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血管内治疗及护理

周楠;郭雷;袭红霞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学,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方法经CT及MRI确认为颅内出血病例计38例,再经DSA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AVM),根据AVM病灶特点,行超选择介入治疗,并以治疗后病人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中26例栓塞后出血消除,2例出现新生动、静脉畸形,24例并发脑梗塞.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部位血肿4例,脑梗塞2例,头痛3例.结论 AVM病灶旁的细小引流静脉是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栓塞中应防止发生动脉瘤病变,术后应仔细观察病情,及时诊断处理,预防并发症.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硬化--婴儿痉挛症1例报告

    结节性硬化(Fuberous Sclerosis)又称Bauneville病,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此例临床表现为婴儿痉挛症又称west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成熟

    1 概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能刺激平滑肌细胞、胶质等细胞增生的多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对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及发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过度表达又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增生性疾病.

    作者:寇国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可塞风持续静脉泵入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可塞风持续静脉泵入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或全髋置换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术后疼痛时肌注度冷丁予以镇痛;实验组手术结束时加用一次性止痛输液泵可塞风静脉持续泵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镇静、呼吸抑制及尿潴留副作用,加用胃复安后几乎无恶心呕吐副作用发生.结论可塞风持续静脉泵入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可靠.

    作者:肖兴米;魏忠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复发.方法不追求小切口,正确判断疝环的边界,确保植入物放置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并与周围的坚韧组织适当重叠,确切缝合.结果本组276例病人随访6个月~5年无1例复发.结论避免术后复发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完善手术方式.

    作者:穆殿超;王大巍;宋茂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掌骨骨折的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术

    掌骨骨折在临床中多见,处理不当将导致畸形愈合及功能障碍.手功能的完善与否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密不可分.这就对手外伤中的掌骨骨折的治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恢复手的正常功能[1].无疑,手术治疗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可能途径.交叉钢针内固定不影响掌指关节活动,但操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我们对掌骨骨折采用,我们称之为的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术,斜行骨折加用钢丝环扎,也能达到同样疗效.

    作者:吴英昌;祝玉堂;蒋春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壁深层脓肿的手术治疗

    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以下简称女扎术),是常用的绝育方法,但是术后继发感染形成腹壁深层脓肿时有发生.经过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久治不愈给术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院采用手术治疗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继先;赵庆生;李庆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变化

    迄今,学者们公认1型糖尿病人比较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而2型糖尿病病人在骨密度增高、正常和降低三种不同的报道[1].我们测定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桡骨超远端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其中18例有骨密度降低(60.0%),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少芳;王中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挤压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提高种植牙成功率的探讨

    目的改造上颌骨磨牙区种植体埋入的条件,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三组患者,第一组常规行种植体埋入,第二组骨挤压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埋入种植牙,第三组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二期埋入种植牙.统计种植牙的存活率.结果各组存活率结果表明上颌磨牙区埋入种植体时用骨挤压和填骨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是提高存活率的有效手段, 对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术后二期埋入种植体更安全有效.结论骨挤压法提升上颌窦底的过程中,改变了骨密度,增加了支持骨的高度,为种植体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王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综合征3例分析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TURP)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TURP具有适应证广、较安全、无手术伤口及腹壁漏尿、术中及术后出血及输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及手术率低,术后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URS也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8%,包括出血、穿孔、TURS综合征(TURP)、输尿管损伤,外括约肌损伤等.尤以TURP综合征为著,其发生率7%~20%,且发生骤然,如处理不当,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充分认识TURP防止其发生,并掌握对TURS患者的抢救方法,对降低TURP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2年以来开展TURP 183例病例中的3例出现TURS病例,报道如下并加以分析.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克氏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62例,经随访获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赖选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的观察

    我院自1999年起开始采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的手术缝合方法,自2001年起已完全废弃以往的连续缝合加褥式包埋的双层缝合手段.现将2002年全年剖宫产术1731例与1998年全年剖宫产术1092例随机抽样分析,总结两种缝合方法的优缺点.

    作者:姚娉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消白祛湿止痒汤治疗外阴瘙痒症100例疗效观察

    外阴瘙痒症是妇科常见及多发顽症.为攻克这一难题,我院依据中医理论,参考民间秘方,按辨证施治原则,采用纯中草药外洗主治外阴瘙痒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本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区别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近年研究发现其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在体外也可通过定向诱导向神经细胞转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取代神经干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和损伤的修复.由于其取材容易,能在体外迅速培养扩增,通过自体移植可避开免疫排斥反应,且能以多种途径包括静脉注射、脑内不同部位进行细胞移植,所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东强;王秀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有机磷中毒阿托品化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1例,在抢救过程中有关阿托品化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风;王乃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及地尔硫卓艹联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棘手问题,本文收集24例病例,应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及地尔硫治疗心衰,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后尿潴留的防治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不安和痛苦,不仅影响子宫复旧,还可以引起产后出血,甚至导致泌尿道炎症.因此做好产后尿潴留防治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邹本艳;李健;梁玉华;樊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谈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和我们的诊疗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它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治疗和护理效果起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因此,提高个人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刻不容缓的责任,根据我们9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几年来的工作体会总结一下.

    作者:张敏;王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骨折病人引起感染并发症死亡1例死因分析

    死因分析是临床医学、病理学及法医学工作者必须进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医学临床上对死亡原因的分析,可以查找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诊疗、护理工作水平;在法医鉴定工作中,对死者死亡原因的分析,可以判明死亡性质,帮助分析案件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责任、各种原因的主次位置及各种病变的因果关系等.本文报导一起老年伤者,在右肱骨及右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66天引起全身多部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案例,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解天国;冯明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预防外科切口发生交叉感染的几个重要环节

    外科切口发生交叉感染,绝大多数可溯源于手术护理过程中,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他们接触的物品、器械、环境等,都是发生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长期外科护理工作中,抓住几个重要环节,以一丝不苟的态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提高伤口愈合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柯炳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2例

    我院近2年来,先后抢救2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抢救成功,浅谈体会.

    作者:李洪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