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龙显斌;贺常仁

关键词:股骨远端C3型骨折, 微创固定系统, 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微创固定系统内固定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采取微创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取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根据膝关节评分(HSS),评价患者的疗效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56%,大于对照组的75.61%,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查出患有心脏病的6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优质护理,将2010年1月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孕妇产后2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h和24 h出血量(105.88±8.90)mL和(172.72±22.37) mL、产后住院天数(5.03±1.2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19±13.66)mL和(253.13±25.71)mL、(7.91±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效提升孕妇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孕妇的经济负担.

    作者:揭深秋;洪普;吴丹;柯玮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60例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根据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予基本治疗原则,如低流量给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剂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燥湿化痰降气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改变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明显改善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发作期的各项指标.

    作者:黄耀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许朋;易云峰;贾春媛;覃飞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超敏CRP在老年脑梗死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s-CRP,观察和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结果:与健康体检者对比,轻度、中度、重度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轻度对比,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中度对比,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血清hs-CRP能够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可靠的判断,从而为临床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临床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关洁萍;肖谭玲;张金花;梁颖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使用治疗双相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海丰县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双相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结合组患者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躁狂量表(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结合组患者的躁狂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合组患者的复发率7.1%较对照组28.6%低(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症安全有效.

    作者:梁守芳;袁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0%乙醇冷敷贴促进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含50%乙醇冷敷垫持续湿敷会阴对促进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240例经阴道分娩有会阴侧切或裂伤伤口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用50%乙醇会阴冷敷垫持续湿敷会阴伤口,对照组仅用0.5%碘伏擦拭伤口.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伤口肿胀、伤口疼痛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伤口感染率、疼痛感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会阴伤口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甲级愈合率、伤口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采用50%乙醇冷敷贴湿敷会阴可缓解会阴伤口疼痛及肿胀程度,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慧玲;刘艳玲;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攻击行为与脑fMRI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fMRI)的变化.方法:对23例工作场所攻击行为中施暴者和20名正常者自愿行R-fMRI.探讨工作场所攻击行为中施暴者脑功能异常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病理生理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施暴者Reho显著增高的脑区是右侧前扣带回、左侧杏仁核、双侧岛叶及海马旁回;Reho显著减低的脑区是右侧眶额叶皮层、右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结论: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施暴者的额叶、边缘系统(右侧前扣带回、左侧杏仁核、双侧海马旁回)及岛叶的异常与攻击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特定的联系.

    作者:金军;汤小俐;马俊林;莫信;曹晋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后血流灌注及生活能力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脑胶质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对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就诊脑胶质瘤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方式,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皮层血流灌注情况、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等.结果:观察组采用外科生活能力评分、认知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大脑皮层血流灌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具有明显的治疗的效果,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改善患者术后皮层血流灌注情况,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克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减少新行血液透析患者急诊透析的意义

    目的:探讨对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实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对患者后期急诊透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中山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增加的需要规律透析患者14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新透析患者都施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新透析患者在施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行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对照组急诊透析的发生率为1.14%,急诊相关知识掌握度(76±16)分;观察组急诊透析的发生率为0.30%,急诊相关知识掌握度(97±3)分.结论:对新进入规范性透析患者施行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降低后续急诊透析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前组应用传统开腹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后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痛经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痛经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应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逯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共振联合阴道镜在宫颈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惠阳三和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归类为宫颈占位性病变(包括宫颈癌、宫颈肌瘤、宫颈息肉、宫颈内瘤样病)的患者149例,术前进行磁共振和阴道镜检查,先由磁共振和阴道镜医师单独检查诊断,然后磁共振诊断医师和阴道镜诊断医师共同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后的诊断结果,分析比较3组检查的确诊率、误诊率.结果:磁共振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提高宫颈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作者:刘海平;李玲娥;傅春华;程遥;邱建荣;易群;刘运忠;李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门诊随访患儿中选择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让患儿每天吸入辅舒酮,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口服顺尔宁.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PEF指标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PEF指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7.78%)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后将手术前增强CT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探讨增强扫描CT值的应用意义.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病历分析可知,60例患者中骨巨细胞瘤患者35例,占58.3%,与此同时,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患者的CT参数,结果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增强扫描CT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佳参数为95HU,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手段.

    作者:朱儒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处方抗生素在医院住院部的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处方抗生素在医院住院部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甲组)与2015年1月至12月(乙组)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各挑选300张抗生素处方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这些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情况.结果:甲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总数为27张,溶媒选取不合理处方有3张,用量不合理处方有10张,疗程应用不合理处方有14张;乙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总数为9张,溶媒选取不合理处方有1张,用量不合理处方有3张,疗程应用不合理处方有5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住院部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处方抗生素的情况,而且发生率不低,但是此状态在时间的变化中也有所改善.

    作者:廖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4例严重痔疮患者.对患者采用吻合器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进行胃肠道清洁,然后麻醉,麻醉方式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中采用吻合器进行肠道吻合,荷包缝线与齿状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 ~4 cm.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手术时间(11.2±1.1)min.患者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为0.5~3.0cm,平均距离(1.8±0.3)cm.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后即可进流食,于术后6h左右拔出引流纱布条,如患者出现肛门不适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以尿潴留多,25例出现尿潴留,17例出现术后疼痛,5例出现术后出血,2例出现术后痔块脱出,针对不同并发症均给予对症治疗,除1例术后痔块脱出无法回缩其余患者术后并发症均消失,达到治愈目的.结论:对严重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痔疮手术手术效果明显,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华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生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心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铒激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铒激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铒激光治疗后直接冰敷,观察组患者接受铒激光后冰敷并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皮损变化评分和凹坑深度,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ECCA权重评分均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ECC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凹陷深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铒激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增加修复的效果,缩短恢复期.

    作者:王菲;邓景航;李润祥;黄茂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50例自愿进行妊娠终止的瘢痕子宫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为中期妊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患者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对两组患者引产情况、引产效果、引产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宫缩开始时间、引产总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产成功率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4.0%,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中胎盘胎膜残留、胎盘粘连、软产道损伤等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0.05).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的瘢痕子宫进行引产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宫缩的产生,减少引产时间,减少引产出血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保乳根治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保乳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保乳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8例,给予其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评价指标得分的变化.结果:保乳根治术后乳腺癌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愤怒、恐惧、抑郁等指标得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负面情绪,应予以重视并在临床中积极开展.

    作者:刘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至2015年鹤山市双合镇双合卫生院收治的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手部骨折患者15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利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1年,对照组利用交叉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术后2个月~1年,及时记录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并发症发生率2%(骨愈合时间长、骨不连1%,感染症状1%),治疗的TAFS评分优良率91%,对照组有效率为71%,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28%(骨愈合时间长、骨不连17%,感染症状11%),治疗的TAFS评分优良率55%,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王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