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南进军;吴春松;禤建锋;黄丽霞;黄文斌

关键词:鼻内镜,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连州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8例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对照组20例行传统唇龈沟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与伤口疼痛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胀轻度、中度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伤口疼痛轻度、中度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胀及疼痛重度患者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术中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相比传统唇龈沟入路手术效果显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泵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阶段使用胰岛素泵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东莞常平医院进行保胎治疗的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妇女4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A组使用胰岛素泵在左肩三角肌进行胰岛素注射,B组使用自动注射器在左肩三角肌进行胰岛素注射.分别根据糖尿病病因和介入保胎治疗时的孕期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且统计总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的胎儿发育情况良好,A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85.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使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效果优于自动注射器注射胰岛素.

    作者:梁天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老年保健查体中行动态血压监测者353例,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和脑卒中组;高血压组又分为高血压未治疗组、高血压无效治疗组和高血压有效治疗组;脑卒中组又分为脑卒中未治疗组、脑卒中无效治疗组和脑卒中有效治疗组.应用动态血压仪对各组患者24 h的动态血压和心率进行监测.结果:高血压未治疗组和高血压无效治疗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与对照组和高血压有效治疗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未治疗组和脑卒中无效治疗组患者的全部或大部分动态血压指标与对照组或脑卒中有效治疗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降压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脑卒中的再发生.

    作者:彭鹏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探讨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超声心动图改变表现.方法:对黑河市第二人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超声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正确诊断15例,漏诊5例,确诊率75%,漏诊率25%.结论:由于部分异常连接以心内回流为主,既往即使是术中意外发现也对患者无重大影响,但由于有相当的房间隔缺损病例选择经导管封堵,因此正确诊断对决策外科手术,封堵还是进行镶嵌治疗介入与手术结合有重要价值.

    作者:谢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显像诊断妇科盆腔包块325例

    目的:对超声显像诊断妇科盆腔包块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325例妇科盆腔包块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使用,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手术等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325例盆腔包块患者中,323例患者确诊,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9.4%,2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是0.6%,患者先是进行保守治疗,其中60例患者的包块明显缩小或者是基本消失,剩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病理检查,2例子宫肌瘤误诊患者在术后均确诊,其中1例是卵巢浆液性乳头状Ca,1例卵巢Ca.结论:妇科盆腔包块临床诊断使用超声显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患者的盆腔包块的大小、形态等信息,保证患者尽早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凡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踝部神经阻滞术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踝部神经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铁力市朗乡镇卫生院收治的行踝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手术中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19例,1例手术时有轻微疼痛,加少量麻醉药或静脉辅助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踝部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和易于掌握,即使是操作技术不熟练者,满意阻滞的成功率亦相当高.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重庆市南川区中心血站5名血站采血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暴露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解决对策.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可知,在采血中出现针头刺伤者占总数的50.0%,硬物撞伤占总数的28.6%,血液接触占总数的14.3%,黏膜接触占总数的7.1%.结论:通过分析采血护士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可有助于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降低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职业安全性.

    作者:韦海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确诊慢性结肠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使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药物停留时间长短、灌肠液外溢次数、大便性状改变及便意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便意、药物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耐受性及舒适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月华;余惠兰;李国虹;陈业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对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治疗对于骨密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连州市人民医院于2012年3月-2014年10月间所收治的90例OVCF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成3组,保守治疗组(保守组)、椎体成形手术组(PVP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组(PKP组)各30例.对比3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3、6、12及18个月的骨密度情况.结果:PVP组与PKP组在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有明显骨量丢失(P< 0.05) PKP组与PVP组治疗3个月与6个月骨密度比保守组高(P<0.05)治疗12个月与18个月3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组与PVP组对OVCF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骨量的丢失与避免骨折加重,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安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干预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对照组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通过脉搏血氧定量法监测睡眠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数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也就是指在睡觉的每个小时中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4%的合计次数)对两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当4%氧减饱和度指数>5次/h,就可以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结果: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30%的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的患者被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性呼吸发病率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睡眠障碍性呼吸影响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晚间的低氧和再氧合化,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也有关.

    作者:梁金花;梁金玲;林俊琼;郭行端;叶志东;黄蕙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全身性感染治疗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全身性感染治疗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感染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记录治疗前(T0)、治疗后6h(T1)及24h (T2)等时段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变化情况;根据入组患者并发院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A组,n=48)和正常组(B组,n=152)两组,对比其上述三时段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变化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EGDT后,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乳酸清除率则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各时段内血乳酸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B组在T1及T2时段内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检测作为评估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提升治疗针对性及有效性.

    作者:丘文凤;罗伟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妥洛特罗贴剂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挑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患者7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哮喘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妥洛特罗贴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IgE值以及外周血EOS计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超敏C反应蛋白、血IgE值以及外周血EOS计数减少幅度要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对于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极大地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短,见效快.

    作者:谢文锐;吴文红;吴海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短波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支气管肺炎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肺炎的常规疗法,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在再给予患儿单纯的超短波辅助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患儿维D2果糖酸钙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症状消失<5d的患儿有25例(59.52%),而对照组仅有11例(25.58%),观察组患儿在咳嗽症状的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啰音消失时间<5d的患儿有19例(45.24%),而对照组仅有7例(16.28%),观察组惠儿在啰音的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3.72%,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欢;邹伟;张秀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5年01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入路,实验组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5.23±10.32) min,切口长度为(9.22±1.23)cm,失血量为(275.62±41.21)mL,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2.63±1.23)d,术后Harris评分为(90.23±3.2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改良式电痉挛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良式电痉挛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期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需进行改良式电痉挛治疗的患者300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改良式电痉挛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依从度为94.33%,高于对照组的3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改良电痉挛治疗效果肯定,可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度.

    作者:王琳;崔太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19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鹤岗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治疗,6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7例较重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溶栓,3例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介入溶栓后出血死亡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应早期、长期使用,疗效稳定、安全可靠,针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杨刚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深入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状况.采取措施来制定老年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在高血压防治治疗以及保护方面的长处.方法:进行全面调查,搜集近两年相关住院病例,筛选出800余份病例,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对相关指标处理分析.结果:用ACEI来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更有效地缓解心脏压力,降低心率;ARB因为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和耐受性好,因此比ACEI更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人治疗依从性.结论: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和靶剂量达标率;以长期服用ACEI/ARB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用药改善老年高血压的流行趋势.

    作者:王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2月于广宁县人民医院60例需要接受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分别应用CT和MRI进行分期诊断,观察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低于IB1期的宫颈癌,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50.0%,MR1组为7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在ⅠB2至ⅡA期的宫颈癌,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6%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ⅡB期的宫颈癌,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5.7%,MRI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前,进行CT和MRI检查对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对低于ⅠB1期和在ⅠB2至ⅡA期的宫颈癌行MRI检查的价值高于CT检查,而对高于ⅡB期的宫颈癌行CT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剑云;林伟清;岑中祯;谢学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项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治疗+常规康复组即观察组(13例)和常规康复观察组即对照组(13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FMA)治疗后评测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电刺激小脑顸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组前后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及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丰;吕英;尹明慧;刘泽晶;杨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马来酸桂哌齐特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结果:马来酸桂哌齐特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马来酸桂哌齐特组患者二者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肝功能、血糖以及血肌酐等均无显著变化.马来酸桂哌齐特组1例患者出现皮疹.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刘杰强;谭晓晖;罗翊芝;梁转合;朱可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开发区医院在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入住普通护理服务病区,观察组入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对比两组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可有效地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马东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