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昭和
传统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知道属于中药;而近年来市场出现的许多新中成药则不然.
作者:王秋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有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进食不洁食物、服刺激性药物等病史.发作时,上腹部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病程多短暂;重症有脱水或呕血,甚至休克.其病因是由于胃粘膜受到化学、物理因素的刺激,或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作用等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的损害.其病理变化以胃肠粘膜出血、水肿为主.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外感风寒,或饮食不洁损伤脾胃所致.
作者:秦庆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泌尿系结石,是因喝水不足,或长期卧床(久卧伤肾),或患痛风、内分泌失调时血液中过多的盐类在尿中结晶,或泌尿道受感染等,导致尿液流通受阻而形成的.
作者:郭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脂肪,现代医学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青少年膳食中脂肪的比例要比成人高,如此方能保证儿童身心、智能、性发育的需要.
作者:余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因慢性妇科疾病或子宫肿瘤等而切除子宫的病例不算少见,由此消除了患者的病灶无疑是有利于健康的.但调查表明,手术对性功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是不少患者术前担心的问题之一.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平时所说的溃疡病,一般是指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虽经百余年的研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一般认为与胃酸分泌增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防御机能受损以及患者高度精神紧张、焦虑心情等因素有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是其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疼痛性质可分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胀痛、灼痛、剧痛等,疼痛范围一般如手掌大小.
作者:弓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年轻妇女生了孩子后,身体突然变得肥胖起来,当年那窈窕的身姿竟然见不到了.这不仅减少了年轻少妇的风韵,而且给这些年轻妇女增加很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痛苦.
作者:王素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小儿腋下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午后体温较清晨略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以认为是发热.一般的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及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使血液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活性增高,酶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加速,但高热过久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消化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使人抵抗力下降,甚至引起惊厥、昏迷等.因此在临床上小儿发热38℃以下一般无需用药退热,但对38℃以上或有既往高热惊厥史的病儿应予退热治疗.
作者:林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患过感冒,有的人甚至一年要患好几次.虽然一年四季中,人们都可能发生感冒,但许多人只重视冬季感冒和春季感冒,而忽视了夏季感冒.有人甚至认为夏季天热,根本就不会发生感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作者:邱吉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晓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一天与几位老年朋友在一块儿闲聊,谈及老人便秘之事,想不到话匣子打开了.朱老紧锁愁眉,说他深受便秘之苦,3~4天,有时一星期解不出大便,肚子发胀,胃口不好,还影响睡眠.用大黄、番泻叶泡茶喝,开始管点用,后来再喝也不顶事.其他几位老友也有同感,问我,为啥吃泻药治不了便秘呢?你这当医生的给咱批讲批讲.我点头说好好.
作者:杨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有一妇女曾怀孕多次,但不知什么原因每次任娠到2~3个月时就流产.这次怀孕后由于倍加注意,一方面在家休息保养,吃维生素E,另一方面下腹稍有疼痛或腰酸感觉就注射黄体酮,这样好容易才算保住了胎,可是生下来的却是个无脑儿.
作者:何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日本的医学家认为,老年人不能吃油腻食物是一种教条.日本的经验说明,老年人应该食用肉食才能够长寿.
作者:李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风是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大多因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率较高.约有60%~70%的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多见.
作者: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心因性疾病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至少在研究者当中再也不能被忽视了.
作者:郑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7)美酚伪麻片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其由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愈创木酚甘油醚组成,具有较强的镇咳祛痰作用.服药期间偶有恶心、便秘、头晕、失眠、心悸等症状;超量服用可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停药后可恢复.下列情况要注意:妊娠3个月内及哺乳期妇女禁服.有严重的高血压或心脏病、糖尿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者禁服.对本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作者:倪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维生素E是1922年发现的,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它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及一些植物油中,尤其在豆油、葵花籽油中含量丰富.
作者:沈金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食物中毒一旦发生,家属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果病人能饺水,应让其多喝茶水或淡盐水,中毒早期呕吐严重,应禁食8~12小时,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或香连丸.经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严重,呕吐过频,脱水,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作者:余庆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广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是1947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的,从事中药化学研究40余年.现身体尚健,无严重疾病,没有养生心得,但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和预防,有一点儿切身体会,写出来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