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罗湘玉;陈西梅
目的:探索三级中医院建立中医特色护理专科小组的意义。方法明确小组工作目标和成员职责;进行中医护理理论与技能培训,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辨证施护与中医技能操作;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及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氛围浓郁,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亦产出相应的护理科研成果。结论中医护理小组的构建与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顾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因尿潴留或行手术治疗需要导尿,而从男性尿道的生理解剖结构看,男性尿道较长且存在两个生理弯曲和三个狭窄,为男性患者导尿时,遇到弯曲或狭窄处,阻力较大,容易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而前列腺增生患者后尿道受压,弯曲变形,尿路狭窄严重,导尿时常引起患者的疼痛以及尿道黏膜的损伤、出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居多,常伴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导尿的疼痛易引起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基础疾病。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大量文献,总结出数种改良后的导尿方法,应用于临床,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留置尿管的成功率。现将改良后的导尿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靳子健;左选琴;陈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A)、应对方式量表( MCMQ)对18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MUIS-A总分为(78.91±9.34)分,MCMQ面对、回避、屈服得分分别为(19.28±2.61),(17.56±2.12),(12.90±1.43)分。宫颈癌患者MUIS-A总分与屈服呈正相关(P<0.01),与面对、回避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韦荣泉;陈丽君;赵玉玲;江锦芳;陈英;黄英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行医师和执行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处方一旦形成并完成调剂后就不得修改,处方要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妥善保存备查,一般保存年限1~3年。目前只有部分大型三甲医院能做到计算机开药并同时打印处方。本医院由门诊医师手写处方单,患者或家属拿着处方单划价、交费后才拿到药。计算机录入员划价,收费处工作人员将处方内容录入计算机,中药房药剂师拿到处方单先审核,再交给另一位药师来调配并核对无误后发给患者。一张处方单有5~6人接触过。在医疗活动中,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助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害性。为了切断发药者将细菌从处方单带到药品这一条传播途径,本医院中药房从2011年将处方单插入透明彩色资料册后,发药者的手不再接触处方单,避免了因手污染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新颜;孟凡华;万珍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吸氧佳体位,减少吸氧时间。方法选择需要行暖箱内吸氧的早产儿50例,按先后次序分组,单数纳入俯卧位组,双数纳入平卧位组。采用经皮氧/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及心电监护仪监测吸氧前经皮血氧饱和度( TcSpO2)、经皮氧分压( TcPa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HR,吸氧后1 h的TcPaO2、TcPaCO2、HR及TcSpO2稳定在88%~93%需要的时间。并对两组TcPaO2、Tc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HR的变化及TcSpO2稳定在88%~93%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吸氧前两组早产儿TcSpO2、TcPaO2、TcPaCO2、HR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1 h后TcSpO2稳定在88%~93%需要的时间俯卧位组(92.3±3.2) min、平卧位组(97.3±5.5) min;TcPaO2俯卧位组(65.2±11.6) mmHg、平卧位组(55.5±9.7) mmHg;TcPaCO2俯卧位组(36.7±4.2)mmHg、平卧位组(33.1±3.5)mmHg;HR俯卧位组(120±9)次/min、平卧位组(132±10)次/min;PaO2/FiO2俯卧位组(179.3±10.4)、平卧位组(170.5±9.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3.01,3.88,4.40,3.18;P<0.01)。结论俯卧位吸氧能显著改善早产儿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停氧。
作者:凌其英;舒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患者对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服务的真实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家社区的2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为89%。对延续护理服务项目非常了解的慢性病患者仅占21.4%(38/178);希望出院后继续接受医护照护的慢性病患者占80.9%(144/178);38.2%(68/178)的慢性病患者“不确定”延续护理服务对疾病疗效的影响;77.5%(138/178)的慢性病患者担心延续护理服务的自费比例问题。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包括安全用药知识、血压控制及自我监测、饮食指导、疾病相关知识、血脂及血糖控制与监测、康复锻炼方法等。希望由社区护士提供院外护理服务的慢性病患者仅占8.4%(15/178)。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尚存在一些瓶颈,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区护士人力资源,有效开展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服务。
作者:孙晓;施雁;王西英;吴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鼻部手术术前常规剪鼻毛,是为了清洁术野,利于手术者操作,避免填塞物与鼻毛的粘连,减轻患者的痛苦,鼻腔内清晰的手术视野是鼻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常规采用眼科小弯剪或电动鼻毛剪剪鼻毛。应用小弯剪的缺点:(1)鼻腔表面凹凸不平,空间小,小弯剪尖而且锋利,容易损伤鼻黏膜,影响手术的效果;(2)护士操作不仔细常导致鼻毛剪除不干净;(3)由于怕损伤、修剪时间长,患者容易疲劳,难以配合。电动鼻毛剪的缺点:(1)一次性使用成本高;(2)刀头重复使用采用酒精浸泡消毒不符合感控原则,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以上不足,我科设计了一款专用于剪鼻毛的剪刀,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琼;杨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对于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方法使用个人基本信息表和护士对静脉炎危险因素认知量表,对上海市3家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200名儿科护士静脉炎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0%。78.5%的护士认为静脉炎是严重问题。护士对留置时间、药物类型、留置针型号、输液频率等危险因素有较好的认识,正确率分别为85.5%,90.3%,69.1%,76.3%,但只有54.3%的护士认为静脉炎的发生与自身知识缺乏有关。学历、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结论儿科护士静脉炎危险因素认知不够全面,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自身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尤其应注重对低学历、低职称护士静脉炎相关知识的教育。
