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芝;张小敏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5例自愿参与孕妇学校学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185例同期行常规围生期保健检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药物引产率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引产率15.5%和剖宫产率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廖春芝;张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具体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中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且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和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每组60例患者.从多种方面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肺部感染状况、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各项生命体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该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73.3%)(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心率、呼吸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给予适当合理的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吴洁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激素联合六味地黄丸应用于卵巢早衰(POF)替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PO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联合治疗,分析两组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H、FSH、E2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5%和87.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OF中,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静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为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5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西医镇痛治疗,将4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较对照组患者的22.5%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胡相冰;谭建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7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胆瘘原因、治疗方法和终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3例由右肝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1例肝总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约在术后7~9 d发生,患者经T管支撑引流2个月痊愈.2例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脱所致胆瘘患者重新处理胆囊管痊愈;1例迷走胆管损伤所致胆瘘经生物夹夹闭迷走胆管,放置引流管治疗痊愈.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右肝管、肝总管电灼伤、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动、迷走胆管损伤等.手术中重视胆囊炎症水肿较轻患者,采取顺行和逆行结合、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时机,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胆痿发生.
作者:陈德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感染性疾病科护士工作服病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做好预防交叉感染和职业防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在科室护士中,随机抽取工作服共计20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作服的不同部位展开病菌污染情况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结果发现,穿3d后,工作服的腹部、袖口、口袋内侧的病菌感染量已经高于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带菌、传染病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对比发现,不同部位、穿着天数等,均会对污染情况产生影响.结论: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工作服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在今后的防护工作中,应注意以护理人员工作服病菌污染程度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加强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工作服的清洁、消毒工作管理,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和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黄菊;郭忠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康复训炼,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经1~3次取栓后,30例均获得再通或部分再通,其中颈内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19例,基底动脉8例,对其中15例再通有残余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40例患者无继发性脑出血,30例再通患者中有3例术后出现开通后再闭塞,10例未开通中有2例颈内动脉闭塞未开通患者,复查MR/CT,提示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3~7d后死亡;30例开通患者介入治疗术后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0±3.6)分,较术前NIHSS评分值(18.1±2.0)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穿刺侧肢体护理与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风险.
作者:崔美莲;颜冬润;吴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缓解期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0~2岁婴幼儿生长速率及生长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进行体检0~2岁婴幼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随机进行分组,纯母乳喂养为120例,人工喂养为120例.分析比较两组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身高、体质量、以及智力、运动水平发育情况,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后:纯母乳喂养组在6个月以内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 0.05).在8个月到12个月内,人工喂养组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0.05).在0~2岁任何一个阶段内,两组智力以及运动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是一种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食品,是0~2岁婴幼儿成长中佳的营养物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婴幼儿坚持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促进宝宝健康发育.
作者:杨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过程中,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实施急诊剖腹产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疑似后遗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剖腹产手术患者,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十分必要,效果明显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叶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钢板技术在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9.46±11.63)分,高于对照组的(76.15±1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及中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技术在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奉川程;肖瑶;朱晓镝;孙刚;代仕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共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1年后复发率等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相较于传统部分膀胱切除术临床效果更加优秀,患者手术指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检测和性激素检测在卵巢早衰(POF)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妇女分为POF绝经组、围POF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9名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AMH、性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OF绝经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F绝经组E2显著低于围POF绝经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AMH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为诊断和预测卵巢功能衰退的一个敏感指标,同时实施性激素检测可大大提升POF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聂超凤;声芳梅;黄秋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均依据指南推荐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不依据指南给予抗生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稳定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成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稳定治疗率以及稳定治疗所用平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66.1%,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指南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并提高临床稳定治疗率.
作者:周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随机抽选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100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治疗,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这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择期手术、早期手术以及急诊手术等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保守治疗是7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既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又降低死亡率.
作者:万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治要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52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儿中,发病时间<48h、无腹胀、体温正常的42例,采用空气灌肠33例复位成功,无一例复发;手术治疗的15例发病时间>48h,其中12例术后恢复顺利,2例术后出现高热,1例出现中度腹胀,虽住院时间延长,均痊愈出院,4例患儿因家属不同意手术而转院.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关键,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中肠管复位的技巧、正确的处理,特别是对术后高热腹胀的处理要及时准确.
作者:彭燕;黄丽霞;彭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行心肺复苏的5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成活率以及复苏期间的血压、血气分析、复苏持续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血氧饱和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复苏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59.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成活率为48.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心肺复苏比较,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提高出院成活率.
作者:黄慧;方金东;方莉;周兆杰;张敬琼;李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香菇多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副毒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本院接受上腹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依据要求行上腹部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拟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对测定值加以统计分析.结果:选择低B值差,所有患者ADC值均高于高B值差时ADC值,且伴随B值差增大,则ADC值减少.且B值=500 s/mm2时,血管瘤及肝囊肿的ADC均高于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ADC值可提高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能力.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与手法复位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21例痊愈病例,有1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19例痊愈,有17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内固定物脱落病例,对照组有1例骨折复位不良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患者自身意愿进行选择.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