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麻素联合血栓通治疗高血压头晕临床观察

杨松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剂, 血栓通注射剂, 高血压, 头晕
摘要:目的:对天麻素注射剂加血栓通注射剂治疗高血压头晕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符合老年高血压头晕的住院患者1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9例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剂治疗,治疗组8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头晕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达96.6%,而对照组患者头晕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仅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头晕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剂加血栓通注射剂进行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血压情况,而且对其头晕症状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 (P<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本院接受上腹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依据要求行上腹部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拟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对测定值加以统计分析.结果:选择低B值差,所有患者ADC值均高于高B值差时ADC值,且伴随B值差增大,则ADC值减少.且B值=500 s/mm2时,血管瘤及肝囊肿的ADC均高于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ADC值可提高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能力.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在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52 ~ 75 min,平均时间65 min;术中出血量250~750mL,平均375 mL;术后对患者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扫描结果显示,6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4例,椎管内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对患者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加以记录并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聂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 (P< 0.05).结论: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宋启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豆袋热敷与电动吸乳器缓解母婴分离乳房胀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联用在缓解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产妇分为两组,各130例,对照组经常规处理,观察组联合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处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0%高于对照组的36.9%,乳房胀痛、乳房硬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豆袋热敷乳房联合电动吸乳器处理,效果显著.

    作者:劳顺珍;黄凤霞;邓兆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氮汤保留灌肠与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降氮汤保留灌肠及尿毒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0%(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THA组),3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TKA组),比较两组患者隐性失血情况.结果:THA组患者隐性失血量(478.00±74.62)mL明显低于TKA组隐性失血量(755.77±108.5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蛋白低于术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和TK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由多个因素导致,对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需及时予以合理治疗.

    作者:徐西东;宋翼;王征;华晨曦;邓玉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82例急诊剖腹产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过程中,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实施急诊剖腹产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疑似后遗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剖腹产手术患者,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十分必要,效果明显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叶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缓解期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由体位配合导乐陪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配合导乐陪护方法应用于分娩护理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256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依次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传统卧位待产,观察组通过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对孕产妇进行分娩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大大减少阴道分娩时间,避免出现严重出血,促使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大幅降低.

    作者:马剑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仰斜半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仰斜半截石位与其他体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俯卧位组、常规卧位组、经改良的仰卧位组(GMSV)以及仰斜半截石位组各18例,并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术后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仰斜半截石位的患者接受PCNL治疗的手术耗时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一期结石取净率为94.4%,术后随访期间无复发,显著优于其他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针对尿路多发性结石的治疗,仰斜半截石位结合PCNL的治疗方式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式具有术中耗时短,减少患者疼痛感受度,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恢复健康速度较快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肾结石首要的选择方式.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诊治的中风后抑郁焦虑患者中抽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以服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为基础,观察组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85%,低于对照组的11.54%(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的临床价值显著,在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方面有积极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傅晓蓉;冯欣;李静;陆惠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5例自愿参与孕妇学校学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185例同期行常规围生期保健检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药物引产率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引产率15.5%和剖宫产率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廖春芝;张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肠综合治疗仪结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熊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0~2岁婴幼儿生长速率及生长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0~2岁婴幼儿生长速率及生长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进行体检0~2岁婴幼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随机进行分组,纯母乳喂养为120例,人工喂养为120例.分析比较两组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身高、体质量、以及智力、运动水平发育情况,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后:纯母乳喂养组在6个月以内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 0.05).在8个月到12个月内,人工喂养组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0.05).在0~2岁任何一个阶段内,两组智力以及运动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是一种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食品,是0~2岁婴幼儿成长中佳的营养物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婴幼儿坚持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促进宝宝健康发育.

    作者:杨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结果:护理组中效果显著例数27例,好转例数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7%;对照组中效果显著例数14例,好转例数19例,无效10例,有效率76.7%,比较发现护理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急诊护理能显著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效果.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与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7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胆瘘原因、治疗方法和终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3例由右肝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1例肝总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约在术后7~9 d发生,患者经T管支撑引流2个月痊愈.2例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脱所致胆瘘患者重新处理胆囊管痊愈;1例迷走胆管损伤所致胆瘘经生物夹夹闭迷走胆管,放置引流管治疗痊愈.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右肝管、肝总管电灼伤、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动、迷走胆管损伤等.手术中重视胆囊炎症水肿较轻患者,采取顺行和逆行结合、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时机,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胆痿发生.

    作者:陈德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产褥期康复延伸服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情况和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恶露平均消失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后泌乳量明显增加,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延伸服务,有助于增加产妇的产后泌乳量,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作者:魏美娟;戚艳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G脾气虚证与脾虚湿证患者sAA活性改变与症候关联性探讨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和脾虚湿热证重症肌无力(MG)患者唾液淀粉酶(sAA)活性比值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30例健康者,50例MG患者,其中脾气虚证29例,脾虚湿热证21例.检测酸刺激前、后sAA活性及sAA活性比值(酸刺激后/酸刺激前),并比较两型的症状频次及与sAA活性比值的关联性.结果:脾气虚证出现频率超过80%的症状有: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浮细弱,排便费力,自汗,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肢体倦怠;脾虚湿热证出现频率超过80%的症状有:舌红苔黄、白腻,脉滑、濡,神疲乏力,肢体倦怠,食欲减退,身重困倦,排便不爽.脾气虚证MG患者sAA活性比值<1与复视、体位改变困难关系密切,脾虚湿热证MG患者sAA活性比值<1与构音不清、呼吸困难、复视关系密切.结论:MG脾气虚证与脾虚湿热证患者sAA活性比值<1与临床不同症状之间具有相关性,将sAA比值与症候组合相结合可提高临床辨证机率.

    作者:杨龙;王丽辉;林传权;李茹柳;汪双双;邱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创术后并发尿脓毒症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并发尿脓毒症患者36例,经血细菌培养,其中16例大肠埃希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恶臭假单胞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全部尿脓毒症患者常规治疗.结果: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P<0.05);高龄患者显著多于低龄患者(P<0.05);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其他合并症(P<0.05);双侧病变显著多于单侧(P<0.05);下段、中段结石位置发病率显著高于上段(P< 0.05).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病情已基本控制,生命体征平稳,12例出现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经治疗后排除结石.终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应提起对尿脓毒症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好早期诊断与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尿脓毒症发病率.

    作者:邓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