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桦;陈文平;翁小玲;黎庆芳;岑金燕;罗秋英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患者20例为研究组,选同期20例行肾肿瘤切除患者的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bFGF检测,比较IgA肾病患者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组织内bFGF的表达结果.结果:研究组肾间质肾小管bFGF阳性面积比值为(0.28±0.12),对照组肾间质肾小管bFGF阳性面积比值为(0.05±0.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与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关系密切,对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检验指标.
作者:陈载鑫;陈彩婷;罗红英;谢岭平;付文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应用在产科患者中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产科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缩宫素和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观察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72.5%)高于对照组(51.3%);剖宫产率(21.3%)低于对照组(36.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6.3%)(P<0.05);患者引产至分娩时间短,宫颈评分、新生儿Apger评分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患者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具有良好的引产效果,能够改善分娩结局,减少母婴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凤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观察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9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程晓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常规组施以苯甲雌二醇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行清宫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手术基本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镇痛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基本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48.33%明显低于常规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1年、2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
作者:欧阳石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常规急救治疗和系统强化急救治疗对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1月4年间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强化急救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系统强化急救治疗不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且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陈刚;李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经双腔喉罩吸入七氟醚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针对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并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实施宫腔镜手术患者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proseal双腔喉罩(PLMA)通气全麻组36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组36例.对PLMA组和CSEA组患者记录术中出现低血压的例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满意度加以比较,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手术之后患者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现象和其他并发症,对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PLMA组HR、MAP均波动很小,与CSEA组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喉罩吸入七氟醚全麻针对实施宫腔镜手术患者更加安全,麻醉效果更好,与腰硬联合麻醉比较更加舒适,麻醉效率相对较高.
作者:李善文;高星;袁鹏飞;周慧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通阳扶正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状态未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未接受其他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吉非替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阳扶正汤,观察两组疾病肿瘤治疗控制率及有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肿瘤治疗控制率为78.0%,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疾病(PFS)为(150.00±3.56)d,对照组(111.00±2.7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通阳扶正汤治疗EGFR状态未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可,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玉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局部中药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9月-2013年9月确诊85例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43例中药坐浴后应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查阴性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阴性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中药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卢景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降低二次手术风险,促进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资料以及临床手术治疗情况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并行4年左右的后期随访,选择单因素研究方法对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后期病情复发11例,通过单因素研究方法分析得出,其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性别、肿瘤大小、包膜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比较多,肿瘤直径的不断增大、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的局限性,都会导致术后病情复发,降低后期病情复发率,必须消除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张宗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晚期1胎胎死宫内的围生期护理,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6名双胎妊娠晚期1胎胎死宫内孕妇为研究对象,重点监测孕妇产前的凝血功能以及存活胎儿的宫内情况,并对孕妇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密切关注孕妇的产程进展,做好新生儿复苏,预防产后大出血和感染的护理工作,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加强对症治疗.结果:所有产妇及存活儿中无死亡病例,其中在治疗的过程中有3例孕妇由于出现产科指征从而导致未满足月时终止妊娠.结论:通过对双胎妊娠晚期1胎胎死宫内的孕妇进行优质的围生期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死亡风险,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梅;裴美娥;李子冬;郭秋燕;谢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某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40只雄性小鼠,将其随机分成Sham组(假手术组)、CLP组(盲肠结扎穿孔组)、UTIip组(术后0.5 h腹腔内给药10万U/kgUTI)、UTIiv组(术后0.5 h尾静脉给药10万U/kgUTI),于CLP术后予以取材,对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UTIip组、UTIiv组、CLP组的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程度均较Sham组高,UTIiv组、UTIip组均较CLP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UTI治疗可诱导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程度下降.结论:尾静脉或腹腔予以UTI可促使脓毒症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程度下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浩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28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分为低危组(64例)和中危组(64例).将低危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Ⅰ组,32例)和阿司匹林组(Ⅱ组,32例).将中危组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ⅡⅢ组,32例)和华法林组(Ⅳ组,32例).评价4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Ⅰ组、Ⅱ组病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病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心功能以非瓣膜性房颤(NYHA)Ⅰ级为主,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心功能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药物副作用及出血时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血栓栓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脑卒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和血栓栓塞发生率均高于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预防低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无明显影响.华法林可减少中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且并未明显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作者:许军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宫内发育迟缓儿出生时、出生6个月时体重、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瘦素(Leptin)的变化特点.方法:以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65例足月小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匀称型30例(匀称组),非匀称型35例(非匀称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出生时、出生6个月时体重、GH、IGF-1及Leptin水平.结果:出生时,匀称组患儿出生时体重、GH水平明显低于非匀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GF-1、Lept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匀称组患儿出生6个月时体重、GH、IGF-1及Leptin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匀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儿出生时体重与各激素无相关性,出生6个月时匀称组患儿体重与GH、IGF-1及Leptin呈正相关(P<0.05),而非匀称组体重与各激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6个月匀称型患儿GH、IGF-1及Leptin、体重增强明显比非匀称型低,且体重与激素相关,但非匀称型则无相关性.
作者:梁斐;黎惠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43例.结果 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2个月,43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其中优31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93%.结论 采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损伤小、固定牢、易调整、易取出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森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小儿高位隐睾治疗中的腹腔镜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我院行高位隐睾治疗的小儿患者3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6.7%,观察组的治愈率为100%.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会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Ⅰ a~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术后4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6、12、24、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好的优点,同时患者的远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叶旭彬;唐莉;叶建明;罗沛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5种抗菌药物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50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1、2、3、4组,每组各30例.并分别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5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药物经济学效果.结果:5种药物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治疗药物的总成本比较,头孢呋辛钠显著优于其他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1、2、3、4组之间总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细菌性肺炎的治疗中,头孢呋辛钠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佳..
作者:曾旺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一些配套的护理措施,不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评定.结果:护理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且生活质量评估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评定方面,护理组的评定结果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改善肺部功能下降的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映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外痔切剥辅助PPH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PPH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显34.48%均优于对照组的55.17%: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徐苏民 刊期: 2015年第15期