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郑新雄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中药药熨法
摘要:目的:系统地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应用小针刀与中药药熨法联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紫金县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熨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复发率为8.0%,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复发率为28.0%,满意度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小针刀与中药药熨法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N端脑钠肽前体与和肽素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从化区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验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血浆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结果: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等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等和脑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中,与少量以及中量出血患者相比,大量出血者的NT-proBNP浓度指数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能反映出脑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小媚;李洁霞;江嘉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针刀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应用小针刀与中药药熨法联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紫金县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熨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复发率为8.0%,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复发率为28.0%,满意度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小针刀与中药药熨法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新雄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前驱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前驱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仁化县丹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前驱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是(6.5±0.5)mmol/L,餐后2h血糖是(9.6±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是(5.8±0.3)%,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是(5.3±0.7)mmol/L,餐后2h血糖是(6.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是(4.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前驱糖尿病的假阳性率是4.0%(2/50),假阴性率是0.0%,敏感度为96.0%(48/50),特异性为100.0%.结论:在前驱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一项可靠的参考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邱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通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流涕、发热、肺部啰音缓解或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邢国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用于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用于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70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早期气管插管,观察组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于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病情的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用于颅脑损伤以及脑出血患者不仅能提高疗效,同时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

    作者:王育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应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应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治疗效果,确保产妇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妊娠并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轻度子痫产妇120例,根据其入院的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的产妇为观察组,双号的产妇为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方式,对照组产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的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感觉以及运动组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持续的时间也比对照组产妇长;两组产妇在PASS评分、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症状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产妇寒战情况,观察组产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产妇,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轻度子痫前期的产妇,对于其麻醉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本次研究表示剖宫产应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麻醉效果好,因此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张家泽;张晓;刘广生;肖锦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联合化痰通络方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化痰通络组方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96例合并有高血脂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脑梗死常规治疗上予以化痰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后的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结果:(1)在治疗后各相应时间段治疗组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明显较低,在治疗9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个月、9个月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治疗至9个月时,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16.7%明显高于治疗组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不仅能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还大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王鹏飞;岳新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资料.术前常规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标准的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及前屈、后伸动力位X线片,腰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手术前后应用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法、腰椎术后功能评定(oswestry diisability indcx,ODI)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1月至29月(平均27月)随防,采用JOA评分法进行评价:11例患者术前平均3分,术后平均12分,术后平均改善9分.平均改善率82%,优8例(72.7%),良2例(18.2%),优良率达90.9%.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明显.术后组的JOA评分大于术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例患者ODI小于25%;6倒患者ODI为25%~ 50%;2例患者ODI为50%~75%;术后8例患者ODI小于25%;3例患者ODI为25%~50%;术前平均为35.3分;术后随防平均为17.3分.术前DO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为42.93%,终末随访ODI为21.98%.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效果良好,减压充分,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效果确切.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等.

    作者:武宗占;袁隆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都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法,可以获得显著降压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讨论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鹤岗市人民医院就医的VMC患者32例,对其病例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全面的护理27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通过全面的护理病,多数的VMC患者预后较好,少数患者会演变成为扩张型的心肌病.极少数的患者会因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造成休克,导致死亡.

    作者:王丛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果糖二磷酸钠(FDP)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奇偶数分为两组,其中CP组32例给予磷酸肌酸治疗,另FDP组33例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对比两组1个疗程后心肌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nⅠ、cTnT含量CP组较FDP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1含量CP组显著高于FD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组总有效率为93.75%,FDP组为93.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治疗中,果糖二磷酸钠与磷酸肌酸具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其中磷酸肌酸对心功能直接保护作用显著,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可视患儿症状表现进行选择.

    作者:汝桂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痛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35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35例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谭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总管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的比对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方法者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且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其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永容;徐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科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3例,分析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对策.结果:PICCO监测仪有助于有效控制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本组3例患者监测时间为5~9 d,监测并记录患者的GEDV、GEDVI、EVLW、EVLWI、ITBV、ITBVI、CO、CI、CVP,根据picco监测仪监测参数结果调整补液量,拔管后,3例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出现;3例患者经早期救治,手术覆盖创面,安全顺利度过休克期,均康复出院.结论:PICCO监测仪通过指导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方案的制定,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休克期.

    作者:萧惜玲;刘媛;陈瀚熙;黄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患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与药物治疗后有21例患者治疗显效,总有效率为97.4%.且治疗后发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心室负荷降低,心律失常的症状有明显缓解和改善,5年内观察组患者生存率81.1%明显高出对照组63.2%.结论: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患者心室负荷,对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妮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对哈尔滨市儿童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经有效治疗后,有效者20例,无效者4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出血部位及发病原因,行对症止血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焱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钢丝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比较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镇痛药物使用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胸腔镜探查联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内固定能够提高疗效,有利于降低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愈合和缩短住院日期.

    作者:吴科杰;万强;戚雅秀;付春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析人性化管理模式临床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实施前后对照比较的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300名和280名模式实施期间收入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的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后的满意程度.对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总结.结果:在该模式实施前参与调查的共300名护理人员调查结果,实施前满意的有196人,认为一般58人,表现出不满意48人.实施该模式之后,满意235人,认为一般48人,不满意17人.护理人员对之前的管理模式满意程度为84%,人性化管理实施后总体满意程度为94.3%;实施之前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77.14%,实施之后,患者满意程度为88.57%.参与调查的共280名住院患者调查结果,实施前满意84,认为一般132,表达不满意64人.实施该模式之后,满意人数为138,认为一般110,表达不满意32人.前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院调查情况,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之后,大大提高本院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建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顺铂所致肢体神经毒性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顺铂所致肢体神经毒性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经化疗治疗后出现肢体神经毒性病变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节苷酯注射治疗,观察组3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对患者患肢进行浸泡以及口服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温水浸泡,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病变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84.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毒性在1级以及1级以下的患者有38例者,对照组有3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顺铂化疗所致肢体神经毒性病变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方浸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四肢麻木、疼痛、感觉障碍等主要临床症状.

    作者:黄浩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性预防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性预防护理方法应用于胆囊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东升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4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预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入院前、术前进行血压心率监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进行评测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率、动脉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心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胃肠蠕动回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共有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手术前以及术后3d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性预防护理能够消除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燕华;李知秀;陈炎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