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晓丹;张平;宋旭红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对于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方法使用个人基本信息表和护士对静脉炎危险因素认知量表,对上海市3家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200名儿科护士静脉炎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0%。78.5%的护士认为静脉炎是严重问题。护士对留置时间、药物类型、留置针型号、输液频率等危险因素有较好的认识,正确率分别为85.5%,90.3%,69.1%,76.3%,但只有54.3%的护士认为静脉炎的发生与自身知识缺乏有关。学历、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结论儿科护士静脉炎危险因素认知不够全面,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自身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尤其应注重对低学历、低职称护士静脉炎相关知识的教育。
作者:朱芸芸;闫亚敏;龚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50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08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44%。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总体得分为(4.03±0.42)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2.04±3.76),(8.38±2.21),(16.54±3.07),(7.52±2.19)分,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该院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6,0.208,0.220,0.278;P<0.05)。结论杭州市某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不高,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感具有正相关性,因此,应加强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提高其职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陈旭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延续护理( continuing nursing care or transitional nursing )发展初是探索为结束急性期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延续性、质量保证的治疗性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再住院,是一种从医院到家庭/社区不间断地提供的治疗性护理服务,是住院(医院)护理服务的一种延伸,应对的核心是患者在转移期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1-5];此后延续护理与医院实施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 dignosis-related groups , DRG)和医疗保险支付相结合不断发展其服务内容和形式,与服务体系相结合不断完善其服务的提供路径并形成多团队服务整合的模式[6-7]。
作者:尚少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吸氧佳体位,减少吸氧时间。方法选择需要行暖箱内吸氧的早产儿50例,按先后次序分组,单数纳入俯卧位组,双数纳入平卧位组。采用经皮氧/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及心电监护仪监测吸氧前经皮血氧饱和度( TcSpO2)、经皮氧分压( TcPa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HR,吸氧后1 h的TcPaO2、TcPaCO2、HR及TcSpO2稳定在88%~93%需要的时间。并对两组TcPaO2、Tc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HR的变化及TcSpO2稳定在88%~93%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吸氧前两组早产儿TcSpO2、TcPaO2、TcPaCO2、HR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1 h后TcSpO2稳定在88%~93%需要的时间俯卧位组(92.3±3.2) min、平卧位组(97.3±5.5) min;TcPaO2俯卧位组(65.2±11.6) mmHg、平卧位组(55.5±9.7) mmHg;TcPaCO2俯卧位组(36.7±4.2)mmHg、平卧位组(33.1±3.5)mmHg;HR俯卧位组(120±9)次/min、平卧位组(132±10)次/min;PaO2/FiO2俯卧位组(179.3±10.4)、平卧位组(170.5±9.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3.01,3.88,4.40,3.18;P<0.01)。结论俯卧位吸氧能显著改善早产儿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停氧。
作者:凌其英;舒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质量整体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结构式评价模式(对照组)和引进的追踪检查法(观察组),分时间段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两组各月份护理质量综合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追踪检查法评价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在2012年7-12月分别为(92.5±0.7),(93.5±0.6),(94.0±0.4),(92.5±0.6),(93.5±0.5),(92.0±0.3)分,明显高于应用传统质控方法评价的对照组2011年7-12月的(89.0±0.6),(90.0±0.6),(91.0±0.6),(89.0±0.9),(90.5±0.8),(88.5±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0,2.862,2.842,2.670,3.014,2.94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238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对照组分别为225,15,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431,P<0.05)。结论追踪检查法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杨衬;史少凤;邓雪萍;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行医师和执行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处方一旦形成并完成调剂后就不得修改,处方要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妥善保存备查,一般保存年限1~3年。目前只有部分大型三甲医院能做到计算机开药并同时打印处方。本医院由门诊医师手写处方单,患者或家属拿着处方单划价、交费后才拿到药。计算机录入员划价,收费处工作人员将处方内容录入计算机,中药房药剂师拿到处方单先审核,再交给另一位药师来调配并核对无误后发给患者。一张处方单有5~6人接触过。在医疗活动中,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助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害性。为了切断发药者将细菌从处方单带到药品这一条传播途径,本医院中药房从2011年将处方单插入透明彩色资料册后,发药者的手不再接触处方单,避免了因手污染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新颜;孟凡华;万珍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男,21岁,主因咳嗽、咳痰、发热伴皮肤破溃11月余入院。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提示芽生菌感染,于2012年9月25日转入呼吸监护室。查体:精神不振,声音嘶哑,发热面容,体力情况较差,右下肢、臀部、前颈部及左背部存在多处皮肤破溃面,右下肢两处破溃深达肌层,大小分别约6 cm ×4 cm、4 cm ×4 cm,表面可见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其下可见鲜红色肉芽组织,破溃边界清楚,无红肿,皮温不高。经定时给予局部皮肤换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复方甘草酸苷保肝、人免疫球蛋白维持免疫功能等支持治疗及有效护理,病情好转,于2012年11月10日出院。
