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结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曾国锋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中西医结合疗法, 老年人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和平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8.88%(4/45),对照组为40.00%(18/4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更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作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调脾养胃汤加减,连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但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反流次数及反流总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优于单项雷贝拉唑治疗.

    作者:陈彦哲;孟长海;史国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臭氧大自血疗法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恢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东莞市万江医院及东莞市康怡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35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共20例,予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共15例.结果:两组患者的皮温差异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有19例断指基本存活,1例断指不存活,存活率为95.0%;对照组13例断指基本存活,2例断指不存活,存活率为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用臭氧大自血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陈鸣宇;于光;彭学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症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重症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为重症超声组及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 h及3d的血乳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穿刺并发症、累计液体输注量、累计尿量、需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比例、ICU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乳酸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后,两组患者乳酸菌水平明显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及3d的乳酸进一步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超声组患者治疗6h、24 h及3d后的累计输注液体量明显少于PiCCO组患者治疗6h、24 h及3d后的累计输注液体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对应时间的累计尿量未见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超声组患者需要CRRT治疗的人数、ICU住院天数显著性少于PiCCO组,但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穿刺并发症,减少累计液体输入量,降低CRRT使用率,从而减少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

    作者:黄小洵;孟繁甦;林冰;谢昌联;陈华琼;刘八一;王国军;郭应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镇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对无病人流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愿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证及无本研究所用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使用量以及后期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起效快而平稳,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降低对丙泊酚的使用量以及后期不良反应的出现率,能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及术后恢复迅速.

    作者:何翠英;何惠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对步态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运动控制训练来探究脑卒中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从而确定其临床康复治疗的对策.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脑卒中所致步态异常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能训练(PT)、起立床、行走等整体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进行康复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步行能力总分、平衡功能评分、左右步幅差、步速比较,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步行能力为治疗组为(25.35±7.52),对照组为(20.53±3.45)分;平衡能力为治疗组为(10.43±2.99)分,对照组为(8.98±3.18)分;左右步幅差(cm)为治疗组(3.45±2.70)cm,对照组为(8.71±4.35)cm;步速(m·s-1)为治疗组(0.68±0.34)分,对照组(0.44±0.29)分,评估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偏瘫患者的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步态,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龙建军;陈文生;刘铨权;尚万峰;王春宝;段丽红;王玉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民820例为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检测,并由一般理论医学知识进行诊断.结果:研究共收集筛查居民820例,其中发现食管癌36例,早期癌2例,癌前病变14例,食管中度异型增生38例,食管炎症共86例,食管轻度异型增生42例,男性中度异型增生和重度异性增生/原位癌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在50 ~ 65岁的各级食管病变高于其他组.结论:在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应做好知识宣传,加强预防.

    作者:黄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运用5D NT技术测量11~13+6周胎儿NT值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5D NT技术测量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NT)值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在龙川县人民医院常规进行NT测量的孕11 ~ 13+6周(头臀长为45 ~ 84 mm)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二维超声(2D)、5D NT技术两种方法测量同一胎儿NT值,比较两种方法在NT值测量、测量NT所用时间、首次测量成功率的差异,探讨5D NT技术测量11 ~ 13+6周胎儿NT值的可行性.结果:胎儿的NT测值在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5D NT技术测量NT用时较少,5D NT技术测量NT值的首次测量未成功率低于2D测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D NT技术可用于测量胎儿NT值,可以缩短胎儿NT检查的时间.

    作者:廖秀梅;林小勇;袁艺;黄兰珍;邹慧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月4月在焦作市五官医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PDR患者60例(64眼),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Ⅳ期、V期、Ⅵ期视力≥0.1的比例明显高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较常见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给予对症处理后取得较好的缓解.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效果显著,能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视功能,是治疗PDR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胸痹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金平区石炮台街道平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80例胸痹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并根据就诊的顺序分为常规组(本组患者共40例,给予西药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与综合组(本组患者共40例,给予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综合组为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罗德;陈少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宫颈癌临床治疗中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天山妇产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34例实施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比较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病灶变化、症状缓解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癌症病灶缩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表现程度也比对照组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癌,与常规宫颈癌根治术相比,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并减轻减轻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魏娥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d、14 d后吞咽功能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14d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提高个体吞咽功能的恢复,对改善个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行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1.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是一种颇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温记来;潘新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应用于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应用于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接受检查的产妇500例,所有产妇进行了心脏系统超声筛查,完成了四腔心切面、上下腔静脉、主动脉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流出道等检查.分析产妇超声检查的结果及畸形胎儿的超声表现.结果:500例接受检查的产妇中,经证实,产后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患儿12例,而超声诊断检出11例,比例为91% (11/12),其中,4例室间隔缺损,比例为33.33%(4/12).1例主动脉弓离断,比例为8.33%(1/12),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比例为8.33%(1/12),1例右室发育不良,比例为8.33%(1/12),1例三尖瓣下移,比例为8.33%(1/12),1例单心室,比例为8.33%(1/12),1例单心房,比例为8.33%(1/12),1例右室双出口,比例为8.33%(1/12),1例永存动脉干,比例为8.33%(1/12).同时,22 ~ 30孕周胎儿6个切面异常率高达98.00%,18~21孕周为78.33%,31 ~ 42孕周异常率为56.02%,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应合理选择切面及孕妇孕周时间.

