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血清降钙素原的应用观察

赵季欣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
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血清降钙素原的应用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检查,对比两组儿童在入院1d,入院3d的临床指标.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儿当中,细菌性肺炎患儿入院1d的指标为(3.55±1.57)ng/mL,入院3d的指标为(3.32±1.06)ng/mL;病毒性肺炎患儿入院1d的指标为(0.13±0.15)ng/mL,入院3d的指标为(0.13±0.04)ng/mL;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1d的指标为(0.22±0.14)ng/mL,入院3d的指标为(0.20±0.07)ng/mL.对照组儿童入院1d的指标为(0.10±0.06)ng/mL,入院3d的指标为(0.10±0.06)ng/mL,两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儿童来说,对其给予血清降钙素原的检验,可对儿童重症肺炎的早期鉴别、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等提供帮助,并且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1月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26足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外侧扩大“L”形入路显露,复位骨折并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21例26足所有患者随访3~ 48月,平均29.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术口均无感染.16例术后DR片显示关节面良好,外形恢复满意,4例关节面良好,外形恢复基本满意.1足关节面复位不佳,跟骨外形恢复差.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6例,良14例,中1例.结论:采用外侧扩大“L”形入路显露,复位骨折并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懿;詹友达;李洪兵;谢勇;陶金国;卢刚;钱国保;高春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深入研究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013-2014年在成都平安医院279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对能够影响其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做出分析.结果:45%的患者有营养不良的征兆.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的有癌症的临床治疗、化疗、饮食搭配的不合适、心理焦虑和抑郁以及消化道功能缺陷;能给患者手术前的营养情况提供保护的原因有主观鼓励、客观支撑以及社会福利的利用.结论:对能给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分析,同时采取合理有限的护理措施来降低甚至消除其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徐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重点探索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2014年年底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胃镜诊断,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共有106例患者.病例诊断结果为:83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3例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45例患者伴肠上皮化生,11例患者伴异性增生.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到78.30%.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AB与ABC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有相关性,病理诊断结合胃镜检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宗逸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鼻咽癌60例化疗方法分析

    目的:鼻咽癌患者局部病灶化疗方法方案分析.方法:选取宾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局部化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近期治愈49例,明显好转11例.结论:用化疗手段治疗未分化鼻咽癌已是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大量的Ⅱ期临床研究中,单药有效的有:阿霉素、顺铂、博莱霉素.而长春碱类、MTX和5-FU的疗效一般.抗烷化剂的缓解期比较短.阿霉素的单药效果良好.

    作者:谭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以便为以后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曲靖市陆良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及市中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子宫脱垂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性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明显,能够增强盆底肌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性生活、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作者:方敏芳;吴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人群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阳江市中医医院接受肝脏检查者共140例,按照年龄段不同将其分为5个年龄段,又按照脂肪肝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脂肪肝患者和肝正常者.观察脂肪肝发生率、脂肪肝患者及肝正常者颈动脉斑块和内膜增厚发生率.结果:脂肪肝对发生在男性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随年龄递增,出现时间较脂肪肝晚.脂肪肝患者和肝正常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4.69%、1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和肝正常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分别为8.16%、8.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脂肪肝先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通过脂肪肝检查情况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

    作者:钟英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忠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n=40)患者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B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6个月,C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个月,治疗结束后连续观察跟访6个月以上,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3%,明显高于A组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明显高于C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效果显著,且6个月用药时间是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源;王亚南;刘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70例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福建省上杭县皮肤病防治院收治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回顾临床资料,采用针刀松解颈肩部腧穴联合西医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愈64例,好转5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6%.与治疗前比较,基底动脉血流峰值、血流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刀松解颈肩部腧穴联合西医非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使预后得以改善,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荣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1月弥勒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近端解剖板固定73例,起重机架外固定136例,PFNA固定102例,对3种方法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3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发现外固定组优良率显著低于另两内固定组,功能恢复差;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组较之于其它两组具有出血量少,下地活动时间短的显著优势;起重机架外固定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术后感染及固定失效率高;上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令松;贺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析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雷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63例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全面且系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轻医疗负担.

    作者:陈小文;韦秀艺;郑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00例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用细胞复色疗法立足细胞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2013年在昆明白癜风医院接受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的白癜风患者,按发病时间、治疗史、病灶部位等3大类随机抽取500例观察组样本数,与500例非细胞复色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使用细胞复色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的500例白癜风患者,与传统的治疗技术比较,临床总治疗有效率高,在治疗中无效率及治疗后白斑复发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各类型白癜风患者临床采用细胞复色疗法治疗安全高效,可显著降低其治疗后的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

    作者:李作梅;黎昌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检查手段,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红河州弥勒县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10例体检者,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检查者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同时检查血脂状况、尿常规状况、血糖状况以及血常规状况等,观察其肝肾功能等是否存在异常,对所有人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使用ELISA法实施乙肝两对半检查,研究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属于阳性反应的有36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属于阳性的有156例,其余218例接受检查者所有标志物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阴性.针对HBsAg阳性的36例受检者实施血清标记,36例中属于大三阳的有17例,属于小三阳的有14例,其余5例属于小二阳.结论:针对乙肝两对半检查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便为乙肝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达到良好的乙肝预防效果,在实施临床检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提高乙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保守方案治疗重症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阑尾炎患者行保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云南省宁蒗县大兴镇中心卫生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接收的60例重症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清肠消痈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阑尾炎患者行抗生素联合清肠消痈汤保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谷学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究利托君对孕妇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利托君对孕妇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先兆早产孕妇(观察组)与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利托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心脏储备功能、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对孕妇的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药初期,此外,在应用利托君过程中,随着孕妇心率的增加,其心脏储备功能将降低,应给予密切监测,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并发率.

    作者:彭秀英;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河源市龙川县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化疗联合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性化疗.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相同(初治2HRZE/4HR;复治2HRZES/6HRE),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为94.00%;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复治结核病.

    作者:杨艺胜;吴秋扬;邹秀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磁圆针治疗60例哺乳期乳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磁圆针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哺乳期乳痈症患者,均采用磁圆针逆经叩击乳房1~5次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磁圆针叩击乳房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操作性强,见效快.

    作者:邱京;梁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利用克隆号HAb18G检测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及癌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

    目的:利用克隆号HAb 18G检测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集的从2007-2012年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17例增殖期,13例分泌期),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4例表达CD147(62.8%),CD147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中,基底层腺体呈阳性表达,功能层呈阴性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相比,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结论: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典型增生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子宫内膜功能层低或不表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中表达,提示这些腺体可能具有干细胞功能.

    作者:刘少颜;谭学贤;罗秋萍;杨嶽鑫;熊汉真;江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问题和管理对策.方法:抽查云南省施甸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中的3天的门诊处方818份和1个月的出院病历939份.结果:在当前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当中,主要的因素是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适应证、溶媒选择、Ⅰ类切口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等.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存在问题较多,合理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刍议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对长途转诊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进行总结,并加强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将87例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84例安全送往医院,3例室颤后复苏,1例死亡.结论:在转诊前需要做好路况、车况、患者病情的评估,还要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与患者病情的充分了解、交接,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充分与病员及家属沟通并达成协议,转诊途中仔细观察患者病情,记录好病情变化,保持通讯通畅等,才可以保证患者安全转诊到达目的地.

    作者:赵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136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内科入院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这136例昏迷患者中急性中毒占30.2%,急性脑血管病占28.4%,急性代谢性脑病占28.1%,其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占20.0%.结论: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应该重视其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梁广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