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玲玉
目的:调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22例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F5年内占糖尿病总住院率的4.97%.86.3%的患者有明显诱因.总治愈率为18.2%,好转率为59.1%,无效率为22.7%.结论:DF的患病率逐渐升高,总治癒率低.
作者:孙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医疗实践过程中有关伦理问题.方法:综合分析急救人员在院外实施急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伦理困惑和难题.结果:院前急救人员遇到的伦理问题主要来自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以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不理解等.结论:构建和谐的院前急救医患关系,需要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多方的努力与配合.
作者:何兰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先介绍了牙周病的成因,治疗方法,并提出了防治办法和思路,为广大群众对牙周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防治意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加深提供参考.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手术术后采用喷他佐辛进行镇痛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2010年经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8人观察组和24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术前8-12h给药喷他佐辛1-2粒,200mg/粒,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后6h给喷他佐辛1例,之后连续两日早晚个给药1例,注意观察用药期间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体征、和睡眠状况.结果: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明显减轻;待清醒后观察组VAS值为1.43±0.26VS对照组VAS值为2.79±1.44(P<0.05),但术后6h,12h,24h两组VAS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均值的肯定适于经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使用.
作者:王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伤科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52名骨伤科卧床病人,对采用压疗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分在l0~l7分之间的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伤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钱秋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515例妇女的普查,探讨乳腺病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2010年我区一个站点515例妇女,进行乳腺病筛查分析.结果:乳腺增生与年龄相关,乳腺癌与年龄关系不明显.讨论:乳腺疾病的普查,对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宫外孕通过保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74例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甲氨蝶呤+米菲司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4例患者治疗成功165例(94.83%),失败而采用手术治疗9例(5.1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血β-HCG平均恢复时间为22.5±12d.同时治疗效果与血HCG水平有关、而与包块大、妊娠时间无关.结论:未破裂型宫外孕采用保守治疗效果确切,但要密切观察血β-HCG水平,以确保理想疗效.
作者:陈万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净化病房空气、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堵管试验及拔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3例患者,32例顺利拔管,1例带管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痰痂堵塞气道,被迫拔除套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护理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质量的药房药品盘点工作是促进医院药品供应科学有序、日常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药房药品盘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科学应对策略探讨,对促进医院开展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江灵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经过复杂,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高达30%~50%.而且患者术后长期昏迷、卧床,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患者因术后静脉用药时间较长、康复疗程长而反复多次静脉穿刺,使浅静脉受到破坏,易引起穿刺失败、输液流通不畅及堵塞的发生.反复穿刺不仅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还由于病程长难以找到可供穿刺的外周血管导致治疗不及时;而经颈外、锁骨下、腹股沟置入深静脉管危险性较大.
作者:彭铭;李丽芳;王艳荣;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从而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6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重症支原体肺炎44例(79%)的患儿起病急,以咳嗽、喘息为主症,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热,所有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6例并发肺不张.结论: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外症状多见,有6例合并肺不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罗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我院2008年~2010年ICU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因素以确定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62.1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84%.结论:加强对ICU护理人员全面的培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袁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临床上常见病,治疗效果多不太理想,笔者以脊柱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伸腰拍击法治疗本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伸腰拍击法为:患者俯卧,双手掌心向下,屈肘帖放于头侧,医者立于患者身旁.嘱患者用双上肢将上身向床上方撑起,同时屈髋屈膝,使臀部落于脚跟上,头胸部帖于床面,双上肢伸直,让脊柱处于充分拉伸后仰位,医者用手拍击突出椎间盘部10-20次,并用双拇指按压其相应棘突两侧1-2分钟,再嘱患者还原俯卧位,在腰部施以放松手法结束治疗.疗效统计:全部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8例占26.7%,显效19例,占63.3%,好转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作者:杨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运用关键接触点进行护理可提高住院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儿科120名住院患儿家属进行关键接触点的调查,对相关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住院患儿及家属满意的关键接触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了住院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中关键接触点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住院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赵雪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76例临床病例治疗进行认真分析,结合随访资料、Harris 评分及X 线片评定其疗效.结果: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呼吸时自觉空气不足或呼吸急促,并表现为呼吸费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以增加通气量,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发生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紫绀、张口抬肩,甚至端坐呼吸.我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老年呼吸困难患者40例,现将观察与护理回顾总结.
作者:王兴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常规处理及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用自制中药散剂.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总疗效和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可见本院自制的中药散剂与西药结合治疗烧烫伤,具有独特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付方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致死性骨发育不良发生率约1/5000~1/11000,较常见的有致死性侏儒、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II型等,其中致死性侏儒(TD)是常见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约1/6000~1/17000,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病预后极差,常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呼吸窘迫死亡.超声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早发现早处理,提高优生优育.
作者:伍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床单元区域消毒法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终末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验组(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与对照组(常规床单元消毒法)相比较,比较两组病床单元消毒后的监测结果;病床单元终末处理所需要的人力、时间、消毒物品成本损耗;病床单元二次终末处理的次数和范围.结果:实验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1例,不合格率为5.26%,而对照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9例,不合格率45%.结论: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使病原菌传播范围局限化,控制病原菌的措施具有目标性,监测重点明确,查找播散原因容易,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责任心.
作者:刁华英;王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推拿治疗效果及讨论.
作者:王有善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