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展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之前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措施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益赛普、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对照组是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红臀新生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对照组按常规清洁臀部涂鞣酸软膏后用尿片包裹,观察组在皮肤清洁基础护理上再采用烧伤膏外涂后,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20 ~ 30 min/次,3次/d,然后用尿片包裹.治疗1个疗程后按痊愈、好转、未愈三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红臀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红臀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烧伤膏外涂,再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能有利于局部皮肤的暴露和干燥,有效提高疗效,治愈效果显著.
作者:孙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胃手术后伴有胆石症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泰和县苑前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经胃手术后伴有胆石症并发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部分切除的毕Ⅱ式30例,毕Ⅰ式12例,采取远端胃癌根治手术9例,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手术3例,全胃切除8例.上述病例中患者采用中行单纯的胆囊切除手术32例,采用胆囊切除胆总管的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3例,采用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6例,则采用保守治疗11例.治疗后,患者治愈58例,好转4例.结论: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神经、体液、炎症和机械刺激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其病症的发生.
作者:刘世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9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内科接诊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9.04%,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5.7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黄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报道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简称3D CRT)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讨论3D CRT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单光子6MV的Elekta直线加速器的X放射线治疗在2006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新钢中心医院收治的37例患者.参与治疗的患者首先行热塑膜体位固定,行CT扫描,扫描层厚3mm或5mm,扫描所得数字图像信息被传递至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图像重建,设计放疗计划,单靶区采用多角度照射.放疗分割次数为4~5次,每隔1d进行1次,总治疗剂量20 Gy,增生的前列腺边缘外1 cm包括在95%的等剂量线范围内.结果:37例患者随访3~5年.治疗完成1个月后,37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程度不一.B超检查残余尿为(30±12)mL,跟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减少;3个月后有35例(94.6%)患者尿频、尿急、尿疼痛症状消失,还有2例患者有轻度尿频,占5.4%.B超检查中有少量残余尿液的有10例,全部患者行CT复查前列腺腺体体积较前变小或正常,患者症状依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治疗前(28.6±3.0)分下降至(8.2±2.0)分.结论:用三维适形放疗给予一定的放疗剂量作用于前列腺腺体细胞,使其变性、坏死,继而腺体缩小,起到消除或缓解前列腺老年良性增生尿路梗阻症状的目的.
作者:邹佛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肠瘘的病因、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10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治疗的15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肠瘘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十二指肠瘘1例,胃肠吻合口瘘1例,胆肠吻合口瘘1例,小肠瘘6例,阑尾瘘1例,阑尾残端瘘1例,回结肠吻合口瘘2例,乙状结肠瘘2例.15例均行腹腔引流,其中6例肠瘘自愈,5例半年后行肠瘘切除手术,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医源性是发生肠瘘的主要原因,肠瘘应尽早建立腹腔引流,对于保守治疗不成功者可择期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肠瘘需个体化治疗.
作者:杨士民;周振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行个体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实行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较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谭丽莎;郑爱梨;黄婉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6日至2014年8月26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经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疗基础上加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甘油三酯水平(TC)以及胆固醇水平(TG)3项血脂指标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使患者血糖尽快达标,还可加速其血脂代谢水平的恢复,药效佳.
作者:张健;俞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联合定量运动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罗湖区人民医院门诊已确诊的成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医学营养治疗和定量运动干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实施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医学营养治疗和定量运动干预,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饮食和运动治疗.
作者:张慧;赖日东;陈青青;罗俐聪;陈少峰;廖镜波;何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在EPO应用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p-、BUN及Hct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热及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EPO联合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机体贫血状态,清除中分子毒素,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戴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炎症性肠病是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并不完全明确,其中免疫因素致病是目前一重要学说.而CD40在介导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黏膜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在炎性肠疾病(IB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有研究证实IBD患者的辅助T细胞1(Th1)细胞存在异常激活,有研究认为CD40与CD40L的结合,促进CD4+T细胞的活化,并诱导T细胞向Th1型细胞因子分化.并且CD40/CD40L在B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B细胞及血小板的活化在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思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茂名市电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早孕行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均未见肝肾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林瑞玉;崔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胸部创伤采取数字放射(DR)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腾冲县人民医院行DR检查患有胸部创伤病人87例,对其诊断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87例病人中,肋骨骨折30例(34.48%);肺部血肿3例(3.44%);肺部萎缩7例(8.05%);肺部挫伤18例(20.68%);创伤性湿肺23例(26.43%).结论:胸部创伤采取DR诊断,可以使临床漏诊率明显减少,可以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作者:钏丽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血液透析患者88例,1个月、4个月、8个月、12个月为时间节点于患者透析疗程开始前对检测的静脉血血清白蛋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MHD患者整体、男性、女性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整体在12个月(40.51±2.32)g/L与1个月(38.34±3.23)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整体在12个月时ALB水平达标率有所改善,总达标率(88.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节点男性ALB水平均优于女性;年龄< 60岁患者各时间节点ALB水平平均达标率均高于≥60岁者;结论:在MHD患者ALB水平有所改善,各时间节点男性ALB水平均优于女性,<60岁患者ALB水平平均达标率均高于≥60岁者.慢性肾功能及MHD患者应慎重选择透析时机并改善日常膳食,避免低白蛋白血症的出现.
作者:廖效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孕产妇产前检测免疫学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孕妇15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免疫项目(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病原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结果,分析免疫学检验的意义.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产前检查中重视免疫学检验,能及时控制或纠正高危妊娠,提高了生育质量.
作者:洪展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来福建省老年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舒适护理,并就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和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融入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加速康复进程,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提高满意度.
作者:郑艳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以探寻治疗肾结石的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大姚县人民医院住院的肾结石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取石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中,应用开放性取石术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和恢复时间短,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永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对预防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的临床患者465例的临床信息,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即单纯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组(n=85)、单纯头孢氨苄胶囊组(n=132)及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头孢氨苄胶囊组(联合组,n=248),跟踪观察3组治疗处理方案对预防术后盆腔感染的效果.结果:单纯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组、单纯头孢氨苄胶囊治疗组以及联合组治疗后,术后发热、盆腔疼痛、白带增多以及盆腔积液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流血延长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其他2组(P< 0.05),可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结论: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头孢氨苄进行术后盆腔感染预防,治疗效果好,既能改善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的菌群失调,又能解决中药疗程长和见效慢的缺点.
作者:蔡学泳;陈燕;刁瑞英;甘辉梅;陈蕾;杜端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双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3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吡拉西坦、尼莫地平治疗,治疗3周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吡拉西坦治疗组总有效率75.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尼莫地平治疗组总有效率41.7%,各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谭敬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内科治疗高血压致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科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其内科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改善,治疗无效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7例(脑疝5例,肾衰竭2例).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为降低颅内压、稳定患者血压、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注重脑保护,从根本预防脑出血则要多加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王益旺;严清梅;刘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