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脑占位误诊为颈性眩晕1例

苏良喜;翁文水

关键词:占位病变, 小脑, 误诊, 案例
摘要:病例患者男,60岁.因头晕10天入院.于10天前长时间低头工作后自觉头晕、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视物旋转及自身旋转感,无头痛及耳鸣.既往有颈椎病史.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30/70mmHg.神清语利,体质消瘦,仰卧位,但头偏向左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均未触及.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普通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而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武杰;陈秀玲;林妙君;刘锐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升举与通降手法并用治疗48例胃下垂体会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或因体形或体质原因,使胃肌张力极度低下,所见胃呈鱼构状的无张力型胃,形成胃下垂.

    作者:毛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踩跷、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踩跷、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

    头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之一,简言之: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额、顶、颞和枕部)的疼痛.头痛的病因相当复杂,分类也很多.临床上从治疗的角度出发将其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原发性头痛是指没有明确颅内或头面部以及全身疾病病因的头痛,即各种辅助检查都未能发现异常的头痛.继发性头痛是指继发于颅内或头面部以及全身某种疾病而引起的头痛.

    作者:袁爱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作者:杨昌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头颈及耳部保健操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学习压力不断增加,或沉游于电脑、电视,致使劳逸失衡,不少人较早地步人亚健康的行列,或多或少地患有耳鼻咽喉口齿等五官及头颈部疾患.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在总结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知名专家王德鉴、王士贞教授等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编排了2套简单易行而有效的保健操,经多年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保健效果,现不揣浅陋,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作者:刘森平;林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推拿配合冷敷治疗急性腰扭伤969例临床小结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比年人群,由于腰部肌肉相对薄弱,腰部用力姿势不当而导致突然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腰部或下肢活动功能受限,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配合冷敷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福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股部血管损伤伴软组织严重挫伤的治疗

    股动脉或和股静脉损伤合并严重股部软组织外伤的处理是比较棘手的外科问题,涉及到截肢还是保肢,术中处理,对代谢性肌肾综合征(MMS)及小腿间隙综合征的处理等问题,以下是我们的体会.

    作者:郭伟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维叠加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维叠加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患者进行中药内服配合射频消融术,臭氧注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变及治疗优良率.结果:治疗后2周及1月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优良率均达到96.4%.结论:三维叠加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安全,容易推广.

    作者:尹立刚;唐炳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齐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齐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7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A组)采用齐刺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B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齐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的疗效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作者:余军;吴增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风寒型面瘫50例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本病临床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气血不足型[1].笔者自2003年7月以来运用电针、艾灸治疗风寒型面瘫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利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大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自2001年至今采用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长安;朱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小儿咳嗽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运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Ⅰ(50例),单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Ⅱ(50例)用纯西药治疗;对以上三组患儿通过10天的治疗,观察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率98%,对照组Ⅰ76%、对照组Ⅱ66%,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明显优越于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赵卫湖;王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按摩牵引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而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该病多因跌、扑、闪、挫、负重旋转、过度劳累、风寒湿侵袭等诱因而助发,或经外伤而骤发,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笔者从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观察65例,采用按摩、牵引治疗配合恢复期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较低,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动法治疗落枕80例报告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本病可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或感受风寒,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乃至颈项强痛.多发于睡眠后,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颈活动受限,转动不利,向患侧倾斜.重者疼痛可牵及肩背,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

    作者:皮开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即时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向捏脊的即时降压效应,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捏脊选择正确方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向)上捏和(向)下捏脊组.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上捏组和下逆组自身前后对照,两组的收缩压及脉压差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舒张压和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所有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10分钟和30分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捏脊疗法有肯定的即时降压作用,但主要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随之下降);捏脊方向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不明显.

    作者:廖品东;康自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62例临床体会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水样为主证,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尤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多,且往往引起流行.本病容易消耗气津,重症患儿可导致伤阴或伤阳或阴阳俱伤.如泄泻迁延不愈常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或成为疳证等慢性疾病.

    作者:范娟;尹二东;常毕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加心理暗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82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中医推拿临床上的一个及其常见的病症,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施展各自才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又为人们的奋斗之路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种种来自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令人身心疲惫.

    作者:蒋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者使用屈髋屈膝牵引、中药熏蒸、推拿、电针、理疗、腰背肌力量练习等综合方法治疗.治疗结果:治愈率45.2%,显效率50%,总有效率95.2%.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玉春;吴华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推拿手法轻重说探析

    本文探讨了小儿推拿手法轻重的范畴和施术技巧,阐述了手法轻重补泻的原理和手法轻重的临床应用原则.

    作者:袁红霞;袁洪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