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衰弱症的按摩疗法

郭洁

关键词:神经衰弱, 按摩治疗
摘要:神经衰弱症是以失眠多梦,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属神经系统功能性疾患.50岁以下的女性多见,笔者多年来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用按摩疗法,对数1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按摩手法、临床体会与同道作讨论.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刍议内关穴在按摩临床上的应用

    按摩临床根据症状辨证,选用相应有效的穴位配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内关是按摩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它位于掌内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络经穴位,八脉交会穴之一.在俞大方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中,内关的主治是胃痛、呕吐、心悸、精神失常,笔者积累多年临床按摩内关应用的实践经验,对其主要作用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吕蔓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辨证按摩治疗失眠症

    失眠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全身不适或白天嗜睡等表现.笔者采用辨证按摩治疗失眠患者50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晶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摩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干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突出的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笔者以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述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伤筋

    伤筋中医为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筋膜等软组织及一部分软骨、周围神经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所导致的病症,都属伤筋范围,在日常生活、军事训练为常见,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600余例伤筋病人,利用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剑斌;刘勇;刘敏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面部黄褐斑26例

    笔者于1999年3月~2002年1月门诊收治面部黄褐斑患者26例,以手法推拿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女性;小年龄26岁,大年龄45岁.其中病程短2个月,病程长10年.

    作者:苏彦林;李应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治中风须接气通经

    <袁氏按导学>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并介绍其推拿疗法及取穴.中经络取头维、风府、风池、人中、心俞、三焦俞、膈俞、肝俞、肾俞、环跳、风市、委中、涌泉、偏历、内关、中脘、达脉、膜原、关元、神阙.中脏腑取:中脘、关元、达脉、膜原、章门、大包、日月、灵道、鱼际、劳宫、曲池、内关和中经络之所取的各腧穴.后遗症取:百会、太阳、印堂、脑户、风门、肺俞、心俞、膈俞、三焦俞、肝俞、脾俞、胃俞、阳陵泉、昆仑、上脘、中脘、达脉、膜原、关元、期门、神阙.

    作者:刘代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按摩治疗肥胖的几点探讨

    肥胖一般是指体重超过同年龄正常人平均体重的20%而言.那么肥胖的确切定义是什么?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称为肥胖.肥胖实际是一种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肥胖一般分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种.

    作者:吴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牵伸旋转手法治疗130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引起的综合征候群.本人在临床治疗中用手法牵伸旋转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沙海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厌食的简易按摩治疗

    厌食又名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日久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力弱,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厌食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症,而是常常发生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或疾病后,因此,小儿一旦厌食要尽快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

    作者:石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捏脊疗法的临床运用

    捏脊疗法是以捏脊法为主,配合点、按、抚、拿、提弹等手法施术于脊背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手法生物力学析微

    从生物力学的基本三要素的角度,对按摩手法进行解剖分析,指出在按摩临床以求在施术过程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提高临床中应用手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作者:喻慧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从腰椎论治颈椎病286例

    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很多医生往往仅注意颈椎局部病变,而忽略了腰椎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从而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缠绵不愈,笔者自1992年5月~2000年12月间,对某些久治不愈的颈椎病,除针对颈椎局部治疗外,同时通过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治疗颈椎病2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建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神经衰弱症的按摩疗法

    神经衰弱症是以失眠多梦,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属神经系统功能性疾患.50岁以下的女性多见,笔者多年来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用按摩疗法,对数1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按摩手法、临床体会与同道作讨论.

    作者:郭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疗效观察

    运用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痊愈62例,显效26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有效率达91.8%.提示:根据病变部位应选用不同的推拿治疗方法.

    作者:卢念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频率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

    频率是推拿手法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与手法的刺激量成正比关系;影响推拿手法频率范围因素有很多,如手法运动的特异性、手法力量的大小、操作者的生理条件及治疗目的等.频率变化也影响手法的力学和生物学效应,并导致不同的治疗效果.手法频率的实验研究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武权;严隽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一侧腰腿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多数有急性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多发生于L4~5间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LI-OP)正广泛受到关注和研究.其中按摩治疗法在治疗本病中的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自1997年至2000年,笔者用按摩治疗LIOP患者共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作简介,实是抛砖引玉.

    作者:曾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骨科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刍议

    抗生素作为骨科手术领域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应用相当广泛.抗菌素应用于细菌感染之前,使术后感染率大大降低.但抗生素预防应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防作用,而且容易产生二重感染.因此,抗生素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对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恢复密切相关.现拟对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有益信息.

    作者:洪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月经后期症

    月经后期是妇女月经不调中的一种病症.笔者在从医10余年的工作中,先后诊治了32例该病患者,从某一方面证实了推拿疗法不仅可适用于颈、肩、腰、腿痛等运动器官的疾病,同样也适用于内妇科疾病.也进一步验证了振荡法具有祛瘀消积、活血止痛的作用,有双重性.

    作者:张广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与中药外敷相配合治疗膝关节急性损伤

    膝关节急性损伤是临床多见病、多为突然遭受直接或间接性外力致病.伤后影响正常行走功能,导致工作生活不便.笔者采用推拿手法与中药外敷配合治疗膝关节急性损伤20例,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郑泽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脏腑点穴按摩治疗脾胃诸症

    脾胃为后天之基础,各脏腑均受其气之保养,脾胃病大都闷郁,胃部的气机错乱,清浊之气不分,影响脾脏脾阳不振,胃之消化力因之减退,所进饮食不能生津液化血,灌溉各脏,百病丛生.脾受病,饮食停留胃中,消化迟慢,故食后,胃胀作饱、胃中作痛、脾阳过弱、胃中虚寒、则口吐清水、口中作淡或发甜、发苦、发出种种恶味,津液不能上升者,则口干、舌燥;肠胃之气不能通畅者,则大便结、泄.无论新病、旧病,其致病根源多由于脾胃,因而治病,必以理脾胃为主.

    作者:滑文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