作者:苗凯玲;李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入院患者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之间的差异,以调整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400例新入院患者和3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总均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责任心、健康教育、生活护理、专科护理、流程介绍、病情解释的护理需求方面患者的均值分别为(7.76±1.48),(7.83±0.78),(8.45±0.90),(9.11±0.67),(6.05±1.88),(6.50±1.18),(8.05±1.07),(7.93±1.31),(8.15±0.88)分;护士的均值分别为(6.35±2.31),(9.30±0.68),(6.10±1.24),(8.50±0.87),(4.20±1.42),(3.55±1.44),(8.28±0.84),(5.15±1.49),(5.74±1.21)分,新入院患者和护士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27.885,-26.724,28.207,10.226,14.959,29.454,-3.278,26.130,29.763;P<0.01)。新入院患者护理需求的重要性依次是责任心、技术操作、病情解释、专科护理、流程介绍、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护士对新入院患者护理需求认知的重要性依次是服务态度、责任心、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病情解释、流程介绍、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结论护士要以新入院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基础,调整服务供给,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谢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疼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是临床上诊断、鉴别疾病的重要指征之一,也是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的重要标准[1]。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癌痛亦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2]。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确保提升医护服务的满意度[3]。随着疼痛成为第5生命体征[4],疼痛管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临床护士的疼痛管理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将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屈莹;刘丽丹;和玲玲;黄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旋转退针分次注射法在肌内注射中对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60例肌内注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当天8:00和16:0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用两种注射方法,即常规注射法和旋转退针注射法,每次注射1 ml甲氧氯普胺,连续6 d。应用脸谱疼痛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记录并分析。结果60例患者共360次采用旋转退针分次注射时,有155次示轻度疼痛,占43.06%;125次示中度疼痛,占34.72%;80次示重度疼痛,占22.22%。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方法时,有83次示轻度疼痛,占23.06%;142次示意中度疼痛,占39.44%;135次示重度疼痛,占3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83,P<0.01)。结论旋转退针分次注射法在肌内注射操作中的临床效果良好,疼痛反应较常规操作明显减轻。
作者:宋蕾;马虹飞;韩嘉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胸部手术后常规放置胸管引流胸腔的液体及气体,促进肺复张,预防胸腔感染,以往医生在拔胸管时先覆盖一块无菌凡士林纱布,后盖两块无菌纱布,后用胶布固定。这种固定方法患者在咳嗽或活动时胶布容易松开甚至脱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胸。我科从2010年开始将优力舒弹力绷带用于拔胸管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焕;罗湘玉;陈西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对首次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确诊为肝癌并拟行首次TACE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前,干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14例、不了解36例,对照组了解16例、不了解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0,P>0.05);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44例、不了解6例,对照组了解31例、不了解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5.40±9.62),(38.80±8.01)分,对照组分别为(50.36±10.64),(43.08±10.8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5,-2.250;P<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李霞;邓文娅;毛鑫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体检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原有的工作模式下体检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78例老年患者的复诊率、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常规组。另78例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老年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即:由团队确立复查方案,面对面或电话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预约检查时间并收集结果,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3个月后对入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复诊率为91.03%(71/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82%(4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8,P<0.01);干预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水平得分(14.82±2.88)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6.76±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104,P<0.01);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得分为(34.10±1.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29.76±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影响复诊依从性的因素是行动不便、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对有创检查的抵触。92.3%(72/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方面的健康教育服务,96.2%(75/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的预约服务。结论抓住切入点对体检发现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实施延续护理,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满意度和复诊依从性,把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落到实处。
