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许育东;王伟雄;王炜昌;石裕明;罗本环;何立文;刘雄业;杨庆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和白细胞介素-25(IL-25)在急性、亚急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00例,按照临床表现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患者35例,亚急性患者35例,慢性患者30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IL-7和IL-25的表达水平,二者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亚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亚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7、IL-25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OR=5.05,95%CI为1.14-23.45,P<0.05).结论:IL-7、IL-25可能诱发和参与荨麻疹急性期、亚急性期的发病过程,不券与慢性期发病过程.
作者:王鲁梅;李俊杰;张斌;袁景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期筛查对优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增城市新塘医院孕妇600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3189例行孕期筛查孕妇作为观察组,将2811例未行孕期筛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并记录两组胎儿出生缺陷率.结果:观察组孕期医学检查,肝功能异常率高(38.61%),其次为阴道分泌物异常(14.24%);其中年龄> 36岁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异常率为49.34%,显著高于年龄<25岁、26 ~ 35岁的患者;年龄< 25岁的患者肝功能异常率为49.71%,显著高于26 ~ 35岁、>36岁的患者(P<0.05);观察组出生缺陷率为1.94%较对照组的3.75%低(P<0.05).结论:孕期优生筛查可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的出生率,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方晓茹;马静;蒋顺奎;黄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和效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0日收治的96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白联合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陈润连;邓钜良;李秀英;刘晓军;刘焕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用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数值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康复科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明显更低,QOL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护理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韦献萍;胡雪玲;岑婉平;潘少云;黄玉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在骨外科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骨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头宣传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观察两组骨外科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情况可知,采用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给予骨外科患者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会莲;潘琼华;岑琴;何小霞;冼敏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HIFU整体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不同麻醉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仓麻醉,观察组70例采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仓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BCS)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胃道不适、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孟德祺;冯春宇;陈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4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95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综合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同时采用止血芳酸、卡巴克洛等止血药进行治疗.综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肺结核咯血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0例、14例、5例,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西医全国统一化疗标准方案联合中医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咯血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李毅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妇科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提前夹管再拔除尿管的排尿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治疗的160例因异位妊娠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取提前夹管再拔除尿管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尿管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及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然排尿率高达95%,无尿潴留发生,而对照组的自然排尿率为70%,4例发生尿潴留,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提前夹管然后再把尿管拔除的排尿措施和传统方式相比,更能够提高妇科患者的自然排尿效果,恢复患者的自主排尿行为.
作者:潘秋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采用银翘散联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6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P<0.05).结论:在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银翘散联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惠琳;黄瑞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J-1、PTEN蛋白在150例浸润性乳腺癌和5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浸润性乳腺癌DJ-1的阳性率61.3%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8.0%(P< 0.05),PTEN的阳性率20.7%显著低于乳腺正常组织96.0% (P< 0.05).DJ-1、PTE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DJ-1阳性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33%与DJ-1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方面,DJ-1表达阴性者高于阳性者(P<0.05);PTEN表达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DJ-1表达增高,同时PTEN表达下降,统计学分析两者呈负相关.DJ1高表达、PTEN低表达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调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
作者:孙艳花;关弘;许美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毛细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导致,通常表现为咳嗽、喘憋症状.本文作者通过检索万方、知网等文献资料,统计布地奈德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LH/FSH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基于2组LH及FSH常规临检结果分析两组LH/FSH比值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H/FSH比值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FSH比值升高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重要生殖内分泌改变特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配合消痔灵注射液对直肠黏膜脱垂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来本院肛肠科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为PPH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5.92%(47/49)显著高于单一手术治疗的对照组87.76%(4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PPH术治疗后给予患者消痔灵注射液,明显减少患者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
作者:李愈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6 min步行法(6MWT)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以及6 min步行距离与其他心力衰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导干预治疗.方法:对20例正常患者(对照组)与80例CHF患者(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EF)、B型利钠肽(BN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步行距离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NYHAⅡ、Ⅲ、Ⅳ级患者中的步行距离有有较大差异(P<0.05),6MWT与BNP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6MWT与心力衰竭患者的NYHA有正相关性,可以与其他临床常用的可以反映心功能的指标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判断心功能程度的准确性,是一种客观检测法.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工作坊模式应用到护士分层级管理培训之中,对于不同职称的人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应用工作坊模式中的专题讲解方法、团体研究讨论、点评分析等各项培训工作.工作坊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培训考核结果以及对护士长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结果: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实施后对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对培训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而且能提高护士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莲花;孟凡琦;欧慧兰;王丽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检查的60例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急性胃肠炎26例,肠痉挛2例,细菌病毒感染1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0例,阑尾炎1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胆结石2例,1例漏诊,1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样,临床诊断时应对患儿的疼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注意患儿及其家属的主诉,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并依据其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蔡洁萍;卢志平;余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34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3组,其中44例为西医组采用传统中医药物治疗,设置为中医组;43例为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配合通液等方法手段治疗;余下47例为中西医联合组,则采取中医药方汤剂口服行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及抗炎消肿之效,结合西医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比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中西医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达80.9%(38/47),中医组治疗有效率为59.1%(26/44),西医组治疗有效率为55.8%(24/43),中西医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医组、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输卵管阻塞所导致的不孕症,可有效提高患者输卵管再通率,恢复输卵管组织功能作用,增加妊娠概率,且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钟梅;吴志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进行对照实验,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通过氧气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日常护理,经过28 d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态度、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在其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态度、治疗舒适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态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性.
作者:钟映笑;骆丽萍;刘敏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仪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的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动态血糖仪实施血糖监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现次数和低血糖时间,对比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现低血糖次数为63次,对照组患者发现低血糖次数为61次,其低血糖时间均集中在3餐前以及夜晚0~3点;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7.15士1.03)分,护理依从度为96.36%,对照组的HAMA评分为(13.45±2.15)分,护理依从度为8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血糖仪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低血糖,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则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可作为患者在动态血糖仪监测期间首选护理模式.
作者:梁娜红;黄小娟;林焕英;黄秀姮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