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丝裂霉素C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中与术后疗效分析

李世源;刘晓霞;杨铁

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 胬肉切除术, 自体结膜移植术, 丝裂霉素C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术中与术后分别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需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89例(89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术,分别在术中、术后给予低浓度丝裂霉素C(0.15 9/L)辅助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分别为A组6.7%、B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A组复发率为4.4%,B组复发率为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术中、术后分别给与较低浓度(0.15 g/L)丝裂霉素C辅助治疗均可有效降低再次复发率,但术中给药较术后给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都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法,可以获得显著降压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彩超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彩超用于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入进行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诊断,按入院时间分为34例B超组和35例彩超组.B超组采取B型超声的形式进行诊断,彩超组则采用彩色超声形式进行疾病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肌瘤检出率,并结合病理证实对肌瘤位置进行准确率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彩超组97.14%的肌瘤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肌瘤位置的诊断中,B超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6.47%,彩超组的则有94.29%,可见B超组准确率明显低于彩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可知,B超组75.53%的自然分娩成功率与彩超组的91.4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彩超诊断可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规避疾病造成的不良预后影响.

    作者:梁振争;叶雄健;谢秀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酚妥拉明联合暖宫贴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联合暖宫贴在解除产后顽固性尿潴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单胎头位分娩顺产会阴侧切后尿潴留的产妇6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暖宫贴,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潴留解除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暖宫贴可有效解除产后顽固性尿潴留,效果显著,可有效快速的帮助产妇顺利的排尿,减轻痛苦.

    作者:黄而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认知康复护理以后,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采取认知康复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各项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认知康复的护理以后,可以改善患者认知能力与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朱如芳;钟东明;肖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中发生寒颤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的寒颤原因及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16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出现寒颤的80例产妇为观察组,未出现寒颤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术中出现寒颤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剖宫产术中出现寒颤与输液速度、心理情况、手术时间、腹腔积液、羊水、环境以及麻醉方式紧密相关.结论:剖宫产术中出现寒颤的原因较多,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剖宫产术中寒颤的发生.

    作者:黄少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钢丝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比较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镇痛药物使用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胸腔镜探查联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内固定能够提高疗效,有利于降低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愈合和缩短住院日期.

    作者:吴科杰;万强;戚雅秀;付春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患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与药物治疗后有21例患者治疗显效,总有效率为97.4%.且治疗后发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心室负荷降低,心律失常的症状有明显缓解和改善,5年内观察组患者生存率81.1%明显高出对照组63.2%.结论: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患者心室负荷,对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妮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mAlb、SCr、CysC及BUN)、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肾功能指标与血脂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mAlb、SCr、CysC及BUN)与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纽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梅劲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中药养胎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虚型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穗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利巴韦林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采取利巴韦林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罗定市中医院接收的毛细支管炎120例惠儿,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静脉滴注组、压缩雾化吸入组、超声雾化吸入组,各4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3组患儿的疗效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两种雾化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静脉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雾化组上述指标更优于超声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取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更有利于发挥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其中压缩雾化较超声雾化效果更佳.

    作者:李海岳;廖颖文;徐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在细菌检验中的特征,并且进行药敏实验时的具体情况.方法:选取60例来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将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中的主要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治疗效果,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细菌检验中有61.3%的患者检测出大肠埃希杆菌,21.0%的患者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11.8%的患者检测出变形杆菌,5.9%的患者检测出其他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粪链球菌等),药敏试验中分别对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强效抗生素亚胺培南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高,对强效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度强.结论:尿路感染发生病情复发时,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对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选择用药上药敏试验给出了更高的参考依据.

    作者:曹辉秀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泌尿系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系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并针对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泌尿科收治的5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统计各类感染发生概率,并分析归纳感染风险因素;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00例患者(观察组),根据掌握的风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结果.结果:年龄> 60岁,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留置管道时间>4d,存在泌尿系结石等因素,可增加泌尿系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感染风险;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感染率为4.67%,对照组则为17.20%,观察组感染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定切口护理、导管留置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做好基础病预防与处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发生.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9例,显效3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7例,显效2例;经腹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5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及经腹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术后患者疗效较好,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施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索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为进一步规范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在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378例的临床资料.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同时结合抗体水平评价其对辅助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观察组按照其病理诊断类型,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3组,对发病年龄、术前TSH水平以及甲状腺结节钙化率和术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出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患者1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27例.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其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要明显高于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因此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可以作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辅助诊断方法.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术前TSH检查水平对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手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作者:陈妙苑;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检验结果误差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时标本结果出现误差的相关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性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检验、且结果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62例,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探讨产生误差的相关原因,并寻找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结果: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送检相关因素(27例,43.56%)、采集相关因素(21例,33.87%)、病人个人因素(15例,24.19%)和标本检查相关因素(10例,16.13%).造成标本误差产生的具体影响因素,所占比例高的三项依次是样本采集后未在规定时间内送检19例(30.65%)、采血量过多8例(12.90%)、采血量过少7例(11.29%).结论:标本误差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严格进行检查操作,做好相应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标本误差的出现,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杜春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

    目的:根据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血清VEGF水平与MAS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并被诊断为MAS患儿40例为观察组,MAS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2例,在出生第1天(入院即时)、第3天、第5天采血,测定血清VEGF水平.结果:MAS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1天、第3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与M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AS时VEGF表达增加是机体应激状态下的一种保护反应,提示VEGF的高表达对MA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观察VEGF水平的动态变化对MAS的病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心通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门诊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广宁县人民医院门诊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脑心通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10 mg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脑心通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6 g脑心通胶囊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脑心通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脑心通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永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痛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35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35例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谭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主动脉瓣置换术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知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室间隔厚度以及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结果:(1)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高,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更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明显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具有明显的疗效,疗效远远优于传统置换术,并且大大地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叶华安;封加涛;彭峰;苏艳玲;简劲峰;林家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血清相关性指标探讨

    目的:研究并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接受CAS 37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行脑血管造影术了解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并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中9例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率24.3%.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数据提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与患者血清CRP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CRP为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高危因素,控制炎症反应以降低CRP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再狭窄及卒中事件的发生.

    作者:肖罡;刘保国;何黎明;张龙;宋启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