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永善;傅延林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40~60岁为高发年龄.临床以头痛头晕、颈部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甚至猝倒等,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推拿治疗该病10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可萍;林基华;杨连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在长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过程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以椎间盘为突为主约占总椎间盘突出症的60%,且多见于L4~5、L5~S1.我们对100例椎间盘后突的病人应用双支梁按压法为主,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燕永善;傅延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牵引踩跷法是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独特有效的方法.她将牵引疗法与踩跷疗法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显著地提高其治疗效果.此法在我院临床沿续应用20余年.在不断临床总结探讨之下,已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本文就此做一详细介绍.
作者:陆剑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四季皆发,夏秋更甚,小儿常有消化不良、营养不适,可因惊吓、受冷而发病.吾采用家传特定穴位推拿手法.从2000年9月~2001年7月诊治该病219例,效果显著.病愈率达98%以上.介绍如下.
作者:滑文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四肢骨折,无论是近、远端骨折,还是关节脱臼,在解除夹板或石膏固定后,经X光复查愈合良好;或软组织损伤,若不注意后遗症的防治,常常给患者留下痛苦的后遗症或终身残疾.笔者在继承祖传五代推拿正骨医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不断实践、总结,在治疗骨折、扭挫伤后遗症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梨状肌大部起于2~4骶前孔外侧,肌纤维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渐移行为肌腱,紧贴髋关节囊的后上部,向外止于大转子上缘后部.由骶丛分支支配,其作用为外旋髋关节.梨状肌体表投影可自尾骨尖至髂后上棘连线中点至大转子尖画一连线作为梨状肌下缘的投影.坐骨神经从其下部经过,因此梨状肌的痉挛、水肿、肥厚、粘连、纤维化可影响坐骨神经引起下肢麻痛.
作者:阮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患者,女,67岁,教师.1997年8月因左肩部疼痛伴活动障碍6个多月来我院骨科就诊,摄X片示左肩关节未见明显骨质异常征象,予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并嘱其功能锻炼,1个月后症情未见明显减轻,遂来我院要求针灸治疗.询问病史,无外伤史,左肩关节尖锐性疼痛,不能梳头,肩关节后弯不利.查:左肩关节无肿胀,左肱骨大结节处压痛(+),左肩峰下压痛(+),左肩关节外展50°,上举60°,诊断为左肩关节周围炎,予针灸治疗.
作者:魏森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是应用特别的牵引椅,当颈椎在椎间隙受牵引力作用而相应增宽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类型的错位,用轻柔的正骨推拿手法复正,解除颈椎病的骨性压迫和刺激,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痊愈或明显改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正骨推拿法,特别对伴有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更加有效.
作者:沈彤;龙层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增生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系关节生理上退行性改变、机械性积累劳损所导致的结果.笔者用按摩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福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从1984年出土的简书<引书>中发掘出几例治疗性被动式推拿手法,有治疗颈项强痛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部后伸扳法,以及治疗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等,对其机理和临床价值作了评述.认为上述作用于脊柱的手法是我国脊柱手法的早记载,<引书>中的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也是首次记载.导引并不仅仅是主动操作,导引如由他人操作,可称之为导引手法.
作者:赵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自2000年10~2002年1月门诊收治胃脘痛患者28例,通过手法推拿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应伟;苏彦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李某某,男,32岁.1996年1月4日上午6时诊.主诉:3日下午6时从手扶车上摔下,臀部先碰地,顺势后滚翻2个,当时不感异常,夜10时胸正中部闷塞疼痛难忍不能卧床,诸治无效.抱着一捆棉被坐了一夜.现疼痛不减,痛苦面容,脉涩苔薄白.笔者考虑患者很可能损伤颈胸椎而引发胸部疼痛.下午6时为酉时,为气血流注足少阴肾经,臀部碰地损伤肾经经气,气滞血瘀胸闷疼痛.治疗:①坐位点按内关、通里、列缺、孔、天突、膻中、人中、百会、风府、身柱、至阳穴各半分钟:再行整脊手法.②仰卧位,点按偏历、大钟、太溪穴各1分钟,重复3次.疗效:治疗疗法①无效,治疗疗法②使疼痛消除.
作者:陈一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在治疗风寒型感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治15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单纯用走罐疗法;对照组口服感冒通加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含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走罐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优于感冒通加三氮唑核苷.
作者:关文强;符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搬法是推拿疗法的重要手法之一.腰椎的侧搬法和斜搬法是腰椎复位的关键手法,什么叫腰椎侧搬法?什么叫腰椎斜搬法?书本上和操作中均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不统一,使初学者感到费解.笔者认为,腰椎的侧搬法与斜搬法,应改为腰椎侧位搬法和腰椎斜位搬法.只有这样,搬法才能标准化、规范化.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作者:刘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颈椎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分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综合型共五型,有数十种症状,但现各资料未见有颈椎病引起脱发症状的报道.作者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时常见其脱发症状好转;经仔细观察发现:脱发也应属颈椎症状之一,且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现将临床上治疗颈椎病兼脱发症状的资料整理如下.
作者:蒋永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推拿学尽管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有关手法治疗的基础理论仍是学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不能回避手法物理量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1]探讨手法种类的选取、操作的深透程度以及操作时间等因素,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疗效同时减少医生付出的手法物理量.
作者:叶伟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儿科综合征,病因复杂,可为感染或进食不洁食物引起,且多为感染所致,以病毒感染多见.尤其是秋季腹泻,无特殊治疗,我科自1996~1999年选用云南白药加701药膏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病人100例,显效率、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01,差异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伤筋,现代医学称之为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伤科疾病之一.凡是人体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以及软骨和周围神经等组织,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蜕变因素所引起的功能或解剖异常,且无骨折、脱位及皮肤破损者,均为伤筋.
作者:许立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颈源性相关疾病的表现形形色色,笔者在10多年的脊柱病临床中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兹将1994年9月至1999年9月间所诊治的众多颈源性相关疾病日誌中资料较完整的15例颈源性感音性耳鸣报道如下.
作者:高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6年以来,我康复科推拿门诊采用中药熏腰、常规推拿、背晃三联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8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兆永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