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映笑;骆丽萍;刘敏琴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检治疗中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急诊室停留时间、溶栓药物成功进入血管的时间、溶栓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中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陈梦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6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DR摄片,其中MSCT检查包括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薄层轴位图像,DR摄片包括正、斜位拍摄;对比MSCT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漏诊率、疑诊率及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76例肋骨骨折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证实共有162处肋骨骨折,骨折单发60处、骨折多发102处;肋段分布中1~3肋21处、4~10肋130处、11 ~ 12肋11处;水平节段:前肋23处、腋段85处、后肋54处;MSCT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97.54%、漏诊率为1.23%、疑诊率为1.23%,DR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88.27%、漏诊率为8.64%、疑诊率为3.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尚可发现76例肋骨骨折患者合并胸廓其他部位骨折17例、肋软骨损伤6例、胸腔积液6例、血气胸5例、肺撕裂伤3例.结论:MSCT可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疑诊率,对于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其合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DR.
作者:陆金莲;陈慧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CT尿路造影确诊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3例,其中给予标准剂量螺旋CT扫描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按患者体质量指数不同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50 mA、80 mA、120 mA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各组辐射剂量、上尿路不同部位图像效果.结果: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窖剂量指数(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B组DLP和CTDlvol低于C组(P<0.05);各组上尿路不同部位图像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选择不同低剂量螺旋CT尿路造影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对于上尿路结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鹏;陈宗发;刘庆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工作坊模式应用到护士分层级管理培训之中,对于不同职称的人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应用工作坊模式中的专题讲解方法、团体研究讨论、点评分析等各项培训工作.工作坊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培训考核结果以及对护士长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结果: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实施后对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工作坊模式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对培训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而且能提高护士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莲花;孟凡琦;欧慧兰;王丽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70例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患者到本院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患者的缩短,并且手术的切口长度也明显变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缩短以及膝关节曲度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较手术前有明显的升高并且观察组的Harris评分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在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王荣生;许育东;王伟雄;王炜昌;石裕明;罗本环;何立文;刘雄业;杨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RPLS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RPLS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16例患者属于急性起病,9例患者为亚急性.临床症状有21例为头痛头晕,8例出现呕吐,11例视觉障碍,4例有癫痫发作,3例行为异常.影像学检测结果分析,RPLS水肿广泛,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对称性的、大脑半球后部以白质为主的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核磁共振成像是佳的检查方法,表现为T2WI、FLAIR呈高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呈等或稍低信号,模/数转换器呈高信号.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进行脱水、降压等治疗,2~3周后复查病灶基本消失,可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完全逆转.结论:RPLS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头部磁共振成像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通过影像学检查可确定病灶位置,及早进行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均能痊愈,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吴学永;李春梅;李上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治疗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采用切开复位治疗7例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的患者资料,前脱位5例、后脱位2例,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及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ASH)问卷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22.3个月随防,均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肩关节前屈95~ 170°,平均155°;外展100 ~ 170°,平均156°;Constant-Murley评分为73 ~ 95分,平均80.2分;DASH问卷调查评分为16 ~ 26分,平均19.4分,末次随防时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切开复位治疗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患者肩关节脱位时间在6个月之内的效果良好.
作者:武宗占;袁隆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治疗的30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主要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中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发热1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一般为(24.5士2.2)d,而观察组住院的时间为(20.4土2.5)d.所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
作者:成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在骨外科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骨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头宣传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观察两组骨外科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情况可知,采用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给予骨外科患者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会莲;潘琼华;岑琴;何小霞;冼敏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仿生物电疗法在药物流产孕妇流产后子宫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药物流产孕妇283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电疗组、避孕药物组,分别为140例、143例,电疗组流产孕妇在孕囊排出后当天进行仿生物电疗法治疗,避孕药物组流产孕妇在其孕囊排出当天开始服用复方短效避孕药进行治疗,患者连续服用21d.观察对比两组流产孕妇疼痛评分、流血量、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流产孕妇子宫修复情况.结果:电疗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都明显小于避孕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疗组患者恢复后子宫膜厚度明显优于避孕药物组,电疗组患者宫腔组织残留率及大小都明显小于避孕药物组(P< 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药物流产孕妇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提高患者流产后子宫修复的质量,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流血量及流血时间,加快患者月经恢复,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翁丽;苏园园;欧美珍;肖智智;孙媛;黄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J-1、PTEN蛋白在150例浸润性乳腺癌和5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浸润性乳腺癌DJ-1的阳性率61.3%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8.0%(P< 0.05),PTEN的阳性率20.7%显著低于乳腺正常组织96.0% (P< 0.05).DJ-1、PTE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DJ-1阳性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33%与DJ-1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方面,DJ-1表达阴性者高于阳性者(P<0.05);PTEN表达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DJ-1表达增高,同时PTEN表达下降,统计学分析两者呈负相关.DJ1高表达、PTEN低表达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调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
作者:孙艳花;关弘;许美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和效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0日收治的96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白联合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陈润连;邓钜良;李秀英;刘晓军;刘焕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外用方式对婴儿湿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中药外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不良症状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外用方式对婴儿湿疹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更低.
作者:吴少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推拿配合温针及纯温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的度数范围.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试验上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温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树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在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高血压、100例糖尿病愿意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为一体化管理组,不愿意进行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的100例高血压、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管理组,分别进行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年时血压、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高血压、糖尿病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一体化管理组较常规管理组干预后达标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达标率,效果显著.
作者:饶李亮;邹振宇;周俏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本文作者论述了我国社区医疗服务现状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波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国正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健全的社区医疗模式和制度,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导向及多元混合模式3种,各有其优缺点.
作者:邓咏诗;郝中琦;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相关因素及规范化管理在妊娠糖尿病产前中的意义.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单胎妊娠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250例,运用logistic分析发病的相关因素;同时运用产前妊娠糖尿病规范管理,分析产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发病的控制情况.结果:孕前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家族史、年龄依次为妊娠糖尿的易感相关因素;治疗组、未治疗组、对照组在规范化管理的治疗效果对比,早产、剖腹产率、胎儿窘迫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出血,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的大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有孕期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家族史、年龄;规范化管理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善妊娠糖尿病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阮月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症状减轻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伍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进行对照实验,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通过氧气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日常护理,经过28 d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态度、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在其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态度、治疗舒适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态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性.
作者:钟映笑;骆丽萍;刘敏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检查的60例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急性胃肠炎26例,肠痉挛2例,细菌病毒感染1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0例,阑尾炎1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胆结石2例,1例漏诊,1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样,临床诊断时应对患儿的疼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注意患儿及其家属的主诉,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并依据其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蔡洁萍;卢志平;余诚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