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及封闭穴位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PCOS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刘新雄;梁荣伟;李学余;刘艳美;蒙钟明

关键词:针刺, 封闭, 穴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中医药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及封闭穴位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及封闭妇科穴、灵骨穴和三阴交穴位,结合中药不孕方剂配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情况、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月经紊乱明显改善;血浆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LH)、睾酮(T)、LH/FSH比值均有显著改善(P<0.O1),周期排卵率达85.96%,妊娠率达63.01%.结论:针刺及封闭穴位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有良好疗效,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得到明显提高.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岭南中医骨伤科学的学科特色探析

    岭南中医骨伤科学是我国中医骨伤科的一大流派,是岭南中医药学中的一枝奇葩.现代岭南中医骨伤科集大成者--何竹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学家,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生在广州西关(现荔湾区)行医,活人无数,誉满粤港.本文主要通过探讨何竹林论治骨伤的学术思想来认识岭南中医骨伤科的学科特色.

    作者:李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 -2010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愈1246例,好转976例,未愈215例;出院后83%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幅度提高.结论:本院神经内科推行的脑梗塞患者规范化康复期护理有着很好的效果,护理经验值得向各医院推广.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活血消萎汤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0.0%(45/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P<0.05;且观察组的Hp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其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蓉;姜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多于女,且体力劳动者多见,多为单侧发病,少见双侧.发病原因多为颈椎关节错位、椎间隙狭窄、关节突关节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造成颈椎侧后方突出物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所引起.主要特征为颈肩疼痛,伴有一侧上肢放射性灼痛、钝痛、酸痛电击痛.如果单纯采用一种方法治疗见效慢,疗程长,易复发.而我们采用枕颌带牵引来拉开椎间隙;同时施以整复手法绞正关节错位侧弯,减轻对受损神经根的压迫刺激;配合药物透入改善局部微循环,使受损神经恢复.后期运动疗法增强颈椎稳定性,有效避免复发,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高频探头直接在扪及包块处常规进行二维切面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在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间隙内可探及囊性包块,边界清,囊壁厚,内壁多不光滑,形态不一,呈不规则形或扁平形,内多见粗厚不均分隔,且各个分隔内回声不一,部分透声好,部发内呈密集点状回声.彩色多普勒在囊壁或分隔光带上见短条状血流信号,频谱示为动脉血流信号.结论:坐骨结节滑膜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有特征性,操作方便,无损伤,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莲珠;唐新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测定在筛查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讨论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测定在筛查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计132例,设为观察组,另外筛选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肾小管损伤标志蛋白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分析.结果:患者与对照组的微量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尿液微量蛋白含量要高,有显著性差异;单一的一项检测阳性率低,有局限,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结论: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有助于诊断早期肾损害和预后判断.

    作者:杨小兰;黄超群;黄春花;罗一凡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鉴定

    目的:收集各种疑似样品经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查明引起致病的主要病原菌.方法:将各种疑似样品经增菌培养,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系统生化試验鉴定.结果:检出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根据实验室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次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

    作者:周莹;罗江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议呼吸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保健问题

    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在所有疾病中死亡率居第三位.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其疾病情况及常见护理保健应该落实到位,而如果要给老年呼吸病人提供连续整体的护理保健,提高其满意度,就应该全面着眼于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以及环境的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醋酸去氨加压素在外科中的止血作用

    术中及术后药物止血治疗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患者安全且迅速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前本院的药物止血治疗多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及维生素K1单独或联合使用.自1996年起本院的止血治疗又引入了另一种药物,即醋酸去氨加压素(商品名称Minirin).现将本院1996年后使用Minirin作止血治疗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伯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5名护理人员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准确性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准确性的研究.方法:205名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考核,基于<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BLS操作流程的调整,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A-B),通过记录每一周期的时间和操作的准确性,来判断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结果:95%的护理人员掌握了BLS调整后的操作方法,胸外按压合格率为95%,人工呼吸合格率为93%.结论:护理人员掌握了BLS调整后的操作流程,但是,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操作准确性上有待加强,特别注重按压的速率和深度,对于BLS的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高思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在护理工作的效果和护理内容.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2月~201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中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提高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少芹;黄玉梅;龚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法复位治疗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7月~2004年6月,对收治的136例三踝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前瞻性地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69例)和B组(67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U型石膏加后托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3例,女83例;年龄20~73岁,平均(54.7 ±10.6)岁;左侧82例,右侧54例.根据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3.2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U型石膏加后托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具有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似的疗效,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启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院网络安全的管理与维护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短短几年内,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各行各业几乎都离开不了计算机网络,因为它们能使工作更高效,更方便.本文根据几年来对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总结和探讨了使医院网络更稳定,高效运行,安全的一些措施.

    作者:吴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参川芎嗪治疗低灌注所致脑梗塞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低灌注所致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低灌注所致脑梗塞 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扩容、抗栓、脑保护、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低灌注所致脑梗塞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彭小祥;李刚;林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颈髓损伤的治疗和进展

    颈髓损伤:患者出现截瘫,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且后期继发性损伤可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疗效并不理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近年来,随着解剖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国内外学者研究不断深入,其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包括外科干预,手术方法的改进,保护神经细胞和促神经生长药的临床应用等,对颈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脊髓损伤分为脊髓休克,完全性颈髓损伤和不完全性颈髓损伤.脊髓休克长短与年龄有关,一般小儿3-5d;成人1-2周,有的长达6-7周.完全性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无任何肌肉收缩,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两侧均等,表现单相反射,不完全性损伤表现有某些运动,甚至可步行或完成某些日常工作,出现不完全性的感觉丧失,表现为双相反射,根据不同损伤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颜以祚;韩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吩钠有效物质的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吩钠有效物质的体系,为头孢噻吩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吩钠对照组与纯品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头孢噻吩钠在254nm处有大吸收,佳提取条件为: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盐酸钠溶液,并用冰醋酸调节pH值在5.8-6.0左右;流速:1mg/ml;柱温:30度.同时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理想,重现性好.

    作者:刘世明;郭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lisfranc关节损伤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lisfranc关节损伤的螺钉内固定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6月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7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按Myerson分类:中间柱损伤14例,内侧、中间柱同时损伤7例,内侧、中间、外侧柱三柱损伤6例.结果:随访6个月~3年,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MFS)评分评估疗效,优10例(37.0%),良13例(48.1%),可3例(11.1%),劣1例(3.7%),总体优良率为85.2%.结论:使用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口腔护理的发展和现状

    介绍了我国老年口腔护理的现状和进展.结合老年人口腔生理特点,从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老年人的有效口腔护理.

    作者:凌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70例膑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我们对2003年-2010年我院70例膑骨骨折的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膝关节恢复,很少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结论:,不论何种类型的骨折,尽量保留膑骨,能恢复正常传导股四头肌肌力和维持膝关节稳定的作用.

    作者:田万林;郭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9h,总治愈16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早期术前诊断困难,尽早采取正确、恰当、简单的手术方式,实施手术,是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