳入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 4.2 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穴位埋线与针刺比较治疗共45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结果表明X2=3.11,P=0.68,表明各研究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OR值为1.97,95%可信区间为(1.13-2.53),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2.05,P=0.04,提示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穴位埋线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优于针刺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有效率可能优于针刺治疗,因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且部分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作者:林玲;谭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作者:潘玉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特点是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主要症状为颈部酸痛,手臂麻木,可见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恶心等.继发的各种多样的颈源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颈椎病多采用中医疗法保守疗法,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且各种治疗方法的报道很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就目前国内国内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近况进行分析,以利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敬涛;陈胜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膝骨性关节炎(膝OA)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关节骨端反应性增生为其病理基础,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以中西医综合治疗60例膝OA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天数、并发症发生率、2周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卧床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隋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4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3组,治疗组168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中药对照组158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西药对照组94例,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结果:治疗组及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0%、61.39%、46.81%;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89.87%、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熊斌;侯令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主要是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常常坐骨神经痛伴随腰痛一起出现.本人近年来运用按摩为主治疗腰突54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