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
目的:探讨在治疗根尖周炎当中,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对比,为根尖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90例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90例患者实施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后期随访,记录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12个月的后期随访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根尖周炎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开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病例均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为观察组患者应用37℃冲洗液,为对照组应用22 ~ 24℃冲洗液,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6.01±0.11)℃,心率为(80.21±5.21)次/rnin,此外,观察组寒战、术中低体温、心动过缓、血压异常、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0%、8.0%、4.0%、24.0%、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冲洗液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响较小,术中配以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自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等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侬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利托君对孕妇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先兆早产孕妇(观察组)与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利托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心脏储备功能、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对孕妇的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药初期,此外,在应用利托君过程中,随着孕妇心率的增加,其心脏储备功能将降低,应给予密切监测,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并发率.
作者:彭秀英;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胆道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效果和疾病情况进行对比,了解这种方法在检测胆道梗阻类疾病中的准确率和临床价值,并将其进行记录和整理.结果:经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对胆道梗阻类疾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测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的准确率更高,同时其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创口,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在临床对胆道梗阻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其在对患者病情判断和疾病部位的定位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坤生;朱先清;郭新;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延伸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转科患者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10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转科患者46例,采取危重症专科护士延伸护理服务,为转科患者提供专科护理.结果:对ICU转科患者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为97.8%,其他科室对ICU专科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2%.结论:对ICU转科患者采取延伸护理服务,专科护理服务效果好,满意度高.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为针对性地制定预防跌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上报的跌倒资料,找出跌倒原因.结果:内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高,患者年龄≥60岁的占78.1%,发生跌倒的时间在白班的占41.9%,主要时间段以6:00~8:00为主,因如厕原因所引起的跌倒占61.9%.结论:住院患者跌倒与原发疾病、年龄、时间、地点等有关.完善跌倒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患者和陪护的健康教育,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凤;陈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1月弥勒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近端解剖板固定73例,起重机架外固定136例,PFNA固定102例,对3种方法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3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发现外固定组优良率显著低于另两内固定组,功能恢复差;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组较之于其它两组具有出血量少,下地活动时间短的显著优势;起重机架外固定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术后感染及固定失效率高;上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令松;贺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办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七台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盆骨骨折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20例患者均因外伤就诊.结果:本文选取的20例患者均痊愈,生命体征稳定,且无并发症.结论:骨盆骨折手术后需要细致全面的护理,康复护理对患者自理能力得到大限度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磁圆针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哺乳期乳痈症患者,均采用磁圆针逆经叩击乳房1~5次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磁圆针叩击乳房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操作性强,见效快.
作者:邱京;梁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诊断,探究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自安徽胸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例肺隔离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叶外型的诊断率比肺叶内型高,X线诊断比CT诊断率高,误诊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全部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出现1例复发,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复发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与其它肺部疾病混淆,误诊率高,要提高肺隔离症的诊断方式和方法,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
作者:周胜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取家庭医师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2012-2013年45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其空腹血糖情况进行长达1年的控制分析.结果:在引入家庭医师团队后,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家庭医师团队能降低疾病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困扰,是一种健康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深入研究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013-2014年在成都平安医院279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对能够影响其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做出分析.结果:45%的患者有营养不良的征兆.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的有癌症的临床治疗、化疗、饮食搭配的不合适、心理焦虑和抑郁以及消化道功能缺陷;能给患者手术前的营养情况提供保护的原因有主观鼓励、客观支撑以及社会福利的利用.结论:对能给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分析,同时采取合理有限的护理措施来降低甚至消除其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徐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杨太生;郑开达;冯仕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感冒患者口腔和咽喉部微生物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门诊部收治的大学生感冒100例,反转录PCR (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及其特异性引物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微生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感冒和甲型流行性感冒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及其特异性引物分别普通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具有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性H1、H3流感特异性引物与季节性流感具有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感冒以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普通感冒和甲型流感居多.
作者:蒋丰慧;唐剑频;傅琨;黄吉堂;刘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均采用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时,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躁动情况以判断右美托咪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躁动疼痛发生率为2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疼痛感与躁动情况,可显著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秦燕;何崎;刘丹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贵州省初始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疗12个月后免疫应答、病毒抑制的效果,并通过耐药基因型检测发现HIV耐药突变位点和突变模式以及导致耐药的可能性原因,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组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前90天内的HIV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病毒载量(VL)的指标,并对所有监测对象进行耐药基因型突变检测.其随访窗口期为目标日期的前1个月和后3个月.结果:未治疗时VL≥1000拷贝/mL的比例为88.6%,而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仅6.4%的患者VL≥1000拷贝/mL;开始抗病毒治疗前CD4中位数为186个/μL,治疗12个月后CD4中位数为306个/μL;可见总体免疫学指标和病毒学指标均有所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治疗12个月后新发生的耐药率较低为1.68%;而在治疗失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12.5%;潜在耐药率为11.76%.结论:研究发现原发耐药导致较高的病毒抑制失败,而我们的研究可能限于治疗时间较短,原发耐药率低,并未看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作者:童毅;邢辉;申莉梅;李进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使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鄱阳县精神病医院医治的阴性症状明显的7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各39例,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进行治疗,为期8周.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用副作用量表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在副作用评分检测中,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喹硫平组.结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比喹硫平治疗,对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更小.
作者:占海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为肛肠手术的麻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贵州省毕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行肛肠手术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麻醉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局麻组、小剂量腰麻组、骶麻组,每组各20例,对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局麻组和骶麻组不良反应30.0%、25.0%相比,小剂量腰麻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且维持时间久,术后无疼痛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 (P<0.05).结论:小剂量腰麻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陈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内外踝双骨折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素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12月在云南鹤庆中医医院接收的患有内外踝双骨折的患者一共有79例,对79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和以后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其护理干预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对本文79例患者采取手术以后跟踪随访和康复指导,跟踪随访时间在6个月~2年,平均时间为(13.5±7.2)个月.本文患者骨折全部为一期愈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内外踝双骨折患者在手术之前和以后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张向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