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室性心动过速诱发变异性心绞痛

许祥林;郭玲;崔敏

关键词:
摘要: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VA)以胸痛时伴ST抬高为特点,多于夜间和清晨发作[1],可由过度换气和精神因素诱发[2、3],但由心律失常而引发者未见报道.我院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出一例由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引发的VA,现就其心电图特点及预后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心理治疗46例恐怖症

    恐怖症是一组神经症性障碍,它的特点是是对以某一特定的客休和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经合并运用心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梁达中;尹玉珠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气囊助产54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气囊助产对产程时间及宫颈裂伤率的影响.方法:对54例气囊助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产程平均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25);宫颈裂伤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结论:气囊助产明显缩短产程,不增加宫颈裂伤率,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助产方法.

    作者:申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兰州百合多糖的提取研究

    为综合利用兰州百合资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外三层、中三层、内层)的粗多糖,并用seveage法脱蛋白.水提-醇沉法得百合粗多糖分别为鲜百合重的26.24%、35.66%、22.88%,平均为28.26%;经seveage法脱蛋白后多糖含量分别为鲜百合重的2.6609%、3.9174%、2.2206%,平均为2.9330%.这说明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有较大差别,以中层含量多,其次是内层、外层.

    作者:赵小亮;吴建;张继;姚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Ⅰ缺失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表达缺失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特异性鼠抗人IL-Ⅰ类分子单克降抗体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62例宫颈癌组织中有42例HLA-Ⅰ抗原呈阳性表达,20例呈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率32.3%.HLA-Ⅰ抗原阳性表达组织中CD3+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多于HLA-Ⅰ抗原阴性表达组织,肿瘤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HLA-Ⅰ抗原下调有关.结论:宫颈癌组织存在HLA-Ⅰ抗原部分缺失,形成了免疫逃逸,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

    作者:王振虹;王冬;王占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岩黄连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疗效.方法:设计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病毒唑+岩黄连,对照组单用病毒唑,观察两组临床经过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发热期,少尿期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AST、ALT、LDH、BUN恢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岩黄连+病毒唑治疗HFRS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病毒唑.

    作者:太永日;尹明实;朴红心;韩学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婴幼儿惊厥的抢救、观察及护理

    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危急症状.由于婴幼儿的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结构简单,皮层分化不全,髓鞘生成缺乏,抑制功能差,兴奋容易扩散,因此当各种疾病刺激大脑时,易引起其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现象.婴幼儿发生惊厥时必须进行紧急抢救,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造成脑细胞缺氧性损害,影响疾病的愈后.现将我科在2002年10月~2003年9月中共收治婴幼儿惊厥51例的抢救、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纤维结肠镜治疗乙状结肠扭转1例

    1典型病例患者,男,68岁,因持续左下腹疼痛7小时就诊.该患早饭后下腹部持续性胀痛,经排便后症状缓解,后又逐渐转为左下腹疼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血压80/120mmHg,心肺正常,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肝脾未触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平片立位显示两个液平面,呈马蹄状,提示肠梗阻.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进镜20cm处时肠腔呈螺旋状闭锁,经反复注气,抽气,以松动扭转部位肠管,并用镜头推挤闭锁管腔,将镜头挤进扩张的盲袢内,这时有大量粪水溢出及气体逸出.患者主诉腹部胀痛感消失,腹部变平软.然后继续进镜反复抽吸,达脾曲后,拉直镜身,以彻底消除乙状结肠扭转,后一边抽气,一边退镜观察.镜检诊断:乙状结肠扭转.

    作者:刘于华;许亚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增液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4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400例中显效300例(75%),有效80例(20%),无效20例(5%),总有效率95%.结论: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作者:郝军;陈龙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补中益气汤合麻黄治疗发作性睡病20例

    3年来用补中益气汤合麻黄治疗发作性睡病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秦卫民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肺心病45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是一常见病.由于它是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疾病,因此治疗困难,急性加重期常因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为探讨中药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景荣;谢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八珍汤化裁治疗便秘65例

    便秘(constipation)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隐藏于其后的病因非常复杂.一般指便次少、排出困难或二者兼有,并伴有不适如腹痛、腹胀、恶心、口苦、肛门疼痛、排便不全感、便血、心情烦躁等.近年来,笔者采用八珍汤化裁治疗津液干枯,气血亏虚所致便秘65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清;张翠霞;高记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中药辅助治疗肺炎100例临床观察

    肺炎是呼吸道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肺炎逐年有所增加.近三年来,我们应用中药辅助治疗肺炎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蕾;杜亚伟;汪慰寒;田春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培他啶注射液治疗45例梅尼埃病

    目的:探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3例分为两组: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组)45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能量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中43例有效,治愈率为84.44%,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中28例有效,治愈率为52.63%,有效率为73.68%.结论: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柳锋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胃溃疡46例

    自2002年1月到2003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胃溃疡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武轩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变化趋势的影响,探讨其内在机制,为保护围术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别于麻醉前、术毕5min、术毕24h同取各试验组患者外周静脉血5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Ⅰ组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Ⅱ、Ⅲ组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毕5min与术毕24h,Ⅱ、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术毕24hⅡ组与Ⅲ组比较:皮质醇、IL-2有明显差异,IL-6、TNF无差异.结论:选择镇痛完善,镇静充分的复合麻醉方法,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可有效地减轻围术期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作者:杨清存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五十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心肺脑复苏及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其器官的损害是新生儿致残和/或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度窒息,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程度重.由窒息所引起的新生儿死亡几乎均在重度窒息患者中,而存活者的致残率也较高.故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处理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新生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的高低,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闫琳;柳万林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川芎嗪、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和卡托普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嗪、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和卡托普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各糖尿病治疗组.各糖尿病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每周5次,共14周.取坐骨神经及腓肠神经标本行光镜、电镜检查和蛋白糖基化产物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糖尿病组大鼠神经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水平明显升高(P<0.01),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显著减少(P<0.01);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情况明显改善.电镜检查则显示:各糖尿病组均显示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改变,轴索变性,雪旺氏细胞变性,神经滋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固缩、凋亡.各种治疗可减轻这些病变,并以卡托普利组疗效好.结论: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翁孝刚;窦敬芳;陈三敏;赵玉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护理51例

    我院自1990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79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者51例(18.3%).本文就再出血的护理谈谈体会.

    作者:李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GDS量表配合万拉法新与达纳康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心理因素,观察万拉法新、达纳康两种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老年抑郁自评量(GDS)简表,对5500名6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进行测试,筛选出324例中重度抑郁者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治疗.分别服用达纳康片、万拉法新胶囊和两者同时应用,6周后再次用GDS量表评价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正常者为67.89%.轻、中重度抑郁者分别为25.93%和6.18%.324例中重度抑郁者治疗6周后,3组痊愈率分别为1.86%、52.78%、72.22%;总有效率分别为有效率55.56%、80.56%、94.44%.结论: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中重度抑郁者用万拉法新与达纳康联合治疗,起效快,疗效增强,不良反应轻微.GDS简表应用方便、简单、易操作,是诊断老年抑郁症和观察药物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月凤;穆永臣;石福荣;孟庆华;李如林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概述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于6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近年来普遍应用于临床,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液体外渗、易掌握、操作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及对长期输液病人、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输液时,能赢得抢救时间,保护血管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护患皆益.现就其穿刺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作者:韩梅玲;杨月文;付云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主管:中华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社,中华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