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环;陈木娇;徐雪娣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医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效率为76.67%(23/30),对照组治愈效率为56.67%(17/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显著,优质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保娆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术前彩超对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彩超予以诊断,并对比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此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彩超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敏感度90%,特异性100%.彩超诊断中央区淋巴转移敏感度53.8%,特异性57.1%.60侧淋巴结出现了转移,主要分布在颈下、颈中及颈上,以颈下位置分布多,在Ⅱ-Ⅵ区分布中,以Ⅲ区多,P<0.05.结论:术前通过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有助于提高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明确转移位置,为颈部淋巴清扫提供必要参考价值.
作者:林小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结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肝肾不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耳穴埋豆结合非那雄胺治疗;对照组31例,予非那雄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脱发症状、体征均得到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7%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两组患者伴随症状包括头痒、头发油腻程度以及头皮屑数量情况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结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生发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患者头皮屑的发生,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头发油腻、头皮瘙痒等伴随症状.
作者:刘国;贺顺田;王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云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6例,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疮发生,而且有助于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
作者:魏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针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House-Brackmann,MHBN)和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ouse-Brackmann功能分级和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针法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能促进面神功能恢复,改善面肌功能.
作者:豆运香;徐翠英;曹淑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构成比、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与健康教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疼痛缓解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婉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5例患者平均随访10.5个月.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6.2周.术后按Sarmiento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87.7%.术后无1例伤口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关节僵硬,未发生感染.结论:改善经皮穿针内固定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确切等优点,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作者:杨耿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关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采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联合甘露醇胃管注入导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温清水彻底洗胃,阿托品、解磷定及综合治疗,并留置胃管予生理盐水间断反复洗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露醇导泻,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阿托品的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彻底洗胃后,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并联合甘露醇导泻治疗,能明显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1月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治疗后的患者,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与机体免疫有着重要的联系,需做好健康指导,防止复发.
作者:张丽娟;王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海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痊愈者20例,好转7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住院时间23天.结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不高,及时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患者疾病快速演变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过程.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5年02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骨转移疼痛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为(2.23±0.03)d,短于对照组的(20.33±2.21)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转移疼痛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疗效满意,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马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D4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中度恶性NHL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中度恶性NHL患者化疗前CD44、VEGF含量,观察他们与疗效和复发率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前的CD44、VEGF浓度少于中位浓度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44、VEGF水平可以用于中度恶性NHL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初步判断,为估计标准方案疗效不佳或容易复发患者设计或选择新的临床试验,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谢碧霞;程淑琴;陈永芳;谢伟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门诊2008年2月-2014年4月接诊的近视性弱视患者9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76眼,医学散瞳验光后配镜加针刺治疗;对照组49例80眼,医学散瞳验光后配镜.两组均观察治疗12个月时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53%.对照组有效率62.5%,3~5岁组中,观察组有效率97.22%,对照组有效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近视性弱视较单纯戴镜治疗可以更好的提高视力.
作者:李莉;郑煜;陆珩;毛珍;黄雪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60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进入单用帕罗西汀组(n=30)或帕罗西汀合并氨磺必利组(n=30)接受为期8周治疗,分别在0、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A-17)评定临床疗效,使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有差异,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能有效产生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黎娟花;胡文生;党亚梅;梅尚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髋关节脱位婴幼儿的超声诊断资料,其中,双侧髋关节脱位36例,左侧髋关节脱位28例,右侧髋关节脱位16例,共116髋.Graf分型:Ⅱc型62髋,Ⅱd型31髋,Ⅲ型17髋,Ⅳ型为6髋,对本组116髋均行髋关节吊带治疗,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观察吊带治疗后的吊带安装随访结果和髋关节治疗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儿共116髋经吊带治疗后,8髋治疗失败,为治疗两周后家属放弃吊带治疗,其余108髋吊带治疗后3周经超声波检查,髋关节基本保持中心性复位,其中,102髋安装吊带后一次复位,6髋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终复位满意,所有患儿在巩固治疗7~9周之后,超声波检查显示髋臼骨顶角值大于60°,髋关节完全复位,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在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中,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尤其在吊带治疗过程中,借助超声波检查,可监测吊带治疗情况,便于主治医生及时调整吊带,更改治疗方案,终达到满意复位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度,延长寿命,减少西药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纳入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18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9%(P<0.05).结论:中西医疗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减轻其西药副作用,疗效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凤冈县中医院门诊收治的63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63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治疗后患者出现胃脘灼痛、便溏、恶心呕吐症状的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邹贵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传统开腹取石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佳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喉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开放性喉外伤患者4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愈合良好,2例无明显效果转院治疗.结论:开放性喉外伤应急时治疗,要尽量保留喉部功能,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董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消化疾病患者食物不耐受问题.方法:选择100例消化疾病患者,采用酶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分析IgG阳性率、消化疾病发病率排序、食物IgG阳性率排序.并给予饮食调整,分析干预后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有84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84.0%.发病率排序依次为: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其他.14种食物中,IgG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虾蟹、鸡蛋、牛奶、鳕鱼、其他.经过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症状缓解.结论:对于消化疾病患者,容易出现食物不耐受问题,其中肠易激综合征疾病更为常见,虾蟹等海鲜类食物不耐受比例高,通过检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避免过敏食物的摄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建都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