作者:高艳;尚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护士正念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高风湿免疫科护士对时间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内15所医院353名风湿免疫科在职护士为调查对象,运用中文版正念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测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护士正念水平和时间管理倾向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53份,回收有效问卷32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63%。正念分数为(3.18±0.37)分,时间管理倾向分数为(3.36±0.51)分。正念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正相关(P<0.05)。以正念5个维度为自变量,时间管理倾向为因变量,正念观察、描述和觉知的行动3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时间管理倾向39.8%的变异量。结论风湿免疫科护士正念和时间管理倾向均处于中等水平。正念能有效地预测风湿免疫科护士的时间管理倾向,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培养风湿免疫科护士的正念水平以提高其对时间的管理水平。
作者:袁佳怡;管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床头卡是置于患者床头或床尾,供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查对的一种重要标志。我院现使用的床头卡是根据护理级别、饮食不同而颜色不同的一种比较醒目的大小为7 cm ×7 cm 的彩色床头卡,第1排是护理级别,第2排是饮食,第3排是姓名,第4排是年龄,创伤骨科患者饮食和护理级别在入院、手术前1d、术日、术后康复期更改较为频繁,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每位手术患者少要用到3~4张床头卡,极为浪费。鉴于此,我科探索出一种废旧床头卡再利用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琼;卜月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1月64例接受过诊治的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1例,研究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研究组行常规随访+中医延续护理(耳穴磁珠贴压+中药足浴+足底反射区按摩+十全大补汤口服)。随访前和随访4周后评价两组睡眠质量、疼痛强度、胃纳及癌因性疲乏(CRF)程度等。结果随访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照组为(10.39±3.84),研究组为(10.15±3.73);疼痛数字评分对照组为(2.26±1.03),研究组为(2.21±1.05);CRF评分对照组为轻度8例、中度20例、重度3例,研究组为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2例。3个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照组为(10.10±3.35),研究组为(8.4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0,P<0.05);疼痛数字评分对照组为(2.19±0.83),研究组为(1.7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P<0.05);CRF评分对照组为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4例,研究组为轻度20例、中度13例、重度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30, P<0.05)。结论中医延续护理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随访中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
作者:李娜;叶启乐;顾叶春;陈智耶;胡立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人类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10年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33.5%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即约有3.3亿成年人高血压患者[1],远远超过2002年的高血压患病人数1.6亿[2]。尽管现有的对高血压的治疗已取得明显效果,但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仍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国内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组人群总的血压控制率仅为9.5%[3]。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Hypertension ,ISH)及2010年台湾高血压管理指南等[4-5]均指出:高血压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差是高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开展有关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旨在通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延缓高血压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严腊梅;李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携T管出院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予以随机电话随访。以胃肠生存质量问卷表( GIQLI)、焦虑自评量表( SAS)、T管护理知识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定为主要指标,分别在出院前3d、来院拔管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GIQLI得分为(123.5±1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6±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P<0.01)。干预后研究组SAS得分为(48.21±3.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26±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68,P<0.01)。干预后研究组 T 管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为(17.5±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P<0.01)。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护理满意度和出院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9.50±8.55),(90.14±7.2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2.43±7.15),(73.49±6.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10.25;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命安全,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出院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娟;李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A)、应对方式量表( MCMQ)对18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MUIS-A总分为(78.91±9.34)分,MCMQ面对、回避、屈服得分分别为(19.28±2.61),(17.56±2.12),(12.90±1.43)分。宫颈癌患者MUIS-A总分与屈服呈正相关(P<0.01),与面对、回避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韦荣泉;陈丽君;赵玉玲;江锦芳;陈英;黄英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鼻部手术术前常规剪鼻毛,是为了清洁术野,利于手术者操作,避免填塞物与鼻毛的粘连,减轻患者的痛苦,鼻腔内清晰的手术视野是鼻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常规采用眼科小弯剪或电动鼻毛剪剪鼻毛。应用小弯剪的缺点:(1)鼻腔表面凹凸不平,空间小,小弯剪尖而且锋利,容易损伤鼻黏膜,影响手术的效果;(2)护士操作不仔细常导致鼻毛剪除不干净;(3)由于怕损伤、修剪时间长,患者容易疲劳,难以配合。电动鼻毛剪的缺点:(1)一次性使用成本高;(2)刀头重复使用采用酒精浸泡消毒不符合感控原则,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以上不足,我科设计了一款专用于剪鼻毛的剪刀,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琼;杨均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