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
目的: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与康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30例慢性肩关节疼痛病人采取相同的术后功能恢复锻炼及护理配合进行医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对30例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然后利用UCLA的计分标准对患者的优、良、中、差进行分析,分析其优良率结果达到80%.结论: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肩关节镜手术护理是病人能否完全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晨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洗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结束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中药熏洗疗效肯定,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少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Bennett骨折是手部暴力外伤骨折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类型,是发生在第一掌骨基底部合并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骨折,治疗上存在整复容易但维持复位困难的特点[1].笔者自2003年5月~2010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演亮;胡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治疗各种原因所致pilon骨折28例.根据病情及临床分型分别进行牵引或石膏外固定3例,有限切开加外固定支架8例,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平均3年.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结论:pilon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获得佳临床效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作者:向康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在膝骨关节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慢性期膝骨关节病患者通过抽液、脱水、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润滑有利于关节内环境的稳态,有效率达到89%;加入股四头肌训练促进膝关节外环境的稳定,有效率达到96%.结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之于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刘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临床对患有急腹症的妇科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48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腹症的妇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4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杜小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占关节韧带扭伤的首位[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的年龄段,如果失治、误治往往后期会造成踝关节不稳,运动或者是负重后出现反复的疼痛,功能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定点按压正骨手法是广东省中医院林应强教授,根据自己从医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一套方法.现总结我们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运用定点按压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伟锋;何秋茂;蓝石坚;田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在切口感染的治疗中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10年6月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术后切口感染病人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病人均在2周内愈合,无其它并发症.1例病人合并非霍奇金氏病临床死亡;结论: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瘢痕小等优点.
作者:赵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皮微创技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结果:28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回访12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创技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符合骨折愈合生物学原理,骨折愈合快.
作者:刘平;李魁武;熊启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脑卒中康复Access数据库,为临床研究搭建一个较好的平台.方法:设计脑卒中康复数据库框架;依据脑卒中康复数据库框架,用 Visual Basic设计客户端界面,Access 2003做后台数据库,建立含表、查询、窗体、报表等项目的数据库.结果:建成一个具有存储、数据输入输出、统计分析、检索查询等功能的脑卒中康复数据库.结论:脑卒中康复Access数据库为注册登记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利的工具.
作者:崔高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对减轻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48例到本科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止吐,应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止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可使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减轻,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苹;吴之茵;夏燕苹;莫琴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为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而近几年临床发现证实,发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退变性疾患.针灸具有刺通经络,舒筋活血,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活络止痛的功效;推拿有舒筋通络,运行气血,理筋整复的作用.中医针灸、推拿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MR采用不同的序列,不同的扫描方向可以获得病变佳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发现椎间盘变性的程度,还能准确、全面地显示脊髓形态和受压情况.因此,MR可以为颈椎病的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
作者:张明欣;赵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手术护理,治疗组在手术前后按照早期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对每例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肩关节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两次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分别为18.53±8.24、30.1±5.33,对照组为17.50±6.19、25.07±5.43;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两组术后比较治疗组1个月后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玉萍;黄少华;田潇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途径.方法:对76例腹泻患儿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愈68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7.37%.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好,无副作用,值得临床疗推广.
作者:吴占鹏;崔焕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32例,按照年龄分为婴儿组60例,幼儿组7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价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FI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婴儿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婴儿组明显优于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脑瘫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越早进行治疗患儿预后越好,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32例病例中,男性占11例,女性占21例;年龄62-84岁;病程短的7天,病程长的1个月.症状:腰背部疼痛,活动时腰背部疼痛剧烈,卧床休息时则腰背部疼痛消失.体征:21例于第一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处均压痛,7例于第二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处均压痛,4例于第十二胸椎棘突及棘突旁处均压痛;挺腹试验均阳性;本组病例均摄腰椎正、侧位DR片:均排除腰椎结核及肿瘤疾病,提示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4例.
作者:陈建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观察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对康复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移位,术后采取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在止痛的同时给予主、被动的功能训练,从早期简单的握拳、手指关节的屈伸到后期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伸展及整个上肢的运动,辅以激光、脉冲、红外线照射、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康复.结果:38例患者中康复优7例,差者2例,有效率78.95%.结论:系统性的康复锻炼能够有效的消除水肿,延缓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利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患肢护理、石膏固定护理、小夹板固定护理、牵引护理、功能康复等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60例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全面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42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心绞痛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1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陈绍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28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了解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能减少对此类患者的误诊及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艳;胡志辉;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