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点穴纠正胎位不正130例

李银山

关键词:胎位不正, 艾灸治疗, 点按穴位治疗
摘要:胎位不正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无特殊症状,多于孕检时发现.临床常用胸膝卧位通过体位的改变来纠正,给孕妇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本人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用艾灸点穴纠正胎位不正1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按压耳穴法治疗偏头痛46例体会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内科病之一,女性多于男性,病因复杂,用西药常规治疗常常迁延不愈.自1982年以来,笔者采用耳穴按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偏头痛46例,获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吉占;宋玉堂;于海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面神经炎临床辨证体会

    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等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麻痹.

    作者:张孝娟;郑洁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冠心病50例体会

    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前区痛等.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都为药物治疗,但有些临床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笔者长期从事推拿工作,发现推拿治疗对冠心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和保健功能.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拇指平推法治疗落枕60例

    笔者自1998年来,采用拇指平推法治疗落枕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崔联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生理病理初探

    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椎间盘突出症又有了新的认识,针对它的发生和发展,相继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目前除了手术外(病人大多思想有顾虑)至今没有一个有效和肯定的治疗方法,究其原因,笔者针对椎间盘的生理病理情况查阅了有关资料.在此提出来供同行们商榷,以收抛砖引玉之功.

    作者:张蓉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三针法显神威--针刺启动人体胎息原始生命能

    朱引山先生通过一根银针启动人体胎息原始生命能,开通奇经八脉,打通大小周天,快速产生内丹,开创针灸史上新纪元,为中医针灸医师提供了治疗疑难杂症的一门绝技,为修炼养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捷径.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青少年练习眼保健操的疗效观察

    青少年近视眼是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学习的紧张,近视眼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为探索气功治疗近视眼,我们福州市气功协会组织了大、中、小学的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试验教学,取得较明显的成果.现分别阐述如下:

    作者:章固;林晏;黄华;张祖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分期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面瘫即面神经炎,是乳突孔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神经麻痹,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虽无生命危险,但因影响生活和容貌,使患者身心备受痛苦.近几年来,我科在吸取传统医学经验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观点,采取分期治疗方法,对30例面瘫病人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中林;邰木全;韩永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漏诊1例

    刘某,女性,59岁,农民,文盲.2000年4月17日首次诊治.头晕、恶心12小时,自觉周身及周围物体都在旋转,闭目时减轻.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无肢体活动障碍及大小便失禁.以颈椎病收治,首次诊查:BP130/80-mmHg,颈椎侧弯或后伸到一定程度眩晕加重,C4、5、6、7棘突旁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X线显示:C4~7椎体前后缘唇样增生,斜线片示钩椎关节有骨刺,向侧方隆突.无其它病史,暂以颈椎病施治,进行常规颈部牵引及颈部按摩.治疗3天后头晕、恶心稍减轻,但出现逐渐加重的吞咽困难,左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出现逐渐加重的中枢性瘫痪(发病第3天肌力为Ⅳ级,第4天为Ⅲ级,第8天为Ⅱ级,第11天为Ⅰ级,达到高峰).发病第4天追问病史,家属告知: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口服复方降压片,再查BP为150/95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立即摄头颅CT片,片示脑干、小脑多发性梗塞,按缓慢进展型椎基底功脉血栓形成住院治疗4个月,好转出院.

    作者:李义培;柳庆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加按摩及中药治疗小儿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在我国的发病率,据报道为1.8~4%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该病多以肢体瘫痪,伴智力低下,惊厥及语言、视力、听力障碍为主要症状,为儿科难治之病.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按摩和口服中药的方法,接受治疗21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天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推拿与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24例

    腰部肌肉突然受到闪、扭、挫、跌打等外力所致,造成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称之急性腰扭伤.急性期若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容易转变为慢性顽固性腰痛.笔者于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采用推拿与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左惠荣;郑光亮;袁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推拿疗法的作用机理

    推拿手法即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运用一定的力量,使用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近年来,由于药物的治疗费用不断上升,毒副作用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推崇和喜爱传统的推拿疗法,因而推拿疗法在临床上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显示出了其优越性,作者就推拿手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机理分类进行总结.

    作者:冯金升;敬红平;刘明江;邓亚美;梅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按摩为主治疗腰臀部筋膜炎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按摩疗法为主、功能锻炼辅以治疗腰臀部筋膜炎59例,并与既往47例常规口服消炎痛及外贴伤湿止痛膏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牵引角度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

    1一般资料颈椎病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小28岁,大72岁;病史3个月~23年.均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CT、MRI检查确诊为颈椎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

    作者:刘志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对滚法的改动刍议

    滚法是推拿中常用的手法,刺激量比较大,与皮肤接触面广,适用于肩、背、四肢等肌肉丰实的部位.滚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功能,能缓解疼痛,消除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用于肌肉损伤、四肢麻木疼痛等.

    作者:陈春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按摩治疗糖尿病及实验室指标的评价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通过按摩治疗本病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就其治疗方法与实验室指标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钮心怡;邱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推拿、三棱针刺血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疼或腰臀部疼痛的疾病.近年来本人运用推拿、刺血拔罐方法治疗此病4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志勇;李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感冒引发急性腰骶神经根炎1例

    临床资料:张某,男,22岁,当地武警司机.以突发腰痛伴双下肢坐骨神经路线痛而就诊.CT报告患者L4~5间盘膨出(约2mm),病人当时痛苦面容,行走困难,需人搀扶.查体示L4、L5、S1椎旁压痛明显且呈放射状;肢体抬高试验双侧强阳性(小于30°);屈颈试验强阳性.患者否认外伤史、否认扭伤史和否认腰痛史.但述发病前3天曾患重感冒,在部队诊所静滴3天(用药青霉素、病毒唑、安痛定,感冒好转).但发作腰腿痛,在别科大夫建议下,患者到推拿室要求行按摩治疗.

    作者:王开宏;崔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6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常诉有轻重不等的腰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症状多以患侧腰痛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我科采用针刀配合手法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豪;于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艾灸点穴纠正胎位不正130例

    胎位不正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无特殊症状,多于孕检时发现.临床常用胸膝卧位通过体位的改变来纠正,给孕妇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本人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用艾灸点穴纠正胎位不正1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银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