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出血转化后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黎才源;梁银婷;李上华;吴学永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脑梗死出血转化, 脑梗死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采取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持续采取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出血后停止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出血稳定后继续使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得出,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纤维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13%)与对照组(9.38%)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继续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更好,能快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液流动学指标水平恢复,为预后提供保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初发性近视患者调节幅度和AC/A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前后调节幅度和调节性集合比调节(AC/A)的变化,了解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初发性近视患者调节幅度和AC/A值的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濮阳市眼科医院视光门诊8~12岁的初发性近视患者67例(67眼),其中31例配戴角膜塑形镜为角膜塑形镜组,36例配戴框架眼镜为框架眼镜组,测量其配戴前和戴镜后1年等效屈光度、眼轴、调节幅度以及AC/A值.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组1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2.25±0.54)D;框架眼镜组为(-2.79±0.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1年后两组眼轴分别为:(24.56±0.61)mm、(24.63±0.4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1年后调节幅度分别为:(13.24±1.27)D、(13.81±1.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A值分别为:3.28±0.70、3.94±0.75.结论:对于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比框架眼镜能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的加深,减弱眼轴的增长;两种矫正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调节幅度,降低AC/A值;配戴1年后两组患者的调节幅度改变无差异性,角膜塑形镜组对AC/A值的影响较大,能更有效的降低高AC/A值.

    作者:丁磊;王华德;夏国选;韩二营;张清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27例患有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超声检测对27例患者的颈动脉IMT进行测定,并将其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因素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颈动脉IMT>1.3 mm的患者而言,其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0.8mm≤颈动脉IMT≤1.3 mm的患者,并且其肌酐(Cr)、白蛋白(ALB)含量较低,尿素氮(BU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红蛋白(HGB)等含量较高.经Logistic分析得知,体质量、Cr、BUN、HDL-C与ALB等指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进行超声检测能够有效地预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对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进行纠正.

    作者:陈寿明;余少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疝修补术中平片式、疝环充填式两种术式分别用于腹股沟疝者治疗,患者临床预后与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卫生院行疝修补术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入院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平片式修补术),比较不同术式临床疗效、预后差异,观察两种术式手术、术后恢复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预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住院、下床、疼痛持续时间)、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者以平片式或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徐雪峰;黄炳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卫生院2015年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患儿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并比较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较好,能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单海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BTA注射治疗PHN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BTA)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20例PHN患者,采用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注射BTA治疗,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第0、1、7、30天的分数.结果:患者治疗后第1、7、30天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0 d后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无肌肉麻痹影响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注射BTA可有效治疗PHN,无肌肉麻痹影响功能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谭帅;黄桃源;黄玲珍;何仁亮;朱定衡;敖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滋肾育胎丸配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配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临床疗效及对其中医症候积分和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滋肾育胎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检测血清P、HCG、E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小腹坠痛、阴道流血、腰膝酸软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CG、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配合地屈孕酮可有效改善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P、HCG、E2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采取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宁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予以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n=26,予以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哌替啶用量、冲洗液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要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修补术能有效改善急性胃穿孔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相对较低.

    作者:陈东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对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纳入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剜除组与电切组各30例,剜除组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组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电切组导尿管拔出后24h、术后1周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剜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导尿管拔出后24 h漏尿量低于剜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但电切术患者术后近期尿失禁发生率较低,两种方式远期效果相同,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钟海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颈提拉式缝合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对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出血治疗中的操作要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贵航集团302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宫颈管出血.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以及观察组2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提拉式宫颈缝合手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患者,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治疗方案,不仅手术操作安全,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止血效果.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对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症预防使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入9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两组PICC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对照组并发症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对照组8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晓叶;陈红;李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新生儿ABO溶血病656例,采用微柱凝胶技术结合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胆红素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鉴定656例疑似新生儿ABO血型患者中有195例患儿为阳性,男87例,女108例,其中A型血94例(48.21%),B型血98例(50.26%),O型血3例(1.54%),A型和B型血患儿明显多于O型血患儿,A型和B型血患儿差异不明显;胆红素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红素水平在(256.6~342.0) μmol·L-1居多,占3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患儿网织红细胞(RET)升高率较正常新生儿高,RET正常及降低较正常新生儿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溶血三项试验以游离和放散试验同时阳性的居多,共135例,占69.23%,195例患儿中有28例胆红素≥342.0 μmol·L-1,更易发生核黄疸症.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结合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有助于判断新生儿ABO溶血病,游离与放散试验均为阳性,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因此早期及时诊断并予以有效治疗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在急诊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20例呼吸困难进行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插管解决方案分为观察组(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对照组(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成功率、副作用、气管插管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主要的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插管平均用时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窦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均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插管后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都可以作为急危重症患者通畅气道的有效方法,但是前者的插管时间更短、一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以及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更小.

    作者:甄汉华;黄美顺;邓艳云;张黎辉;陈世洪;尹凤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对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治疗的64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d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促进肺血管扩张,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李永华;饶慧玲;张晋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对晚期先兆流产孕妇止血安胎作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硝苯地平对晚期先兆流产孕妇止血、安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的76例晚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按就诊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服用硝苯地平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孕妇止血时间、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以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及保胎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极低体质量、窒息比例以及围产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止血、保胎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分娩结局.

    作者:冯月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针刺组与常规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内科基础治疗与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针刺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常规组所测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6.30%,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为77.78%,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有助于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自主吞咽能力,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盛惠;李淋;肖欢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PCT鉴别早期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早期鉴别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7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作为病毒性感染组、15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细菌性感染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采取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受检者PCT水平,对三组血清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早期病毒性和细菌感染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永赞;谢悦坚;黄碧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究有效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新方法.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者在此之上,给予系统干预救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救治后苏醒时间,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和复发次数.结果:(1)两组患者苏醒后血糖水平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苏醒和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干预之后,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死亡以及复发率.

    作者:傅海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泪道阻塞性疾病采用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中选取69例(75眼),采用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对其进行治疗,研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没有形成假道,置管过程中没有泪道引流管脱落现象出现,同时未出现泪点豁开、泪小点外翻现象;40例患者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2例无效及复发,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结论:泪道阻塞性疾病采用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叶健章;阮远飞;袁煜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七氟醚在不同麻醉深度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采用不同深度七氟醚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腹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分为Ⅰ组(麻醉较深)、Ⅱ组(麻醉较浅),每组50例.其中Ⅰ组予以七氟醚脑电双频指数(BIS) 35~45,Ⅱ组予以七氟醚BIS值50 ~ 60.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S100β蛋白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清蛋白S100β含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出现变化,且Ⅰ组显著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BIS值35 ~ 45深麻醉,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血清Sl00β蛋白水平的上升,降低老年患者术后MMSE评分的下降,使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受到较小影响.

    作者:陈然;罗德兴;刘远辉;严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将预检分诊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中的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罗定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的患儿120例,患儿入院后采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诊并接受相应治疗.对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患儿的抢救结果.结果:经比较,实施预检分诊系统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相比系统实施前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8.33%,患儿死亡率1.67%,医疗纠纷发生率0.83%,候诊意外发生率1.67%.结论: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该系统的实施效果良好.

    作者:雷华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