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杨文玲;刘君奇

关键词:综合康复疗法, 痉挛性小儿脑瘫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痉挛性小儿脑瘫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康复疗法组(简称综合组,下同)与常规康复疗法组(简称常规组,下同),治疗半年后做二次评定.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95.65%,常规组有效率为69.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更深层次的临床研究.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2例按摩护理前列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按摩护理对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2例前列腺炎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5例为对照组、37例为观察组;两组全部采用理疗、灌肠等护理,此外给予观察组患者前列腺按摩护理,并对治疗效果按照国际前列腺生活质量指数(QOL)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1+1.8)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2.92+1.9)分,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采用前列腺按摩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前列腺充血、肿胀和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于云叁;吴丽莎;初显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舒颈通络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尼莫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颈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眩晕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0/60),P<0.05.结论:舒颈通络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炳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析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肩关节镜手术护理

    目的: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与康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30例慢性肩关节疼痛病人采取相同的术后功能恢复锻炼及护理配合进行医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对30例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然后利用UCLA的计分标准对患者的优、良、中、差进行分析,分析其优良率结果达到80%.结论: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肩关节镜手术护理是病人能否完全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晨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对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对减轻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48例到本科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止吐,应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止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穴位贴敷可使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减轻,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苹;吴之茵;夏燕苹;莫琴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脱发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大中专学生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脱发患者42例采用经络叩击、穴位按摩及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疗程3~6个月.结果:显效9例,有效25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大学生脱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兼顾,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康复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在住院一周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团体组(团体心理治疗+一般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一般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与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表(HRSD)、SF-36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后,团体组在神经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康复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立仁;张雯;雷斌;柴松;刘华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推拿、电针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偏头痛73例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电针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电针治疗,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注意、养护、调整,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结果:临床治愈24例,显效37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显效率83.8%.结论:观察推拿、电针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偏头痛是一种疗效稳定、且无副作用的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灸推拿疗法在偏瘫病人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运气推拿治疗对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对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每日行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对照组40例,每日 1次功能锻炼,以各关节活动为主,未予针灸推拿治疗,术后 50天比较 2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针灸推拿治疗对偏瘫患者恢复及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代明星;谢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定点按压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临床观察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占关节韧带扭伤的首位[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的年龄段,如果失治、误治往往后期会造成踝关节不稳,运动或者是负重后出现反复的疼痛,功能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定点按压正骨手法是广东省中医院林应强教授,根据自己从医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一套方法.现总结我们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运用定点按压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伟锋;何秋茂;蓝石坚;田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治疗,观察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直腿抬高4项指标疗效及总体疗效.结果:患者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及直腿抬高方面的疗效显著.结论:针灸配合药球投火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应阶;付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手术护理,治疗组在手术前后按照早期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对每例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肩关节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两次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分别为18.53±8.24、30.1±5.33,对照组为17.50±6.19、25.07±5.43;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两组术后比较治疗组1个月后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肩关节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玉萍;黄少华;田潇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脊柱骨折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与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方法:对我院34例脊柱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各17例:研究组均实施临床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和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泌尿系感染、脊髓损伤、褥疮、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9%和1.17%、0%和23.53%、1.76%和44.13%、1.17和23.5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脊柱骨折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分别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作者:刘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逍遥散加减结合心理治疗治疗青春期女生月经不调30例

    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月经不调不仅仅是成年女性的专属,越来越多的青春期少女也深受其困扰.逍遥散原为汉·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四逆散及<金匾要略>中当归芍药散之衍变方.早始载于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气滞、肝脾不和、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诸证.方由柴胡、当归、杭芍、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应用范围很广,内、妇、外、眼等各科疾病, 均可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治疗,更是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方.

    作者:赵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探讨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通过化疗期间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恶心呕吐.保证了化疗方案的正常实施,提高了化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尧伟;袁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治疗各种原因所致pilon骨折28例.根据病情及临床分型分别进行牵引或石膏外固定3例,有限切开加外固定支架8例,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平均3年.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结论:pilon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获得佳临床效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作者:向康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皮微创内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皮微创技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结果:28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回访12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创技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符合骨折愈合生物学原理,骨折愈合快.

    作者:刘平;李魁武;熊启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学生献血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大学生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血液的浪费及确保血液质量.方法:收集花都区血站2009年1-11月大学生献血体检表及献血不良反应记录表5028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的献血次数、体位的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结论:大学生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次数、体位有一定关系,针对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我们制定出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朱仕清;危燕芬;汪丽娟;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源性高血压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28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了解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能减少对此类患者的误诊及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艳;胡志辉;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后采用Barthel 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敏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心理护理观察

    目的:心理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早期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4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以60天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Fugl-Meyer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ugl-Meyer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李少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