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坤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21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4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推拿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74%,对照组有效率为7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34,P=0.005).结论:针灸治疗配合推拿治疗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适合于在临床颈椎病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张万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在膝骨关节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慢性期膝骨关节病患者通过抽液、脱水、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润滑有利于关节内环境的稳态,有效率达到89%;加入股四头肌训练促进膝关节外环境的稳定,有效率达到96%.结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之于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刘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抚触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诊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抚触治疗可以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项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俊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电针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电针治疗,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注意、养护、调整,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结果:临床治愈24例,显效37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显效率83.8%.结论:观察推拿、电针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偏头痛是一种疗效稳定、且无副作用的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即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即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自理者占85.94%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无论近期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后采用Barthel 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敏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康复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在住院一周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团体组(团体心理治疗+一般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一般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与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表(HRSD)、SF-36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后,团体组在神经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康复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立仁;张雯;雷斌;柴松;刘华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运动疗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28 例,运用ROM、VAS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VAS评分0分16 例,1-3分7 例,3-5分5 例.各轴向关节活动度明显好转.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张河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对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52例应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手术后5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椎前缘高约23.9±2.1mm,明显高于术前10.6±1.1mm;手术之后患者椎后缘高约25.1±1.2mm,明显高于术前20.0±1.3mm;手术之后患者Cobb角约2.0°±1.0°,明显小于术前17.9°±2.5°,手术前、后患者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钉棒系统操作简捷,复位较为准确,固定牢固,可以较好的恢复脊柱自然弯曲,对于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张进要;蔡宗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老干部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老干部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 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宝英;翁惠卿;曾淑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产科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临床资料为2009年1月~2010年9月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孕产妇资料.同时选取安全管理实施前2007年6月~2008年12月收住的孕产妇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安全管理组在护理人员的操作熟练性,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得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护理组在口服药类、护理记录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得,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实践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值得在产科中实施.
作者:杨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胫骨平台指骨上端的两个微凹面,与股骨髁构成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及关节囊将胫骨平台和股骨髁相连.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中一种较严重的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常造成膝关节肿胀疼痛、不稳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合并半月板、韧带等损伤,为使患者早日康复除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外,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早期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也很重要,能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现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江英;林建锋;纪宝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痉挛性小儿脑瘫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康复疗法组(简称综合组,下同)与常规康复疗法组(简称常规组,下同),治疗半年后做二次评定.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95.65%,常规组有效率为69.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更深层次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文玲;刘君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脑卒中康复Access数据库,为临床研究搭建一个较好的平台.方法:设计脑卒中康复数据库框架;依据脑卒中康复数据库框架,用 Visual Basic设计客户端界面,Access 2003做后台数据库,建立含表、查询、窗体、报表等项目的数据库.结果:建成一个具有存储、数据输入输出、统计分析、检索查询等功能的脑卒中康复数据库.结论:脑卒中康复Access数据库为注册登记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利的工具.
作者:崔高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航下应用交锁钉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与应用传统手术方法对股骨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5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24例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方法(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磁力声控导航下应用交锁钉治疗,在术后应用X线检查,证实两组患者其骨折的复位情况,并分别在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对两组患者应用X线检查,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记录其术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两组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以及术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平均的手术时间约为75分钟,术后无临床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平均的手术时间约为120分钟,术后有6例患者发生股四头肌的粘连.对两组进行比较,在平均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上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骨折术后的临床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磁力声控导航下应用交锁钉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佳、并发症少,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罗双元;戴文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大学生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血液的浪费及确保血液质量.方法:收集花都区血站2009年1-11月大学生献血体检表及献血不良反应记录表5028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的献血次数、体位的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结论:大学生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次数、体位有一定关系,针对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我们制定出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朱仕清;危燕芬;汪丽娟;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为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而近几年临床发现证实,发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退变性疾患.针灸具有刺通经络,舒筋活血,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活络止痛的功效;推拿有舒筋通络,运行气血,理筋整复的作用.中医针灸、推拿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MR采用不同的序列,不同的扫描方向可以获得病变佳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发现椎间盘变性的程度,还能准确、全面地显示脊髓形态和受压情况.因此,MR可以为颈椎病的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
作者:张明欣;赵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以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多将治疗重点放在病变的疼痛局部,且在急性期阶段缺乏有效治疗,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依据传统中医经络学理论在非病变部位,施以单纯手法治疗,在本病各阶段均取得满意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并结合自身认识从中西医两方面对治疗取效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笔者通过对肾气丸及其变方主治病机及组方原则的探讨,结合肾精、气、阴、阳的关系,归纳得出以填补肾精为补肾之本,再此基础上适当配伍补阴或补阳药,可治疗各类肾虚证.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患肢护理、石膏固定护理、小夹板固定护理、牵引护理、功能康复等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60例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全面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