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英;杨志华
1 病例资料女,22岁.因孕36+4周,突发右下腹疼痛11h急诊入院.孕1产0,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4月27日,孕前1月超声发现右侧附件区小囊肿(大小未作记录),妊娠后多次B超未再提示囊肿,10d前外院超声提示盆腔巨大囊性包块(大直径9.8 cm),查血清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结果正常.1周前首次就诊我院,建议住院,拟行CA199、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及腹盆腔MRI检查等,告知需及时手术终止妊娠,但患者考虑胎儿未足月,未同意住院,故未处理.
作者:付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卧床的老年患者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住的46例卧床的老年肺炎患者按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吸氧,支持对症等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沐舒坦150mg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气改善情况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沐舒坦组)在治疗10d后的临床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5.2%),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等方面其治疗后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沐舒坦在卧床的老年肺炎患者中使用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王洪云;陈艳波;郭雨青;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忠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n=40)患者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B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6个月,C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个月,治疗结束后连续观察跟访6个月以上,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3%,明显高于A组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明显高于C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效果显著,且6个月用药时间是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源;王亚南;刘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河源市龙川县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化疗联合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性化疗.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相同(初治2HRZE/4HR;复治2HRZES/6HRE),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为94.00%;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复治结核病.
作者:杨艺胜;吴秋扬;邹秀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16例产妇随访情况:剖宫产5例于产后2~3周恢复良好,自然分娩11例于产后8~10周恢复良好,行动均无异常,无耻骨联合处疼痛等症状.结论:孕产妇在围产期中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早发现疾病症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使孕产妇围产期受到的痛苦得到明显减少.
作者:朱笑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对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市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150例早孕孕妇随机分为P组(对照组)、F组(芬太尼组)以及S组(舒芬太尼组)各50例,均于静注丙泊酚前5min给予其不同麻醉药,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P组同一节点宫缩痛VAS评分高于F、S组;F、S组苏醒后15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于苏醒后5min,P组于苏醒后30 min其VAS评分开始降低,F组苏醒后45 min的VAS评分高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者行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后可有效缓解宫缩痛.
作者:罗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杨太生;郑开达;冯仕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136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内科入院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这136例昏迷患者中急性中毒占30.2%,急性脑血管病占28.4%,急性代谢性脑病占28.1%,其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占20.0%.结论: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应该重视其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梁广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本文研究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的眩晕症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黄圃镇人民医院医治的85例正在长期服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在不改变西药的同时,加服1剂中药,观察服用1剂后的疗效.结果:85例患者中,效果显著,显效48例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7.1%.结论:达到预计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压所致的眩晕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颂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长途转诊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进行总结,并加强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将87例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84例安全送往医院,3例室颤后复苏,1例死亡.结论:在转诊前需要做好路况、车况、患者病情的评估,还要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与患者病情的充分了解、交接,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充分与病员及家属沟通并达成协议,转诊途中仔细观察患者病情,记录好病情变化,保持通讯通畅等,才可以保证患者安全转诊到达目的地.
作者:赵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采用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骨髓内钉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于膝关节、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均有良效,其中后者治疗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如无禁忌优先选用.
作者:王占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问题和管理对策.方法:抽查云南省施甸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中的3天的门诊处方818份和1个月的出院病历939份.结果:在当前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当中,主要的因素是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适应证、溶媒选择、Ⅰ类切口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等.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存在问题较多,合理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临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9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19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2.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减轻家庭和国家经济负担,改善家庭和谐,效果显著.
作者:罗正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1月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26足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外侧扩大“L”形入路显露,复位骨折并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21例26足所有患者随访3~ 48月,平均29.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术口均无感染.16例术后DR片显示关节面良好,外形恢复满意,4例关节面良好,外形恢复基本满意.1足关节面复位不佳,跟骨外形恢复差.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6例,良14例,中1例.结论:采用外侧扩大“L”形入路显露,复位骨折并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懿;詹友达;李洪兵;谢勇;陶金国;卢刚;钱国保;高春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以便为以后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曲靖市陆良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及市中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子宫脱垂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性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明显,能够增强盆底肌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性生活、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作者:方敏芳;吴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内服并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方法:选择贵州省骨科医院骨2013年1月-2014年8月进行研究的8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与局部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口服氨基葡萄糖与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两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随访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38例,失联6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29例,失联3例,总随访人数为58人.观察组患者IL-1表达水平平均为(70.24±25.22)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内服加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具有非常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冯小波;戴志慧;朱思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采用手术方案为肝硬化并发胆道结石患者实施救治的效用.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9月到遂溪县城月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胆道结石患者12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将其中60例患者归纳为观察组,并通过手术方案为本组实施治疗;将其余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运用药物治疗方案为本组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救治后取得的康复概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概率5.0%低于对照组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升救治肝硬化并发胆道结石疾病的康复概率,降低并发症状的发生概率,基层医院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体质选择手术方案实施治疗.
作者:陈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文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成就感与工作积极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分别为70.0%、90.0%,工作积极率为分别76.7%、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吴茱萸粉外敷神阙联合脐周按摩促进老年中风患者胃肠蠕动的效果.方法:将阳江市中医医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中风病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吴茱萸粉外敷神阙联合脐周按摩治疗.每天对患者的胃潴留、腹胀(腹围)、排便情况进行评测.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粉外敷神阙联合脐周按摩可有效促进老年中风患者胃肠蠕动.
作者:刘明珠;黄佩娟;林玉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黔西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4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浮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
作者:洪玉兰;熊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