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杨承东;朝葵;赵雁薇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2012年10月-2013年9月仁寿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和孕周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结果:38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中,16例孕晚期患者行剖宫产和阑尾切除术,22例孕早、中期患者,其中13例行阑尾切除术,9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而中转阑尾切除术.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妊娠的相关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作者:周世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法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0例跖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法,对照组采用上肢三角肌下缘内侧皮下组织疣体种植法,术后1~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6个月~3年进行随访观察疣体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跖疣疣体自行消退,不留痕迹,疣体消失后随访6个月~3年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疣体消失后随访6个月~3年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术治疗跖疣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作者:余国豪;林永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足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共同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要比对照组的76.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共同治疗,比单纯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更有效促进溃疡愈合,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惠贤;陈幼萍;舒毅;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杨太生;郑开达;冯仕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选取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2009年-2014年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用药情况,从而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上报的123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占32.52%,中药注射剂占8.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多,占92.68%;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52.8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静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时机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62例,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在患者发病后48 h内进行手术,而对照组则在发病48 h后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6.8%,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是93.5%,两组在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5%,对照组的发生率是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并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因此,在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肿瘤患者拒绝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綦江区人民医院从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有PICC置管适应症但拒绝置管的患者245例进行调查,寻找基层医院肿瘤患者拒绝置管的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245例患者拒绝置管的主要原因有害怕各种并发症;费用过高;对人体有害;影响生活、工作,疼痛等.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可提高基层医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
作者:吴大芝;蒋莉;田会斌;李如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女,22岁.因孕36+4周,突发右下腹疼痛11h急诊入院.孕1产0,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4月27日,孕前1月超声发现右侧附件区小囊肿(大小未作记录),妊娠后多次B超未再提示囊肿,10d前外院超声提示盆腔巨大囊性包块(大直径9.8 cm),查血清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结果正常.1周前首次就诊我院,建议住院,拟行CA199、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及腹盆腔MRI检查等,告知需及时手术终止妊娠,但患者考虑胎儿未足月,未同意住院,故未处理.
作者:付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夹板固定术患者实施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进行小夹板固定术的100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固定术患者在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制定护理方案,尽大可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优质护理作为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忠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n=40)患者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B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6个月,C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个月,治疗结束后连续观察跟访6个月以上,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3%,明显高于A组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明显高于C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效果显著,且6个月用药时间是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源;王亚南;刘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评分和健康常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以便为以后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曲靖市陆良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及市中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子宫脱垂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性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明显,能够增强盆底肌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性生活、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作者:方敏芳;吴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硬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异位妊娠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为[682.32±302.31)IU/L,血清ββ-HCG转阴时间为(11.32±2.21)d,住院时间为(10.36±3.62)d,异位妊娠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金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胆道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效果和疾病情况进行对比,了解这种方法在检测胆道梗阻类疾病中的准确率和临床价值,并将其进行记录和整理.结果:经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对胆道梗阻类疾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测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的准确率更高,同时其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创口,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在临床对胆道梗阻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其在对患者病情判断和疾病部位的定位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坤生;朱先清;郭新;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利托君对孕妇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先兆早产孕妇(观察组)与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利托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心脏储备功能、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对孕妇的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药初期,此外,在应用利托君过程中,随着孕妇心率的增加,其心脏储备功能将降低,应给予密切监测,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并发率.
作者:彭秀英;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阑尾炎患者行保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云南省宁蒗县大兴镇中心卫生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接收的60例重症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清肠消痈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阑尾炎患者行抗生素联合清肠消痈汤保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谷学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愈合时间及复发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韶关市口腔医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8例,分别采取中西联合治疗与单一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每月复发频率、发作间隙延迟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复发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间隙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6%与对照组的75.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频率,延长复发间隔时间.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的药物选取.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血脂异常患者32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达为91%以上效果满意.结论:血脂异常的控制不仅有利于防治冠心病的人群,并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复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通过临床治疗血脂异常为改善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人们对院方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护理服务,许多医院纷纷将PDCA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到了日常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社会实践工作经验,探析PDCA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并终阐述个人总结性的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碧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