    作者:罗育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DIO系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DIO系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韶关市口腔医院接受DIO短种植体种植修复的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共37例,56枚植体.Ⅰ期手术全部采用埋入式种植,3~6个月行Ⅱ期手术,2~4周内完成永久固定修复,测量冠-种植体高度比(C/I).修复完成后每年复查,临床检查种植体松动度,X线片检测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37例患者56枚种植体Ⅱ期手术时55枚获得良好骨结合,1枚植体松动.Ⅱ期修复后,经12 ~ 36个月随访观察,X线片检测种植体周骨组织稳定,平均吸收(0.57±0.46)mm,C/I(1.24±0.41).种植成功率为98.2%.结论:在骨量不足后牙区,通过植入DIO系统短种植体,可以简化手术,降低风险,扩大种植适用范围,并有较高的成功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锐锋;张泳;阳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1599例犬伤人季节性特征

    目的:了解和掌握小榄镇犬伤人时间分布特点,以降低发病率.方法:将小榄镇防保所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工作中消耗的狂犬病疫苗数量,换算成使用疫苗的人次,按月合计,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全年犬伤人呈散发,其高峰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符合圆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发时点为7月25日,高峰期为3月20日至11月29日.结论:犬咬伤人高峰期与其发情期和气温有关.医院在高峰期前应做好狂犬病疫苗的供应准备和狂犬病防治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免疫,并监督群众进行暴露后免疫.常年做好给家犬(宠物)注射疫苗、家犬圈养和捕杀流浪狗,降低犬伤人高峰期危害.

    作者:李健荣;麦泳贤;潘燕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8月11日至2017年7月20日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部接受子宫肌瘤剜除术,统计终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子宫肌瘤被彻底剔除,成功率高达100%.手术时间35~128 min,平均用时(42.7±8.5)min;术中出血量49~376mL,平均(64.7±5.4)mL;术中发现子宫肌瘤数量4~ 128个,平均(5.8±0.4)个;子宫肌瘤直径0.4 ~ 13.0 cm,平均(6.2±0.4)cm;浆膜下肌瘤26例,肌壁间肌瘤72例,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肌瘤剜除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者,没有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并发症者.患者住院时间4~8d,平均(5.2±0.4)d.随访半年,只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良好,月经正常,没有给工作、生活、家庭造成影响.结论:将子宫肌瘤剜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手术方案.

    作者:韩新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饶平县中医(华侨)医院收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运用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中医症侯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中医症候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中医症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病毒药物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和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郑国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麻醉中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对无病人流患者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探讨PETCO2监测在门诊提高舒适医疗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于台山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人流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根据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情况来干预呼吸;B组患者根据胸腹部的呼吸起伏情况来干预呼吸;C组患者根据PETCO2波形来干预呼吸.结果:C组患者的低氧发生次数要较A组及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托下颌或面罩给氧的次数要高于A组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组患者在苏醒时间上也较A组与B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O2监测有减少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具有提高舒适医疗中安全性,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玉琴;容英旋;杨远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浆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获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ICH首次发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封信封法分随机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缓解脑水肿、降压等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血浆ET-1、一氧化氮(No)水平、脑水肿体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ADL)差异.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和血浆ET-1水平、脑水肿体积、ADL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和血浆NO水平则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可改善HIC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轻脑水肿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等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全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加强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阳山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另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实施常规管理阶段的12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正常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正常分娩率54.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加强规范化管理模式利于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张雪玲;黄笑媚;丘银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