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霞;李晶;陈倩雯;黎俏;罗秋兰
目的:分析比较长期间歇、长期持续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共计138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长期间歇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对照组给予长期不间断口服小剂量利尿剂,观察期为2年,对两组患者电解质异常情况及再次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电解质异常发生率与异常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长期间歇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效果较好,可行性高.
作者:赖宇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O6-甲基乌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预后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脑胶质瘤组织及14例正常脑组织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Nrf2及MGMT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rf2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增高,其阳性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Z=2.843,P< 0.01),Nrf2与MGMT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683,P<0.01);Nrf2表达强度中度或强阳性者3年预后生存率明显低于Nrf2表达阴性或者弱阳性(-~+),P<0.01.结论:胶质瘤组中的Nrf2的阳性表达增高,且与患者的预后生存率负相关.Nrf2和MGMT可作为胶质瘤病理分级及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王波;张协军;陈保东;李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症状减轻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伍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国家卫计委近期发布“5+3+X”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引起行业内热议,之前才刚发布“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此项措施对医学生影响如何?笔者在河北、大理、广州、河南、遵义的医学院校调查不同年级的600名医学生,得知医学生的信心不同程度地受挫,但大部分同学能看到自身优势,愿意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但就业时间延长与求学成本增加是医学生比较担忧的问题.学校应通过职业规划等课程提升医学生积极应对心态.
作者:罗宇翀;赵妍;林静芳;李玲;程霞;杨菲;黄婧;胡梦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相关因素及规范化管理在妊娠糖尿病产前中的意义.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单胎妊娠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250例,运用logistic分析发病的相关因素;同时运用产前妊娠糖尿病规范管理,分析产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发病的控制情况.结果:孕前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家族史、年龄依次为妊娠糖尿的易感相关因素;治疗组、未治疗组、对照组在规范化管理的治疗效果对比,早产、剖腹产率、胎儿窘迫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出血,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的大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有孕期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家族史、年龄;规范化管理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善妊娠糖尿病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阮月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本文作者论述了我国社区医疗服务现状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波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国正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健全的社区医疗模式和制度,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导向及多元混合模式3种,各有其优缺点.
作者:邓咏诗;郝中琦;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对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均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别在其出生后1~7d、纠正胎龄为40周时进行CT检查,观察早产儿的CT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检查时间早产儿的CT表现,分析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的加重,早产儿合并出血、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的几率大大增加,且基底节、脑白质、脑灰质的CT值不断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85例CT表现异常患儿的预后,可见36例恢复正常,15例合并外部脑积水,9例脑萎缩,5例脑穿通畸形,19例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2例死亡,且有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正常恢复率越低的情况,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均发生不可逆损伤.结论:通过CT检查,可以对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做出早期诊断和客观分级,CT是判断患儿脑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能对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作者:倪良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转录因子(twist)表达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手术病理结果终确诊.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患者术前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twist阳性表达检测,参照标准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93%,其中Ia期、Ic期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7.50%、82.35%,肿瘤转移诊断准确率为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b期诊断出现5例漏诊,诊断准确率83.87%,较手术病理结果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wist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66.07%,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经阴道超声能较好的诊断子宫内膜癌和观察肿瘤浸润及转移情况,twist免疫组化检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twist阳性表达预示着子宫内膜癌的高风险可能,临床应用中可结合阴道超声和twist表达检测结果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早期诊断和转移观察.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在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实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组采用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单独采用华法林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的大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血流值(APFV)水平,然后检测相关的心脏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内径(LV)、心胸比值(CTR),并且通过5 min步行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应用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功能检测水平与治疗前都有改善,且应用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5 min步行测验中应用组患者的康复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栩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和对照组5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临床恢复效果较好,安全有效.
作者:邹苏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妇科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提前夹管再拔除尿管的排尿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治疗的160例因异位妊娠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取提前夹管再拔除尿管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尿管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及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然排尿率高达95%,无尿潴留发生,而对照组的自然排尿率为70%,4例发生尿潴留,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提前夹管然后再把尿管拔除的排尿措施和传统方式相比,更能够提高妇科患者的自然排尿效果,恢复患者的自主排尿行为.
作者:潘秋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二联活菌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二联活菌联合曲美布汀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是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对照组患者是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联活菌联合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较为理想,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又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持患者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避免肠易激综合征的反复发作,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彭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6例行ESD的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切除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性切除率、术后生存率以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SD与常规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当,但ESD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韦虹;熊鹰;曾理;张娟;焦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效果.方法:将断指再植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疼痛干预模式,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降低16.5%,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8.7%,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18.2%.结论:开展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作者:甘秋萍;刘卓红;张伟球;朱燕莉;凌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利用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住院的100例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恶性不良反应症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在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HIFU整体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不同麻醉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仓麻醉,观察组70例采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仓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BCS)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胃道不适、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孟德祺;冯春宇;陈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70例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患者到本院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患者的缩短,并且手术的切口长度也明显变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缩短以及膝关节曲度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较手术前有明显的升高并且观察组的Harris评分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在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王荣生;许育东;王伟雄;王炜昌;石裕明;罗本环;何立文;刘雄业;杨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在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虎杖的化学成分及抗痛风作用,包括抗高尿酸血症、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痛风性肾病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虎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春霞;韩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6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DR摄片,其中MSCT检查包括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薄层轴位图像,DR摄片包括正、斜位拍摄;对比MSCT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漏诊率、疑诊率及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76例肋骨骨折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证实共有162处肋骨骨折,骨折单发60处、骨折多发102处;肋段分布中1~3肋21处、4~10肋130处、11 ~ 12肋11处;水平节段:前肋23处、腋段85处、后肋54处;MSCT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97.54%、漏诊率为1.23%、疑诊率为1.23%,DR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88.27%、漏诊率为8.64%、疑诊率为3.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尚可发现76例肋骨骨折患者合并胸廓其他部位骨折17例、肋软骨损伤6例、胸腔积液6例、血气胸5例、肺撕裂伤3例.结论:MSCT可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疑诊率,对于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其合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DR.
作者:陆金莲;陈慧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工作坊模式应用到护士分层级管理培训之中,对于不同职称的人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应用工作坊模式中的专题讲解方法、团体研究讨论、点评分析等各项培训工作.工作坊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培训考核结果以及对护士长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结果: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实施后对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对培训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而且能提高护士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莲花;孟凡琦;欧慧兰;王丽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