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峰;黄炳成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儿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3~6岁惠儿进行血清抗体检测,6岁以上患儿行胃镜检查,确定Hp感染率,分析Hp感染与病情程度、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患儿Hp感染率为41.00%;轻度、中度、重度患儿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Hp感染率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感染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叶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奥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奥拉西坦的基础上接受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潘红珊;莫翠英;胡小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观察并分析其病理特征.方法:选择光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形态学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对其免疫组化展开检验并分析.结果:免疫学检验中,增生的平滑肌样梭形细胞均表现为阳性;细胞核有少部分抗体阳性呈现;增生淋巴管内皮细胞以淋巴管+(D2-40)、Ⅷ因子(FⅧ)以及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CD 34)呈现出阳性表达.结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发病年龄大多为育龄女性,发病原因以沿支气管淋巴管、血管淋巴管、平滑肌细胞等增生异常为主.
作者:张道省;宋文斌;王梦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鼻内镜单纯息肉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修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中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嗅觉功能及鼻腔气道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优于对照组74.28%,并发症发生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31.43%,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上均显著少于观察组,但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镜修正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虽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小鼻腔通气阻力,提高嗅觉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再次复发情况.
作者:罗天飞;李卫红;何植洲;李金奇;谢志雄;关山越;韩思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前后调节幅度和调节性集合比调节(AC/A)的变化,了解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初发性近视患者调节幅度和AC/A值的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濮阳市眼科医院视光门诊8~12岁的初发性近视患者67例(67眼),其中31例配戴角膜塑形镜为角膜塑形镜组,36例配戴框架眼镜为框架眼镜组,测量其配戴前和戴镜后1年等效屈光度、眼轴、调节幅度以及AC/A值.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组1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2.25±0.54)D;框架眼镜组为(-2.79±0.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1年后两组眼轴分别为:(24.56±0.61)mm、(24.63±0.4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1年后调节幅度分别为:(13.24±1.27)D、(13.81±1.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A值分别为:3.28±0.70、3.94±0.75.结论:对于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比框架眼镜能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的加深,减弱眼轴的增长;两种矫正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调节幅度,降低AC/A值;配戴1年后两组患者的调节幅度改变无差异性,角膜塑形镜组对AC/A值的影响较大,能更有效的降低高AC/A值.
作者:丁磊;王华德;夏国选;韩二营;张清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早期鉴别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7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作为病毒性感染组、15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细菌性感染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采取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受检者PCT水平,对三组血清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早期病毒性和细菌感染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永赞;谢悦坚;黄碧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DNA与年龄以及血脂代谢与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10月期间新容奇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多重线性回归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年龄、HBV-DNA以及血脂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与HBV-DNA水平为负相关关系,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存在正相关关系,HBV-DNA水平与ApoA-Ⅰ、年龄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与ApoA-Ⅰ为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裴士凤;徐鸿绪;李仲廷;梁时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有效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新方法.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者在此之上,给予系统干预救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救治后苏醒时间,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和复发次数.结果:(1)两组患者苏醒后血糖水平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苏醒和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干预之后,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死亡以及复发率.
作者:傅海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术中失血量、术中用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方案治疗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疗效显著但创伤较大、应激反应较强,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作者:郭永杰;王斌;张韶民;谢纪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BTA)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20例PHN患者,采用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注射BTA治疗,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第0、1、7、30天的分数.结果:患者治疗后第1、7、30天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0 d后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无肌肉麻痹影响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注射BTA可有效治疗PHN,无肌肉麻痹影响功能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谭帅;黄桃源;黄玲珍;何仁亮;朱定衡;敖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采取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持续采取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出血后停止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出血稳定后继续使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得出,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纤维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13%)与对照组(9.38%)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继续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更好,能快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液流动学指标水平恢复,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黎才源;梁银婷;李上华;吴学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皮内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5例老年失眠住院患者采用皮内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8次为1疗程,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单次治疗有效率为84.5%.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治疗老年性失眠起效快,疗效确切,护士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日间功能状态,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作者:谢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采用不同深度七氟醚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腹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分为Ⅰ组(麻醉较深)、Ⅱ组(麻醉较浅),每组50例.其中Ⅰ组予以七氟醚脑电双频指数(BIS) 35~45,Ⅱ组予以七氟醚BIS值50 ~ 60.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S100β蛋白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清蛋白S100β含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出现变化,且Ⅰ组显著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BIS值35 ~ 45深麻醉,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血清Sl00β蛋白水平的上升,降低老年患者术后MMSE评分的下降,使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受到较小影响.
作者:陈然;罗德兴;刘远辉;严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汤对肺肾气虚型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高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补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肾气虚型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益气补肾汤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理想.
作者:成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25、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郑寿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MR血管成像与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潮州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经临床诊断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皆行MR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所得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两种方法所得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8.6%、83.8%和81.1%,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皆要低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两者间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在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直径<3mm的动脉瘤检出率明显要比MR血管成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上皆有较高应用价值,CT血管造影显示效果较好、但MR血管成像有无辐射等应用优点,建议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陈仲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ACI)吞咽障碍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60例ACI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常规训练)、干预一组(常规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干预二组(常规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治疗)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的优劣.结果:干预二组(95%)、干预一组(90%)总有效率与常规组(6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VFSS、NIHSS以及Barther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二组与干预一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联合治疗可行性高,能改善患者吞咽障碍,避免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方美凤;谭峰;王学文;程南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及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腹泻治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辅用热毒宁注射液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治愈时间.
作者:叶锐棠;莫春燕;陈璋凤;叶锦玲;吴盼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44例(55%),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阴道试产组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无论采用何种妊娠方式,均有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在保证适应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可试行阴道分娩,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慧萍;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理脾化痰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丰都县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理脾化痰降脂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跟踪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4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脾化痰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