作者:朱芸芸;闫亚敏;龚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体检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原有的工作模式下体检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78例老年患者的复诊率、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常规组。另78例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老年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即:由团队确立复查方案,面对面或电话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预约检查时间并收集结果,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3个月后对入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复诊率为91.03%(71/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82%(4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8,P<0.01);干预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水平得分(14.82±2.88)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6.76±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104,P<0.01);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得分为(34.10±1.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29.76±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影响复诊依从性的因素是行动不便、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对有创检查的抵触。92.3%(72/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方面的健康教育服务,96.2%(75/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的预约服务。结论抓住切入点对体检发现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实施延续护理,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满意度和复诊依从性,把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落到实处。
作者:高艳;尚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床头卡是置于患者床头或床尾,供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查对的一种重要标志。我院现使用的床头卡是根据护理级别、饮食不同而颜色不同的一种比较醒目的大小为7 cm ×7 cm 的彩色床头卡,第1排是护理级别,第2排是饮食,第3排是姓名,第4排是年龄,创伤骨科患者饮食和护理级别在入院、手术前1d、术日、术后康复期更改较为频繁,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每位手术患者少要用到3~4张床头卡,极为浪费。鉴于此,我科探索出一种废旧床头卡再利用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琼;卜月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急性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并充分做好灌流前准备、灌流中监护、灌流后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结果5例患者平均留观5~6d完全恢复,无后遗症出院。结论加强血液灌流中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交叉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是确保急性阿维菌素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曹云云;周国花;张庆荣;林碎钗;卢中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心静脉穿刺测压是一种昂贵且有潜在风险的操作,然而颈外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替代中心静脉压指导右心功能评估和液体治疗。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还是临床中静脉输液、抽取血标本及静脉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抢救休克、术中补液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特别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我们自2012年以来将简易颈外静脉压测定方法应用于手术麻醉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同军;魏兰双;刘连厂;孙学飞;王忠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更适宜的居家管理模式。方法自2012年8月起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长沙市某社区208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奥马哈系统制定干预措施,分别在第1次化疗出院前、第1次化疗出院后、第2次化疗出院后、第3次化疗出院后两周随访,从而对化疗之后老年肿瘤患者的居家生活进行评价。结果老年肿瘤患者第1次化疗出院前、第1次化疗出院后、第2次化疗出院后、第3次化疗出院后两周认知评分分别为(2.91±0.57),(3.92±0.54),(6.58±0.56),(7.39±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05,P=0.001);行为评分分别为(3.45±0.47),(4.30±0.48),(6.44±0.49),(7.00±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45,P=0.000);现状评分分别为(2.64±0.49),(4.17±0.48),(6.40±0.51),(7.20±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07,P=0.000)。结论延续护理从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和健康行为4个方面影响患者,能有效提高老年肿瘤患者居家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彭翠娥;王卫红;谌永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我院急诊抢救室工作中发现,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医生往往每日会为患者进行血液化验。以往血气分析、常规生化、快速血糖这3项化验要分别进行动脉、静脉、手指3次穿刺,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通过实践,笔者探索出一种可使用蝶形真空采血针行动脉穿刺一次完成3项血液化验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质量整体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结构式评价模式(对照组)和引进的追踪检查法(观察组),分时间段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两组各月份护理质量综合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追踪检查法评价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在2012年7-12月分别为(92.5±0.7),(93.5±0.6),(94.0±0.4),(92.5±0.6),(93.5±0.5),(92.0±0.3)分,明显高于应用传统质控方法评价的对照组2011年7-12月的(89.0±0.6),(90.0±0.6),(91.0±0.6),(89.0±0.9),(90.5±0.8),(88.5±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0,2.862,2.842,2.670,3.014,2.94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238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对照组分别为225,15,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431,P<0.05)。