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娥;黄奕辉;戚艮友;陈尚轩;陈凤英
目的:分析施予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对提升其自我管理水平的有效性.方法:选择9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进入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45例的分析组在治疗中施予健康教育,45例的对比组行常规性管理,比对管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干预后,分析组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对比组高,分析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改善程度明显较对比组优越(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从而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蔡宇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并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并发房颤组36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9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白昼舒张压(DBP)监测结果分为低舒张压组(DBP< 85 mmHg,n=70)、中舒张压组(85 mmHg≤DBP≤95 mmHg,n=39)和高舒张压组(DBP>95 mmHg,n=16),分析血压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并发房颤组白昼和夜间DBP和SBP均明显较单纯高血压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内平均脉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舒张压组中房颤发生率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而增高,然低舒张压组和中舒张压组间房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舒张压组房颤发生率较低、中舒张压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作与其脉压高低密切相关,通过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有助于对高血压预后的判断,指导临床高血压病的治疗,减少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琳;王品;许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为临床护理手外伤患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韶关市铁路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手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3.2±1.2)分,止痛药物使用率13.3%,满意度93.3%,对照组疼痛评分(5.7±1.5)分,止痛药物使用率37.8%,满意度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彭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胃肠间质瘤腹盆腔外转移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梁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间质瘤腹盆腔外转移患者3例,对其肿瘤特点与临床症状,并总结分析胃肠间质瘤诊治与预后.结果:3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腹盆腔外转移部位主要骨转移、肺转移为主,以咳嗽、胸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有皮下结节、肺内结节以及溶骨性破坏等症状.而在起源上,包括后腹膜、直肠、回盲部以及小肠等.同时,3例患者检测,CD117呈阳性,并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结论:临床中出现胃肠间质瘤腹盆腔外转移的可能性较低,要求临床诊断中做好全面检查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廖志军;周秘;虞尚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高血压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竭、心肌梗死等危重疾病的首要因素,尤其对老年群体造成致命的威胁.然而,当前社区慢性病健康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高血压的防控,阻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将针对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具体掌握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对策,以期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
作者:杨孟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广东同江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下采用左西孟旦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显著率74%高于对照组治疗显著率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8%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能恢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正常级数.
作者:黎锦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出现不孕不育症患者,应用疏肝补肾汤、来曲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丰都县中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出现不孕不育症患者80例,随机将之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并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疗效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成功受孕并成活正常的痊愈例数为32例,占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成功受孕并成活正常的痊愈例数为25例,占62.5%,两组的总有效率、成功受孕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肝补肾汤、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症,能够显著提高受孕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作者:李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富马酸酮替酚片的实际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中山市坦背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孟鲁司特钠与富马酸酮替芬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是(3.9±1.4)d,住院时间是(5.2±2.3)d,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是(5.7±1.3)d,住院时间是(7.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3.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与富马酸酮替酚片比较,孟鲁司特钠的疗效更佳,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其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强.
作者:李晓;周春菊;邓艳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30例患者,另选取同期经手术切除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C-erbB-2和Ki-67的表达.结果:ER、PR、C-erbB-2、Ki-67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R和PR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肌层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C-erbB-2和Ki-67的表达越高.结论:ER、PR、C-erbB-2和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可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邱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卫生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的妇科阴道炎患者共计24例,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84.59±13.84)分高于对照组(67.32±12.16)分,其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显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秦启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静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采用萨勃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与徒手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英德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102例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采用萨勃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51例进行徒手人工标准复苏.两组患者除心肺复苏手段不同外其余治疗措施均相同.排除患者到达医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肺复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能提高心肺复苏有效率,提高复苏后存活率,可广泛应用于院内院外抢救.
作者:李秀云;陆小花;孔秋燕;张冬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另外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gA、Hb、ALB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对照组并发症为24.39%.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应用于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梁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垫江县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完成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无菌操作规范、全程观察指导等多项措施指导产妇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来,于产妇出院时评估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程度,测定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95.5%)与对照组(74.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程度(94.5%)高于对照组(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促使产妇快速适应自身角色.
作者:杨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丰顺县人民医院西药房实施新型药学管理为观察组,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西药房实施常规药学管理为对照组,并在药学管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药学服务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2.00%远低于对照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98.00%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西药房实施新型药学管理可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有效减少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作者:杨卫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经方分期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经方分期论治联合西药治疗,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TT3、TT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SH显著降低,且观察组TT3、TT4较对照组升高显著,TSHE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经方分期论治联合西药有效提高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黎建华;谭海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黔南州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在征得患儿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为正常新生儿,观察组为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检查两组患儿的PC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R),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降钙素原以及hs-CRR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CT以及hs-CRR呈现阳性的人数中,PCT呈现阳性的人数远超于hs-CRR呈现阳性的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CT进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判定效果优于使用hs-CRR对新生儿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判定.
作者:陈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汕尾市城区东涌镇卫生院收治的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柳氮磺砒啶肠溶片和诺氟沙星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与仙桔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床边工作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护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边工作制能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作者:黎银娥;鲁金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干预措施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期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于黔南州中医院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资料.选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6例,对照组选用常规西医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除了西医综合干预措施外,配合“中药敷贴神阙穴”进行治疗;于术后7d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3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4.0±10.1)h、肛门排气时间(32.0±10.4)h、排便时间(38.0±7.4)h;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37.0±10.6)h、肛门排气时间(48.0±11.2)h、排便时间(57.0±7.5)h;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综合措施,可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伍敬柱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