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目的:对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广东省东莞市广济医院临床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应用血管造影提高扫描,运用三维CT技术对主动脉进行全面全程的改造.结果:30例患者三维造影都获取较好的效果,较为明显地呈现了主动脉整个过程及其相应的内膜片、真假腔及其分支,在这30例患者当中,有15例(50%)Ⅲ型、5例(16.7%)Ⅱ型、10例(33.3%)Ⅰ型.结论:既是三维CT血管造影术呈现主动脉全过程有利于对主动脉夹层治疗提供更为详细的临床诊断材料.
作者:车友谊;李希波;曾细平;冷渌清;张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结肛吻合术对患有低位直肠癌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洪湖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患有低位直肠癌疾病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结肛吻合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直肠癌疾病治疗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结肛吻合术对患有低位直肠癌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卢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10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70例,术后6h起服用中药组方,连用5d;B组70例,采用MTX20 mg术中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C组70例,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B组各有2例发生PEP,发生率为1.43%,C组11例发生PEP,发生率为8.57%,A组和B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手术后72 h血β-HC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C组(P<0.05).A组和B组手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C组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早排气时间A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术中应用MTX20 mg术中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和术后口服中药组方两种方法均能降低PEP的发生率,而且术后应用中药治疗的胃肠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
作者: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采用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骨髓内钉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于膝关节、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均有良效,其中后者治疗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如无禁忌优先选用.
作者:王占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贵州省初始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疗12个月后免疫应答、病毒抑制的效果,并通过耐药基因型检测发现HIV耐药突变位点和突变模式以及导致耐药的可能性原因,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组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前90天内的HIV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病毒载量(VL)的指标,并对所有监测对象进行耐药基因型突变检测.其随访窗口期为目标日期的前1个月和后3个月.结果:未治疗时VL≥1000拷贝/mL的比例为88.6%,而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仅6.4%的患者VL≥1000拷贝/mL;开始抗病毒治疗前CD4中位数为186个/μL,治疗12个月后CD4中位数为306个/μL;可见总体免疫学指标和病毒学指标均有所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治疗12个月后新发生的耐药率较低为1.68%;而在治疗失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12.5%;潜在耐药率为11.76%.结论:研究发现原发耐药导致较高的病毒抑制失败,而我们的研究可能限于治疗时间较短,原发耐药率低,并未看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作者:童毅;邢辉;申莉梅;李进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16例产妇随访情况:剖宫产5例于产后2~3周恢复良好,自然分娩11例于产后8~10周恢复良好,行动均无异常,无耻骨联合处疼痛等症状.结论:孕产妇在围产期中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早发现疾病症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使孕产妇围产期受到的痛苦得到明显减少.
作者:朱笑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胆道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效果和疾病情况进行对比,了解这种方法在检测胆道梗阻类疾病中的准确率和临床价值,并将其进行记录和整理.结果:经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对胆道梗阻类疾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测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的准确率更高,同时其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创口,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在临床对胆道梗阻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其在对患者病情判断和疾病部位的定位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坤生;朱先清;郭新;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Bakri止血球囊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产后出血孕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纱条子宫腔填塞治疗;观察组选择使用Bakri止血球囊子宫填塞治疗.分别收集和记录阴道流血量,根据检测结果评价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阴道流血量,检测水平评价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Bakri止血球囊子宫填塞治疗比纱条子宫腔填塞治疗效果好,较安全、简便并且起效快,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汪静;杨承东;朝葵;赵雁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1月弥勒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近端解剖板固定73例,起重机架外固定136例,PFNA固定102例,对3种方法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3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发现外固定组优良率显著低于另两内固定组,功能恢复差;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组较之于其它两组具有出血量少,下地活动时间短的显著优势;起重机架外固定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术后感染及固定失效率高;上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令松;贺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问题和管理对策.方法:抽查云南省施甸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中的3天的门诊处方818份和1个月的出院病历939份.结果:在当前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当中,主要的因素是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适应证、溶媒选择、Ⅰ类切口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等.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存在问题较多,合理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揭阳市慈云医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抗心衰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及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及护理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有所好转,观察组心率、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10例,其中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30例,对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结果: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群和ST-T的改变.合并广泛的间壁梗死会导致Ⅰ、avL、v5和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了不正常的Q波出现,合并前壁或者合并侧壁的梗死常常会导致R波的高度明显下降,而且v5和v6有明显的S波,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则导致Ⅱ、Ⅲ、avF有异常的Q波出现.当左侧心前导联的ST段突然抬高,右侧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0.78 mV以上,且J点很难识别时,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中的异常Q波和ST-T的特征性变化,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检查手段,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红河州弥勒县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10例体检者,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检查者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同时检查血脂状况、尿常规状况、血糖状况以及血常规状况等,观察其肝肾功能等是否存在异常,对所有人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使用ELISA法实施乙肝两对半检查,研究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属于阳性反应的有36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属于阳性的有156例,其余218例接受检查者所有标志物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阴性.针对HBsAg阳性的36例受检者实施血清标记,36例中属于大三阳的有17例,属于小三阳的有14例,其余5例属于小二阳.结论:针对乙肝两对半检查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便为乙肝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达到良好的乙肝预防效果,在实施临床检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提高乙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卧床的老年患者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住的46例卧床的老年肺炎患者按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吸氧,支持对症等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沐舒坦150mg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气改善情况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沐舒坦组)在治疗10d后的临床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5.2%),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等方面其治疗后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沐舒坦在卧床的老年肺炎患者中使用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王洪云;陈艳波;郭雨青;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正常分娩的100例新生儿,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干预,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记录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是否出现脐炎等,将两组新生儿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脐部出血、2例出现脐炎,对照组中有7例新生儿脐部出血,9例新生儿出现脐炎,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脐部护理干预会有不同的护理效果,其中,二次断脐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减少脐部出血,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作者:曾海丽;黄晓霞;黎美莲;禤彩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女,22岁.因孕36+4周,突发右下腹疼痛11h急诊入院.孕1产0,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4月27日,孕前1月超声发现右侧附件区小囊肿(大小未作记录),妊娠后多次B超未再提示囊肿,10d前外院超声提示盆腔巨大囊性包块(大直径9.8 cm),查血清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结果正常.1周前首次就诊我院,建议住院,拟行CA199、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及腹盆腔MRI检查等,告知需及时手术终止妊娠,但患者考虑胎儿未足月,未同意住院,故未处理.
作者:付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长途转诊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进行总结,并加强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将87例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84例安全送往医院,3例室颤后复苏,1例死亡.结论:在转诊前需要做好路况、车况、患者病情的评估,还要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与患者病情的充分了解、交接,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充分与病员及家属沟通并达成协议,转诊途中仔细观察患者病情,记录好病情变化,保持通讯通畅等,才可以保证患者安全转诊到达目的地.
作者:赵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延伸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转科患者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10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转科患者46例,采取危重症专科护士延伸护理服务,为转科患者提供专科护理.结果:对ICU转科患者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为97.8%,其他科室对ICU专科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2%.结论:对ICU转科患者采取延伸护理服务,专科护理服务效果好,满意度高.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妇科就诊RVVC患者28例,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将RVVC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硝酸咪康唑栓强化治疗后,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3个月;对照组强化及巩固治疗均使用硝酸咪康唑栓.停药后1、3、6个月各随诊一次,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真菌检查结果.结果: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者;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凝用于RVVC巩固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陶秀坤;李存肖;金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宫环养血颗粒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止血芳酸片治疗,对比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3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108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治疗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痊愈87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宫环养血颗粒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止血芳酸片.
作者:施夜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