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50例临床分析

张进要;蔡宗新

关键词:后路钉棒系统, 胸腰椎, 骨折, 脱位,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对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52例应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手术后5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椎前缘高约23.9±2.1mm,明显高于术前10.6±1.1mm;手术之后患者椎后缘高约25.1±1.2mm,明显高于术前20.0±1.3mm;手术之后患者Cobb角约2.0°±1.0°,明显小于术前17.9°±2.5°,手术前、后患者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钉棒系统操作简捷,复位较为准确,固定牢固,可以较好的恢复脊柱自然弯曲,对于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回顾性观察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对康复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移位,术后采取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在止痛的同时给予主、被动的功能训练,从早期简单的握拳、手指关节的屈伸到后期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伸展及整个上肢的运动,辅以激光、脉冲、红外线照射、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康复.结果:38例患者中康复优7例,差者2例,有效率78.95%.结论:系统性的康复锻炼能够有效的消除水肿,延缓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利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研究分析

    目的:对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42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心绞痛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1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陈绍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68例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为今后我院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各种护理措施,观察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的护理过程及护理结果,分析、总结促进他们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我院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通过各种康复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卜苑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脊柱骨折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与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方法:对我院34例脊柱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各17例:研究组均实施临床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和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泌尿系感染、脊髓损伤、褥疮、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9%和1.17%、0%和23.53%、1.76%和44.13%、1.17和23.5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脊柱骨折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分别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作者:刘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点穴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临床观察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除去外力挫伤的原因外,更多是因为现代人不注意生活习惯,长时间暴露在湿冷环境中,风、寒、湿邪等入侵机体,致使患者在做诸如弯腰等动作时忍受剧烈疼痛折磨,甚至影响坐立行走等.本人从2011年1-8月,对44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针刺、点穴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学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治疗,观察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直腿抬高4项指标疗效及总体疗效.结果:患者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及直腿抬高方面的疗效显著.结论: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应阶;付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洗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结束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中药熏洗疗效肯定,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少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导航交锁钉治疗股骨骨折24例与传统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导航下应用交锁钉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与应用传统手术方法对股骨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5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24例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方法(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磁力声控导航下应用交锁钉治疗,在术后应用X线检查,证实两组患者其骨折的复位情况,并分别在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对两组患者应用X线检查,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记录其术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两组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以及术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平均的手术时间约为75分钟,术后无临床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平均的手术时间约为120分钟,术后有6例患者发生股四头肌的粘连.对两组进行比较,在平均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上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骨折术后的临床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磁力声控导航下应用交锁钉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佳、并发症少,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罗双元;戴文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32例,按照年龄分为婴儿组60例,幼儿组7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价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FI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婴儿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婴儿组明显优于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脑瘫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越早进行治疗患儿预后越好,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推拿等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观察32例

    1 临床资料32例病例中,男性占11例,女性占21例;年龄62-84岁;病程短的7天,病程长的1个月.症状:腰背部疼痛,活动时腰背部疼痛剧烈,卧床休息时则腰背部疼痛消失.体征:21例于第一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处均压痛,7例于第二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处均压痛,4例于第十二胸椎棘突及棘突旁处均压痛;挺腹试验均阳性;本组病例均摄腰椎正、侧位DR片:均排除腰椎结核及肿瘤疾病,提示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4例.

    作者:陈建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脱发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大中专学生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脱发患者42例采用经络叩击、穴位按摩及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疗程3~6个月.结果:显效9例,有效25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大学生脱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兼顾,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手术护理,治疗组在手术前后按照早期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对每例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肩关节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两次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分别为18.53±8.24、30.1±5.33,对照组为17.50±6.19、25.07±5.43;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两组术后比较治疗组1个月后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玉萍;黄少华;田潇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GSH、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逆行交锁髓内钉(GSH)与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63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对比性研究.按AO分型:A1:10例;A2:8例;A3:7例;B1:6例;B2:7例;B3:4例;C1:9例;C2:6例;C3:6例.GSH:35例,DCS:28例.对全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指标有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膝关节功能.结果:63例患者患者中的35例GSH病例随访15~52个月,平均31月,骨折愈合34例,不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按Karlstrom标准评价:优良率88.3%.28例DCS病例随访14~60个月,平均41月,骨折愈合34例,不愈合2例.膝关节功能按Karlstrom标准评价:优良率89.7%.全部病例均行内固定取出.在取出内固定前行膝关节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GSH组平均为45+43分,DCS组为44+45分.术后并发症方面:GSH组术后出现髓钉断裂一例,膝内翻一例,X片有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者2例.DCS组术后出现钢板断裂2例,无膝内翻,X片有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者1例.术中出血量GHS组140ml(100ml~190ml),DCS组110ml(80ml~130ml).骨折愈合时间:GHS组6月(3月~12月),DCS组3.5月(4月~12月)两者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GSH、DCS均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各有其适应症,严格手术适应症,结果恢复均较好,但手术并发症也有不同之处.

    作者:顾华;许利兵;李峰;张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抚触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抚触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诊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抚触治疗可以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项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俊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膝骨关节病股四头肌训练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在膝骨关节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慢性期膝骨关节病患者通过抽液、脱水、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润滑有利于关节内环境的稳态,有效率达到89%;加入股四头肌训练促进膝关节外环境的稳定,有效率达到96%.结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之于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刘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析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肩关节镜手术护理

    目的: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与康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30例慢性肩关节疼痛病人采取相同的术后功能恢复锻炼及护理配合进行医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对30例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然后利用UCLA的计分标准对患者的优、良、中、差进行分析,分析其优良率结果达到80%.结论: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肩关节镜手术护理是病人能否完全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晨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AO锁骨钩钢板在急诊骨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AO锁骨钩钢板在急诊骨科创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B组采用AO锁骨钩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93.6%,明显高于A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均无出现伤口感染和骨折处不愈合的情况;A组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并且有1例在手术后的跟踪发现有克氏针的松动固定失败进行二次手术.结论:在急诊骨科创伤上中使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得到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谷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辨证施护等方面进行总结.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更具特色.

    作者:黄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康复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在住院一周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团体组(团体心理治疗+一般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一般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与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表(HRSD)、SF-36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后,团体组在神经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康复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立仁;张雯;雷斌;柴松;刘华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即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即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自理者占85.94%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无论近期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