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豪
目的:探究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对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治疗的64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d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促进肺血管扩张,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李永华;饶慧玲;张晋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硫酸镁联合拜新同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河源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前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拜新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81.00%),并发症发生率(7.00%)则低于对照组(1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拜新同治疗妊娠高血压不仅疗效显著,并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苑平;熊金兰;叶国王;李燕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早期鉴别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7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作为病毒性感染组、15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细菌性感染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采取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受检者PCT水平,对三组血清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早期病毒性和细菌感染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永赞;谢悦坚;黄碧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00例需进行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实行质量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常规检验.探究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样本不合格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样本污染及送检超时为主要因素,此两种各占3.00%.结论:将分析前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检验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检验注意事项,并对检验过程进行有效干预,除此以外,对检验器材及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可显著改善尿常规检验合格率,样本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作者:黄秋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MR血管成像与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潮州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经临床诊断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皆行MR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所得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两种方法所得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8.6%、83.8%和81.1%,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皆要低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两者间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在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直径<3mm的动脉瘤检出率明显要比MR血管成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MR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上皆有较高应用价值,CT血管造影显示效果较好、但MR血管成像有无辐射等应用优点,建议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陈仲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全麻下骨折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就诊并行骨折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给予0.5 μg·kg-10.9%氯化钠注射液静注,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给予0.5 μg·kg-1右美托咪定静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具体情况.结果:(1)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躁动评分(RS)均高于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RSS)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全麻下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七氟醚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赵芳;王强;陈建发;蒋庆方;陈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症预防使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入9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两组PICC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对照组并发症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对照组8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晓叶;陈红;李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27例患有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超声检测对27例患者的颈动脉IMT进行测定,并将其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因素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颈动脉IMT>1.3 mm的患者而言,其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0.8mm≤颈动脉IMT≤1.3 mm的患者,并且其肌酐(Cr)、白蛋白(ALB)含量较低,尿素氮(BU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红蛋白(HGB)等含量较高.经Logistic分析得知,体质量、Cr、BUN、HDL-C与ALB等指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进行超声检测能够有效地预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对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进行纠正.
作者:陈寿明;余少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髓炎外洗方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9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骨髓炎外洗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中性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接受外洗方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炎性指标.
作者:刘永立;程富礼;景小博;王来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超声和MRI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诊断确诊的39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诊断与MRI影像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37例,诊断符合率为94.87%;MRI诊断确诊36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两种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例存在子宫局部破裂的患者中,MRI检查下3例患者妊娠组织突出在峡部位置,2例患者能够看到新鲜的出血信号,但是超声检查方式下未提示.结论:超声与MRI均为临床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有效方式,但MRI检查能够更加清晰观察到患者的瘢痕子宫妊娠状态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作者:陈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将清肺消痤汤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肺消痤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清肺消痤汤应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启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汇总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制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制定.方法:通过对东莞市莞城医院2017年1月至3月全院出院病历进行调研,收集病历中抗茵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包括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频度(DDDs)、疗程、联合用药等,得出实际AUD为44.31 DDDs·100人-1·d-1,通过对合理性点评得AUD为38.09 DDDs·100人-1·d-1.结果:中医科使用的不合理AUD比率高,肛肠科其次.结论:通过调研,评判出每个科室应消耗的较合理AUD,能为医院分科管理制定具体的AUD提供科学合理的现实依据.
作者:尹小萍;王辰;曾兰芳;李志定;谭海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东莞东华医院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与未出血患者重度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服用普萘洛尔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再出血几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熊高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将预检分诊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中的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罗定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的患儿120例,患儿入院后采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诊并接受相应治疗.对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患儿的抢救结果.结果:经比较,实施预检分诊系统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相比系统实施前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8.33%,患儿死亡率1.67%,医疗纠纷发生率0.83%,候诊意外发生率1.67%.结论: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该系统的实施效果良好.
作者:雷华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的抑制率影响.方法: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依照肾小球的滤过率(eGFR)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研究,A组为冠心病不合并慢性肾病(eGFR≥90 mL·min-1)组80例,B组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eGFR<90 mL·min-1)组8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系统治疗,每天联合使用阿司匹林0.1g和氯吡格雷75 mg,然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来检测A组和B组患者的二磷酸腺苷(ADP)与花生四烯酸途径的抑制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血小板ADP受体抑制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冠心病无慢性肾病患者而言,氯吡格雷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主要因氯吡格雷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作者:李运伟;李彦明;洪岩;万琪琳;何瑞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7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为6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颇为显著,可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丽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常规内固定术与微创接骨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25)、微创组(n=25).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容英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缓解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固始县信合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KOA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刀疗法,比较两组早期疼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率(RIS)为78.0%,明显高于对照组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可有效缓解KOA患者早期疼痛.
作者:许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ACI)吞咽障碍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60例ACI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常规训练)、干预一组(常规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干预二组(常规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治疗)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的优劣.结果:干预二组(95%)、干预一组(90%)总有效率与常规组(6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VFSS、NIHSS以及Barther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二组与干预一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联合治疗可行性高,能改善患者吞咽障碍,避免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方美凤;谭峰;王学文;程南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联合血必净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观察组接受大承气汤加减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治疗7d后,从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氧饱和度等相关方面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借此分析药物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均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合指数、氧饱和度水平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灌肠联合血必净用于临床急性呼吸窘迫患者疗效理想,对于缓解患者并发症、降低其痛苦、改善其生命质量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冯德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