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何志锋;黎世坤;朱燕辉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克拉霉素、奥关拉唑以及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且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转阴率高.
作者:梁兆凤;冯绚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30例诊断尿毒症脑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地治疗尿毒症脑病,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尿毒症脑病,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谢光杰;陶晓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到东源县人民医院妇科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84例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宫腔镜内膜电切术;观察组进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常规组(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无明显异常,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42/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6%(41/42).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古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龙门县人民医院收治老年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24 h动态血压、血清尿酸等进行检测,并统计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硝苯地平的对照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24 h动态血压、血清尿酸等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联用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疗效高于单一使用硝苯地平,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廖靖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实施家庭回访式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120例心绞痛患者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患者中抽选,将其分成不同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60例干预组给予家庭回访式护理,60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给予心绞痛患者家庭回访式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死亡.
作者:张珍和;王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输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130例在丰顺县人民医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6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静脉炎发生40例(61.54%),护理干预组患者中静脉炎发生21例(32.31%),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1.03±0.57)d,明显短于护理干预组(3.14±0.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52.31%,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31%,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甘露醇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陈素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规范化护理在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龙川县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护理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刁小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壁脱垂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恢复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张力及治疗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恢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小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临床上运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方法:选择龙川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2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且行复苏治疗的患儿,其中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的常规复苏为对照组(n=120),而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运用规范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为观察组(n=100),分析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重度窒息发生率以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物品准备出现问题、初步复苏操作问题、气囊面罩使用问题、缺乏Apgar评分认识以及未舍弃传统复苏技术等,运用规范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能够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天颂;黄碧梅;何睿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重建护理在脊髓损伤(SCI)后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按医嘱在实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评估,结合膀胱造瘘口护理,加强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康复专科宣教与督导;在B超监测下拔除膀胱造瘘口的导尿管,随后进行为期16周的膀胱功能重建护理;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动态观察患者在尿常规、中段尿培养,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自扣尿量的前后变化.结果:经B超证实在拔除耻骨联合上膀胱造瘘口的尿管后7d即创口愈合;经过16周的膀胱功能重建护理后,患者的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均恢复正常,残余尿量由430~600 mL/次逐渐减少至100~20 mL/次、自扣尿量由0 mL/次提高到220~300 mL/次;实现SCI患者耻骨联合上膀胱造瘘口的尿管拔除后的放射性排尿.结论:膀胱功能重建护理在SCI后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玉珍;王玉龙;张秋;山林林;东致远;周娟;翟浩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脏损伤程度的诊治与治疗方式,大程度地保护有功能的肾组织,降低肾切除率.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1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对其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49例患者行非手术保守治疗,治愈出院者46例,治愈率为93.88%,本组23例行手术治疗,治愈出院者19例,治愈率为82.61%.肾损伤分级:Ⅰ~Ⅴ级分别为36、12、9、11、4例.结论:对于闭合性腰腹部损伤患者,应详细询问受伤史,认真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进行尿常规检查、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和或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迅速准确地作出闭合性肾损伤程度及损伤类型诊断.
作者:邓世全;张晋;杨祥海;王杨春;李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行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将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和干预组(针对性饮食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病症缓解率为97.5%,和75.0%的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干预组患儿腹泻、呕吐、高烧等症状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腹泻患儿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增强机体营养,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汤学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薄氏腹针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5.78%,对照组总有效率81.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恢复情况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89%,对照组总有效率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能够提高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效果.
作者:邓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肢体功能恢复状况.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检测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60例于2015年3月到2016年8月云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于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显示健康的人员中选择6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血清CEA、CA199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CEA、CA199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观察组CEA阳性检出率、CA199阳性检出率、CEA与CA199联合阳性检出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治疗后CEA、CA199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血清CEA、CA199检测,能够辅助诊断,使结肠癌的阳性检出率得到提升,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赵国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临产妇共84例,均为奉节县人民医院产科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接收,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与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2例的干预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方面分析,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分别为95.24%,2.38%,对照组分别为80.95%,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中,助产士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提高自然分娩率,预防产后出血,保证母婴健康、平安.
作者:易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外,还要采用氯吡格雷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吴生华;顾起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治疗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疏血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结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6±3.16)分明显高于观察组(6.32±2.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疏血通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与疏血通相比,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欧晓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中药治疗外伤性小腿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外伤性小腿慢性溃疡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外伤性小腿慢性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加用中药热罨包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29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溃疡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均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外伤性小腿慢性溃疡患者中药热罨包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作者:王金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复方大黄灌肠液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CRY)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次数,寻求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揭阳市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8例CRF患者为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每周3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每周2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行复方大黄灌肠液高位保留灌肠,1次/d.治疗2个月后,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更低,且患者对治疗方案更为满意,患者满意率高达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患者进行复方大黄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次数,治疗费用低,患者对治疗方案更满意.
作者:黄亮智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