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筱胤
目的: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在对两组患者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肇事肇祸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精神状态和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适理的改善对策,减少精神障碍患者的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作者:黄海锋;邓兰芳;林振东;黄郁孟;李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在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86例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9.17±2.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01±2.43)分,且正常、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患者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术后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能力和产妇对产后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分娩的6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新生儿异常情况记录于产科护理记录单中,观察组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士对于记录书写的完整性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促进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朱建英;黄丽华;黄锡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产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门诊接诊并住院的妊娠妇女,其中312例为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瘢痕组,并抽取305例非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非瘢痕组.对两组孕妇4个妊娠阶段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测量,4个妊娠阶段包括第11 ~ 13周、第22 ~ 24周、第30~32周、第38~40周.同时对其中38~40周的105例瘢痕子宫孕妇及100例非瘢痕子宫进行随访,了解其分娩主要采取的方式和过程.结果:在4个妊娠阶段中,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把握好剖宫产指征,综合考虑后选择适当的厚度进行阴道分娩.
作者:何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吞环试验在诊断功能性便秘和明确便秘类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5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25例自由接受检查的人员设为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均服用1颗装含有25粒自制小铁环的胶囊,密切观察不同阶段的腹部X线平片,直至自制小铁环粒数小于4粒后停止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14例为重度传输功能迟缓,比例为56%;11例为传输正常,比例为44%.对照组中有19例为重度传输功能迟缓,比例为76%;6例为传输正常,比例为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环试验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邝建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胸闷、气促、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李楚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主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于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田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C3组,3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A组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行静息全麻,C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静息全麻,比较分析3组患者不同时点观察指标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气腹10 min、60 min后SBP和DBP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患者放气20 min后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低于B、C两组,且3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一种相对有效且安全的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
作者:温迎春;周康华;付朝文;向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及早期矫治方法,为提高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早期矫治,分析对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并观察早期矫治方法对64例患儿的矫治效果.结果:本研究中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儿经相应矫治治疗及不良口腔习惯辅助矫治后,避免了功能损害性咬合障碍的出现,矫正了患儿发育不良的骨骼畸形,改善了患儿的颅面(牙合)功能及美观.结论:对于错(牙合)畸形儿童应进行早期矫治,并在矫治过程中遵循阶段性原则.
作者:周崇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予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100例非轮状病毒肠炎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心肌酶异常表现等,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较对照组高,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AST、CK、CK-MB明显高于单纯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咳嗽、高热惊厥、脱水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会对患儿心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可根据心肌酶谱及心电图表现进行判断.
作者:龚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廷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在西医治疗中通常采用灌肠治疗或者采用泻药,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其副作用较大,并给后期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与西医治疗便秘相比,中医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副作用小,且可以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理.尤其近些年中医的快速发展,在治疗便秘方面更是如此.本文探讨了便秘的发病机理,提出了治疗方法,希望对相关医护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朱正海;王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管注入清胰汤联合静脉滴注丹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丹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满意.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定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生.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舒适护理;对照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护理,观察两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系统性评估后发现,观察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6.67%,对照组76.67%;观察组入选患者舒适度91.67%,对照组66.67%(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黄锦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60例,数字抽取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谭碧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4h、8h及12h,两组患者在躯体活动以及静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镇静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麻醉,能够使麻醉效果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梁健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复方斑螯胶囊联合化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晚期肺癌患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后的功能状态评分(KPS)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规临床化疗过程中,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及治疗后KPS体力评分.
作者:梁亚海;刘美莲;周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术后发热患者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76例术后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相关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以及相关治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术后发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姚乐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