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洁萍;卢志平;余诚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肿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诊治的颌骨巨大囊肿患者中抽取85例作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观察组43例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2例进行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囊腔体积的缩小程度、骨密度和骨质增生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颌骨巨大囊肿复发率是2.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颌骨巨大囊肿复发率是19.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肿临床疗效确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不易复发.
作者:肖斌;蒋段林;胡承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J-1、PTEN蛋白在150例浸润性乳腺癌和5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浸润性乳腺癌DJ-1的阳性率61.3%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8.0%(P< 0.05),PTEN的阳性率20.7%显著低于乳腺正常组织96.0% (P< 0.05).DJ-1、PTE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DJ-1阳性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33%与DJ-1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方面,DJ-1表达阴性者高于阳性者(P<0.05);PTEN表达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DJ-1表达增高,同时PTEN表达下降,统计学分析两者呈负相关.DJ1高表达、PTEN低表达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调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
作者:孙艳花;关弘;许美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相关因素及规范化管理在妊娠糖尿病产前中的意义.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单胎妊娠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250例,运用logistic分析发病的相关因素;同时运用产前妊娠糖尿病规范管理,分析产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发病的控制情况.结果:孕前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家族史、年龄依次为妊娠糖尿的易感相关因素;治疗组、未治疗组、对照组在规范化管理的治疗效果对比,早产、剖腹产率、胎儿窘迫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出血,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的大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有孕期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家族史、年龄;规范化管理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善妊娠糖尿病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阮月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推拿配合温针及纯温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的度数范围.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试验上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温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树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仪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的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动态血糖仪实施血糖监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现次数和低血糖时间,对比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现低血糖次数为63次,对照组患者发现低血糖次数为61次,其低血糖时间均集中在3餐前以及夜晚0~3点;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7.15士1.03)分,护理依从度为96.36%,对照组的HAMA评分为(13.45±2.15)分,护理依从度为8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血糖仪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低血糖,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则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可作为患者在动态血糖仪监测期间首选护理模式.
作者:梁娜红;黄小娟;林焕英;黄秀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的并发痘发生率为29.41%(P<0.05);观察组发生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支架植入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黄国敏;黄丹丹;邓耀芳;黄汉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HIFU整体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不同麻醉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仓麻醉,观察组70例采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仓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BCS)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胃道不适、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孟德祺;冯春宇;陈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落实基层医院感染基本要求.方法:针对既往乡镇卫生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乡镇卫生院院长、业务院长、院感办主任及院感办专兼职人员学习《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新知识,提高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能力,完善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广大职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对于基层乡镇卫生院在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改进.结果:健全制度同时明确职责,加强培训以提高认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落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能力 结论:基层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明确责任及其职责,强化基层员工感染控制的意识,改善卫生院基础设施,加强监测和监控,完善各单位防护措施.
作者:胡久军;邓盛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5年1月本医院收治妊娠外挂宝贝宫肌瘤产妇81例,其中48例选择剖宫产术同期子宫肌瘤剔除术处理纳入同期手术组,只选择剖宫产术后33例纳入单纯剖宫产术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同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高于剖宫产术组(P<0.05);同期手术组与单纯剖宫产术组产后出血、产褥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疾病、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旱吸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随访3~12个月,子宫肌瘤复发7例,无二次手术者,单纯剖宫产术组二次手术6例,高于同期手术(P< 0.05).结论:对于妊娠外挂宝贝宫肌瘤产妇,选择同期剔除延长手术、住院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不会给母儿短期预后带来不良影响,但有助于降低二次手术风险.
作者:麦今宝;徐婉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全程导乐分娩在产科中应用的价值,分析其对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诊的986例孕妇,根据临床分娩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导乐组各493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分娩管理,在此基础上采取导乐式护理模式给予导乐组孕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产程情况,分析其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各产程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孕妇产前、产中、产后康复导乐式分娩护理,可有效缩短各个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裴金兰;罗红仪;沈彩玉;李洁凤;黄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合并喂养不耐受的1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儿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采取护理干预之后体质量比对照组增加明显,住院时间、胃管的留置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的不耐受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脏器功能的成熟,提高喂养不耐受的治愈率.
作者:胡红梅;何丽虹;朱少合;宋丝影;陈媛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外用方式对婴儿湿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中药外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不良症状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外用方式对婴儿湿疹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更低.
作者:吴少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DAI患者,对疾病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资料.结果:56例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19例(33.93%),轻度残疾10例(17.86%),严重残疾7例(12.50%),植物状态6例(10.71%),死亡14例(25.00%).治疗后患者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肉皮生长因子受体(FIK-1)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疾病治愈率.早期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损伤机制,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核共振成像(MRI)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早期给予降颅压、尼莫地平、纳洛酮、亚低温、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O6-甲基乌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预后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脑胶质瘤组织及14例正常脑组织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Nrf2及MGMT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rf2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增高,其阳性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Z=2.843,P< 0.01),Nrf2与MGMT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683,P<0.01);Nrf2表达强度中度或强阳性者3年预后生存率明显低于Nrf2表达阴性或者弱阳性(-~+),P<0.01.结论:胶质瘤组中的Nrf2的阳性表达增高,且与患者的预后生存率负相关.Nrf2和MGMT可作为胶质瘤病理分级及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王波;张协军;陈保东;李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采用银翘散联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6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P<0.05).结论:在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银翘散联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惠琳;黄瑞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工作坊模式应用到护士分层级管理培训之中,对于不同职称的人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应用工作坊模式中的专题讲解方法、团体研究讨论、点评分析等各项培训工作.工作坊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培训考核结果以及对护士长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结果: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实施后对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对培训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而且能提高护士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莲花;孟凡琦;欧慧兰;王丽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乙己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明确诊断后均予以饮食控制.对照组患者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乙己汤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周.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口服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而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己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红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症状减轻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伍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仿生物电疗法在药物流产孕妇流产后子宫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药物流产孕妇283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电疗组、避孕药物组,分别为140例、143例,电疗组流产孕妇在孕囊排出后当天进行仿生物电疗法治疗,避孕药物组流产孕妇在其孕囊排出当天开始服用复方短效避孕药进行治疗,患者连续服用21d.观察对比两组流产孕妇疼痛评分、流血量、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流产孕妇子宫修复情况.结果:电疗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都明显小于避孕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疗组患者恢复后子宫膜厚度明显优于避孕药物组,电疗组患者宫腔组织残留率及大小都明显小于避孕药物组(P< 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药物流产孕妇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提高患者流产后子宫修复的质量,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流血量及流血时间,加快患者月经恢复,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翁丽;苏园园;欧美珍;肖智智;孙媛;黄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1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自行设计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完全依从人数、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显效例数为50例,有效例数11例,不变或恶化例数为4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显效例数为34例,有效例数15例,不变或恶化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的显效例数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桂娇;吴素贞;翁佳豪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