结论追踪检查法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杨衬;史少凤;邓雪萍;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病区护理工作岗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方法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3轮调查,按照Likert 5分级标度法进行评价选择,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依据临床病区护理岗位工作特点,专家认为应从知识技能因素、风险责任因素、工作压力与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医院病区护理岗位价值进行评价。确定医院病区护理岗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技能因素16项,风险与责任因素7项,工作压力与环境因素6项。结论合理、公平、公正的护理岗位价值评价体系,能为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员的薪酬分配、培训、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姜改英;石贞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泰安市各级综合医院护士组织支持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实施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对泰安市各级综合医院10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得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护士组织支持感采用描述性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不同人口学资料护士组织支持感评分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护士组织支持感两维度与人口学资料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2份,有效回收率为98.2%。护士组织支持感得分均数为3.40分;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医院级别、工作年限、职务、学历的护士组织支持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51.451,12.132,195.223,14.811;P<0.01)。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护士组织支持感的两个维度即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分别与人口学资料中的医院级别、工作年限、职务、学历呈相关性(P<0.05)。结论医院级别是影响护士组织支持感的关键,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以利于维护护士队伍稳定和促进医院组织目标的实现。
作者:杨朝霞;程飞;韩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携T管出院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予以随机电话随访。以胃肠生存质量问卷表( GIQLI)、焦虑自评量表( SAS)、T管护理知识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定为主要指标,分别在出院前3d、来院拔管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GIQLI得分为(123.5±1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6±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P<0.01)。干预后研究组SAS得分为(48.21±3.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26±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68,P<0.01)。干预后研究组 T 管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为(17.5±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P<0.01)。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护理满意度和出院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9.50±8.55),(90.14±7.2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2.43±7.15),(73.49±6.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10.25;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命安全,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出院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娟;李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放疗期患者心理症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 PTGI)对169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期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人格状况及成长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多重线性回归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PTGI总均分为(65.83±13.28)分,EPQ内外倾向、神经质和精神质3个维度不同得分组间的PTG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353,9.343,10.534;P<0.01),内外倾向维度与PTGI总分呈正相关(r=0.342,P<0.01),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与其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0,-0.287;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受人格特征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的影响(β值分别为0.343,-0.264,-0.273;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期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有不同的成长水平。
作者:童晓丹;张平;宋旭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50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08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44%。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总体得分为(4.03±0.42)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2.04±3.76),(8.38±2.21),(16.54±3.07),(7.52±2.19)分,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该院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6,0.208,0.220,0.278;P<0.05)。结论杭州市某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不高,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感具有正相关性,因此,应加强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提高其职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陈旭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