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单勇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7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8-15周,平均12.4周.采用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和X线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评分结果:优43例(55.13%),良25例(32.05%),可8例(10.26%),差2例(2.56%),优良率87.18%.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帮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诊断探讨

    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住本院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结论:CT是一种方便、迅速的诊断手段,并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其对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沈祖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讨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具体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迅速帮助患者将毒物排出,可以通过反复洗胃处理,避免毒物的持续吸收;给予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待阿托品化后,可改为静脉注射,另早期应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中轻度及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2%.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有效急救,并配合积极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救治质量,减少死亡率.

    作者:吴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住院病例98例,随机分入腹腔镜手术组47例、剖腹手术组51例,记录术前病史、术中情况、住院时间,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53±23min比69±28 min,25±23ml比67±34 ml,P<0.01),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分别为1.56±1.44天比3.27±1.73天,1.07±0.43天比2.06±0.44天,3.72±3.03天比6.15±2.43天,P<0.01).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剖腹手术.

    作者:王仲奇;尹红;张娟;秦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中近颊第二根管的意义探讨

    根管治疗的成功主要在于对根管系统的彻底清理和严密充填.资料显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失败率较高可能是因为近中第二颊根管的遗漏.研究表明上颌第一磨牙的mb2存在比例高但临床发现率和治疗率均偏低.所以要求我们临床医生在操作中要有意识的去寻找mb2根管,以提高mb2的临床诊治率.本文从临床筛选需要做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56例,运用口腔临床内科医师常规操作方法寻找并治疗mb2根管,为基层工作者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治疗率提供一个参考.

    作者:李苏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治疗液体外渗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均为III度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对照组使用50

    作者:万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室医护器械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手术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良好的手术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促使手术中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的提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要素.

    作者:韩璐;孙春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自组方剂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胶囊口服进行治疗;两组7天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38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急诊科发生的护理问题,其中由于护理差错引起纠纷问题8例,护患沟通不良引起纠纷问题53例,患者方面恶意引起10例,科室协调不到位引起纠纷问题8例,医疗费用引起纠纷问题7例,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我院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对我院在急诊科发生的护理问题共86起,事实求是地找出问题,分清责任,经过协调,都合理解决.结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明确医疗费用,避免护患矛盾.

    作者:陆美雄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析病例分析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前四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学习内容从基础到临床,覆盖面很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后一年进入临床实习,在各科轮转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病例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技能,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是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引入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尝试.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胆道蛔虫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5例胆道蛔虫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内部回声、周围组织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能判断蛔虫在胆道系统内的位置,诊断准确率高,并可检测其并发症.结论:超声诊断胆道蛔虫方法简便、准确,可动态观察,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对有无合并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王彩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总结在骨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一般化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人性化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士形象和技术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朱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无痰者46例,咳少量白痰者10例,运动后咳嗽加重者24例;胸部X线示肺纹理增加者29例,胸片显示正常35例.有过敏体质者24例.所有病例应用不同抗生素加用止咳化痰药治疗1个月以上而疗效不明显者,本院确诊前均被误诊,误诊平均(3.98±2.23)月.确诊病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布地奈德),口服茶碱类、博利康尼、酮替芬等.用药后咳嗽在7d内消失占15例,14d内消失20例,其余在一月内消失,1例停药后复发.结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其临床特点,要结合临床特点和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慢性咳嗽以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按哮喘正规治疗以防发展为典型哮喘.

    作者:向旭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像及血像检测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以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为首发症状,骨髓各系受累较外周血轻,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像未见特征性变化的患者要完善检查,防止延误诊断.

    作者:崔海龙;张贺;梁宝英;刘宇松;王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痤疮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韩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8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28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手术病例的护理,尤其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28例,术后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症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其余均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对于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朱廷芳;庞凤华;尹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中药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证实其显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根据中医辨证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46例,为观察组;一组使用西医西药进行治疗,4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副作用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统计学分析P<0.05,研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方润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鼻内镜手术术前三种鼻腔备皮法比较

    目的:对常规备皮法、单纯鼻毛修剪器备皮法及改进备皮法进行鼻腔术野备皮效果的比较,探讨鼻腔备皮的佳方法,减少不适,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120例经鼻内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常规备皮法、单纯鼻毛修剪器备皮法和改进备皮法,比较三组备皮区的清洁率、备皮时病人及护士的疲劳不适感、备皮区损伤出血率、病人认可的负性心理影响、备皮所需时间等情况.结果:C组改进备皮法在病人及护士感到颈部疲劳不适、备皮区损伤出血率、病人认可的负性心理、平均备皮所需时间等方面优于A组常规备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备皮区清洁率方面无差异;C组改进备皮法在备皮区清洁率及备皮所需时间方面优于B组单纯鼻毛修剪器备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病人及护士感到颈部疲劳不适、备皮区损伤出血率、病人认可的负性心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善姬;吴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内科住院病人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内科住院患者460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有27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胃肠道占多数,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2%.结论:通过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学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HPV感染与宫颈CIN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CIN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24例宫颈CIN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宫颈组织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我院检查治疗的1024例患者中,96.8%的患者被检查出有HPV感染,HPV16、52、58、33以及31亚型排在前五位.结论:对于宫颈癌来说,HPV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对HPV感染患者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尽早发现治疗.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